D3車到達萬榮汽車站的時候,是下午2點。因為老撾城市街道的名字只存在於地圖上,現實中並沒有路牌,所以得根據一些地標來認路。盡管我在車上已經猛一通研究,可是下了車,給明晃晃的太陽一烤,發現自己的腦子一片混頓,全沒有方向感,也無力再背著包去四處打探。於是同一對德國夫婦一起坐上輛三輪摩托,他們想去南松河(Nam Seng)邊的一家旅店,而我迫於對“大赤包”的顧忌,不得已決定選家干淨點的旅店,住帶空調和浴室的單人間。看了幾家,德國夫婦都不太滿意,結果七繞八拐,又回到汽車站附近,我看到附近有家網上列為“高度推薦”的Dok Khoun 2 Guest House,房間很干淨,我和德國夫婦都決定住下。我選的是2樓走廊盡頭的一個房間,窗外有個對著汽車站大片空地的露台。舒舒服服的洗了個澡,換上身干淨的衣服,站在露台上,發現可能是慶祝新年的緣故,汽車站的空地上搭起個小小的游樂場和集市,氣墊滑梯和大轉盤是小孩子們的天堂,賣爆米花,小吃,飲料,冰激凌,玩具的小販們大聲的放著音樂,吸引著來來往往的路人。汽車站另一邊是一間學校,正值放學時間,穿著校服的男女孩子們三五成群,騎著單車,像群出籠的鴿子,在空地上歡快的追逐著。走出旅館,穿過空地上的游樂場,站在路口,辨了辨方向,打算先去郵局。小城的確很小,就幾條街道,不過看的出正在努力的完善道路基礎設施,想必不久以後,這裡就不再塵土飛揚,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瀝青路了。在街角的一家小店買了明信片和郵票,可是來來回回,就是找不到郵局。只好折回買明信片的小店,一問女主人,原來由於這裡大興土木,搞市政建設,原先的郵局拆了,新址距離這裡2公裡,不過光是寄郵件的話,在Nazim餐館門口有個郵筒。聽後,大喜,找到Nazim,原來是家印度餐館,門口的郵筒外觀也很簡陋,好在我已經見慣不怪,從容的把明信片塞進去。然後就可以開始隨意亂逛。這裡的街道兩邊全是旅店,小飯館,旅行社,租車鋪,泳衣鋪和服裝店,還有書店,理發店和按摩店。幾家旅店底樓的開放式餐廳裡,客人們仰躺在靠床式的座位上,邊用餐邊看電視機裡播放的系列劇“朋友”。沒想到在這裡還可以看見快樂的喬伊,聽見他的聲音都讓人忍俊不禁。路上還時不時可以看見穿著泳衣,手挽一個大大輪胎救生圈,或者騎著單車,遠游歸來的游客。我很喜愛這個秀麗恬靜,充滿生活氣息的老撾中部小城。沒有找到地圖上標注的那個集市,估計同那個郵局一樣,因為市政規劃,換新家了。順著集市原址邊的一條小路走下去,來到了南松河邊。正對著小路的是一座小木橋,架於河上。由於現在不是雨季,南松河在這一段只是淺淺的溪澗,涓涓的河水繞過小木樁,打著旋渦,又歡暢的向前流去。遠處的河中露出一方青草萋萋的淺灘,岸邊的幾頭牛淌過河水,悠閑的在那裡吃草。橋那邊的水深處是孩子們的樂園,銀鈴般的歡笑聲惹的些游客站在橋上,出神的看他們戲水。河兩岸是些茅草和竹枝搭成的涼棚,老外三三兩兩的坐在那裡閑聊喝酒,坐累了,一轉身,就可以撲騰到水中,與孩子們一起玩耍。河對岸是一片小山坡和青草地,幾間旅店的茅草小屋前,住家悠閑的翹起腳,躺在吊床上。更遠處則是青山如黛,綠樹成蔭。忽然橋那邊有一陣喧鬧,原來是一隊獨木舟駛過來,他們嫻熟的用單槳左撐右劃,順著水勢開闊處,靈活的穿過小木橋墩,向前方駛去,酷極了,看的我也有點躍躍欲試。走過木橋,來到對岸,坐在高處的草地上,看夕陽漸起。波光粼粼的河水閃著金子般的光澤。放牛娃們用樹枝往回趕著牛,遠處炊煙裊裊,一切真的如畫一般。順著河岸邊草地間的一條小道折回去的時候,落日余輝正濃,游客漸漸散去,河水中的孩子們卻玩的更歡了,岸邊的小販們也開始擺出啤酒和燒烤。倘若三五知己,在這夜晚的河邊,酒酣耳熱之時,聽取蛙聲一片,權可充當仲夏夜曲,伴君入眠了。在半道上看見一個小攤前,二個外籍青年看得津津有味,我自然也不能放過,湊過去一看,原來在作香蕉煎餅,看上去很不錯,聞著噴香誘人,價格還比我在萬像吃的便宜多了。末了,小販示意眼前的各種調料,征詢的目光看著他們,小個子青年一味的點頭,另一個問他那都是些什麼調料,結果得到的回答是,他也不清楚,聽的眾人哈哈大笑。同他們道再見的時候,一轉眼看見小個子青年赤裸的背部也有和我一樣的病症,哎呀,原來是個外來的“大赤包”呀,噢,同道中人,知音。不過看知音,倒是一副毫不介意,坦蕩蕩的樣子,一點也不想遮掩,看的讓我也不禁挺了挺腰板。本來嘛,“大赤包”除了赤色一點,其他也沒什麼大不了得。路過一個賣沙灘褲的小店,走進去,女主人也沒過來招呼,一直坐的老遠,喚了她才走過來,隨口還了一個價,一拍即合,於是成交走人。在這裡買東西可以讓人心態松弛許多。轉彎處的露天餐館還在放“朋友”,要不是想去旅行社問問明天參加Day Tour的事,真想在這裡點一份晚餐,躺在靠墊上,翹起腳,痛痛快快的看上一陣,放肆的大笑一場。因為這裡的一天團行程大同小異,最後覺得要省心,還是回住處預訂。旅館裡早先帶我看房的那個會說英語的小伙子是這裡的經理,“小經理”向我介紹明天的一日團,包括附近的寺廟和村莊,以及下午的水上活動,價錢也不是很貴。夜幕降臨的時候,旅館外面的游樂場和小集市熱鬧非凡,大喇叭裡的音樂,小販的叫賣聲和孩子們的嘻笑聲傳的老遠,露天攤檔上的爆米花在燈光下顯的黃燦燦的,分外誘人。這裡真有新年的氣氛。我不想走遠,就找了家游樂場邊的小餐館,揀外面的座位坐下。臨桌一個喝著啤酒的亞洲青年對我說,這裡的飯菜不錯,尤其是中餐。我一問,原來他是從台灣來的,在萬榮呆了十天,幾乎每天有一餐在這裡解決。謝過他,依言點了份中餐炒面,濃油重醬,很合我的胃口,吃的盤底朝天。因為萬榮有山有水,一派田園鄉村風光,感覺沒有萬像那麼憋屈和悶熱,胃口自然好很多。這是自己來老撾後,深受“大赤包”折磨以來吃的最開心的一餐。晚上洗過澡,盤腿坐在床上寫日志。涼風習習中不禁感慨的寫道,金錢帶來的物質享受可真是享受啊。盡管是廢話,可是有時廢話中也會孕育出真理。D4今天是頗具波折的一天,且聽我慢慢道來。早晨6點自然醒,起床第一件事,衝到浴室的鏡子前,端詳自己的臉,發現紅腫處有消退的跡像,心中大喜。走到窗口,撩起窗簾,發現外面已是天光大亮,寧靜的薄霧在初升的陽光中漸漸散開,遠處青山的輪廓開始清晰起來,想起昨天傍晚的那條河,決定去看看它晨熙中的模樣,於是馬上洗漱,出門。早晨的街道很安靜,店裡的服務生在清理桌椅,偶爾看到一二個外國游客坐在那裡悠閑的用早餐,難為他們可以這麼適應亞洲國家的生活作息時間。看到一隊化緣的和尚走在前面,明黃色的袈裟在早晨的霧藹中安靜的飄過。他們只是靜靜的走過街道,不過虔誠的信徒一早已經准備好了食物,看見他們經過自家的門口,就跑到街上,擺放好食物,然後雙手合十,跪地祈禱,和尚們站定,躬身還禮,由帶隊的年長和尚引領眾人詠誦經文,估計是答謝施主的善意。直到禮畢,和尚們走過,信徒才起身回屋。後來離開萬像的時候,蘇原想邀請我看她母親每天清晨的化緣受禮儀式,只可惜自己隔夜貪玩,早晨起床遲,錯過了,可是這種平和的,發自內心的虔誠卻深深的留在我的腦海中。我想,在老撾隨時隨地都可以體驗到宗教那種讓人寧靜的力量。這時候的南松河還沒有完全蘇醒過來,寂靜的只有河水流過木橋墩,形成個小旋渦的嘩嘩聲。青山綠水,木橋茅屋,仍隱隱約約在若有若無的晨霧中,仿若中國水墨潑灑在宣紙上,散開後留下的那種濃濃淡淡的感覺。河的那一頭,陽光已經穿過薄霧,又將那金子般的光芒灑向河面,一時教人難辯那是晨曦,抑或是斜陽。此時青草地間的小道上走著的全是早晨上學的孩子們。這裡的男女孩子盡管穿著樸素,可是收拾的干干淨淨,一件白色短袖襯衫,下身是一襲藏青色筒裙,裙擺鑲著道素色的花紋,或者一條深色長褲。女孩子長相清純,男孩子理著干淨的短發,讓人很有好感。回去的路上想吃早餐。看見街邊有個早餐鋪子,坐下,叫了份菜粥,裡面有碎肉,豆芽和香菜末,面上飄著小蔥花,同桌的當地人示意我再撒些調料,澆上魚露汁,看著他吃的稀裡胡魯的樣子,我衝他咧嘴一笑。門口的女孩子在做米腸粉,叫了份一試,發現米腸粉蘸著有花生末的酸甜醬,非常好吃。回到旅館,衝涼,時間剛好9點半,是我和旅店經理約定的時間,於是換上沙灘褲,往背包裡塞了瓶水,就下樓了。樓下的院子裡很安靜,門口也沒有什麼車,我有點奇怪。按我的想法,旅行社應該會派車逐家旅館接人,是不是時間尚早。轉身發現“小經理”正在櫃台後面的躺椅上酣睡,經過的服務生見狀,幫我喚醒了他。他一看腕表,馬上示意我坐上他的摩托。看他急急忙忙的樣子,我猜想他是直接送我去今天車出發的地方。原來他委托的旅行社就是我每次去河邊都會經過的一家旅店的底樓,老板是個長頭發的年輕人,“小經理”同他說了幾句,從他們的眼神和語氣中我失望的發現,可能我們誤了時間。果然“長頭發”轉身告訴我,我報名的那個一天團的車已經出發了。我不服氣的說,才過5分鐘,哪有那麼准時,或者你可以打個電話,讓他們慢一點,我們再追上去。“長頭發”有點為難的說,他們根據早晨確定的人數准備獨木舟和午餐,臨時加進去,也不能玩。我對著“小經理”直做鬼臉,他也無奈的笑笑,我轉念一想,又問“長頭發”,有沒有半天的團,他立刻騎上摩托出去轉了一圈,估計是去其他旅行社打聽,不過還是未果。這時一輛小卡車開過來,後車廂裡已經坐滿了乘客,十幾個人的樣子,車箱頂上捆著堆成小山的黃色的獨木舟,原來這是他們今天另一個行程的一天團,早晨也會去附近的山洞,下午玩獨木舟。“長頭發”讓我跟著他們去半天,中午再跟車回來。無奈之下,只好上車。現在的這個團除了三個泰國來的游客和我這個中國人外,其余全是來自歐洲和澳洲,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車箱裡的二排座位擠的滿滿的。車開到郊外,發現此處的景色更加優美。這一段的公路修的很好,路上幾乎沒有機動車,兩邊是明朗的山林和舒暢的綠色田野。車開的很快,車箱裡灌滿了風,陽光晃著我的眼,風吹起我的頭發,還有什麼比沐浴在這大自然中更讓人享受的。車開的很快。不一會兒, 我們就到達了距離萬榮12公裡,位於市郊北部的Tham Xang 洞(像洞)。之前我看書上對此地的描寫,頗有些向往,哪知看到了,略感失望。山洞不是很大,一眼可以望到盡頭,一尊大大的坐佛像,前面的祭壇上擺滿了貢品和香燭。洞口內側右上方有塊貌似大像的鐘乳石,此洞因而得名。我們的導游是個小個子的年輕人,名叫Lamp,他開始向我們介紹有關這頭像的傳說。我卻沒在意聽,因為覺得洞本身不夠吸引,倒是山洞周圍的鄉間村莊景色更具魅力。河邊的大樹下,一個母親正給裸著個小屁股的男孩洗澡,茅屋前,幾個當地的女子好奇的看著我們一眾人,低低的閑聊著,不遠處的草地上,一隊小雞正昂首闊步的外出巡游。越來越發現生活在老撾,好像始終是寧靜而悠閑的。我明白自己也許並不真正清楚它的本質,也許是殘酷的,或者是無奈的,可是如果很誠心和順服的接受自然帶給你的一切,把物質文明的奢望降到最低點,那麼就可以很平和,很樂觀的看待生活中所有的樂與悲了。Lamp嘚嘚叭叭說了一大堆,結束語是讓大家開始自由參觀,可是這麼個地方,大家都沒有什麼興趣。於是起程去不遠處的Water Cave。說實話,我之前已經研究了一通萬榮的旅游資料,並沒有看到關於這個洞穴的介紹,所以我並不知道那裡有什麼好玩的。走了近20分鐘,穿行在鄉間綠色田野的小埂上,竹籬笆邊到處是上下翻飛的白色蝴蝶,青山近在咫尺,仰望遠處的大樹,巨大的樹冠仿佛是宮崎駿筆下“龍貓”的居處。順著條下坡的小道,看見一間茅草搭成的涼棚,後面是一汪池水,小池盡頭是高聳的長滿青苔的岩石,岩石下方有一寬而低矮的入口,裡面是一片漆黑,池岸邊堆著許多卡車大輪胎,難不成我們要鑽進這樣一個洞穴裡?我心裡直打嘀咕。環顧周圍的人,卻早已經開始寬衣解帶,三下五除二,已經是沙灘陽光比基尼的裝備了。Lamp正忙著給大家分發頭燈,不過頸上還得掛個重重的蓄電盒。戴著頭燈,拖著個大輪胎,一些心急的家伙已經僕通僕通往水裡跳。因為自己沒有在泳池外游水的經驗,心裡有些打退堂鼓,可是不試,又覺得可惜,所以磨磨蹭蹭拖到最後一個才放下輪胎,坐上去。剛進洞的時候,因為水下岩石比較多,加上洞口位置低矮,大家抓著條牽引的麻繩,魚貫而入。洞裡可真是黑,沒了頭燈,伸手不見五指。進去一段後,水位開始深起來,洞也寬敞了好多,沒了牽引的麻繩,大家開始自由前進。我們的司機在前,導游Lamp斷後,一眾人大呼小叫,嘻嘻哈哈的團團轉起來。我發現沒了繩子,任憑自己的屁股左騰右挪,所作的位移基本是零,而且要命的是我的頭燈好像接觸不好,怎麼擰也不亮,起先靠前方大部隊的指引,可現在一分散開來,沒有光亮,又拉在後面,我還是挺害怕的。負責斷後的Lamp看見了,讓我爬上前面一塊突出的岩石等著,他准備劃回不遠處的另一塊岩石,因為余下的頭燈全放在那裡。我一看前面沒有人,Lamp又要離開我,這裡漆黑一片,我大叫不行。Lamp好聲安慰我,只需幾分鐘,讓我呆著不動,保證一眨眼的工夫他就回來了。我只好依他的話。果然還沒等我怎麼開始感到害怕,Lamp就拿著個頭燈回來了,他手腳麻利的接上蓄電盒,掛在我的脖子上,燈光下,他笑著問我,知道這是哪裡出產的,就是你們中國。Lamp教我向他一樣反轉身,用手倒著劃,然後他用腳背勾著我的輪胎,拖著我一路向前。哇,那可真是一種好開心的感覺,一路乘風破浪,大有鵬程萬裡之勢。我興奮的用腳拍打著水花,一路咯咯咯的笑個不停,Lamp索性拖了鞋,拿在手裡當槳用,一派童心未泯的樣子。由於我們速度快,不一會兒就追上大部隊,在我前面的是團裡那個泰國來的單身女子,看她也有點不得要領的艱難前進,Lamp又如法泡制,讓她反轉身,叫我用腳背勾著她的輪胎,這樣我們三個人像一條拖駁船,繼續在Lamp這個主發動機的牽引下前進。漸漸的我就琢磨出一些門道來,於是趁Lamp松開腳背的間隙,脫下一只鞋當瓢,同他打起水戰來,興奮之余, Lamp不停的提醒我別劃的太靠岩壁了,小心撞上突出的石塊。玩的這麼高興,很快就到了洞穴的盡頭,這是一個盲端,所以得原路返回。Lamp得過去照顧大部隊,我只好自己退出來,沿途又不忘往臨近的同伴身上澆上幾滴水。趁大家上岸整理衣衫的工夫,Lamp和司機開始准備午餐。每人一瓶水,一個飯盒,裡面是中式炒飯,另加一條棍型的法式面包,二串蔬菜和牛肉燒烤。我好胃口,吃了個精光。飯後,游客們有的開始聊天,有的開始用面包屑逗弄涼棚下走來走去的小雞們。我倚在涼棚邊,還回味著剛才的快樂,也權當衣架讓自己的衫褲爆曬在太陽下。我開始喜歡起老撾的炎熱氣候,因為這樣,你可以充分的毫無顧忌的與水打交道。中午回到城裡的時候,還念念不忘打水戰的樂趣,今天錯過的獨木舟應該會更好玩一些吧,心中開始遲疑是否要推遲明天離開萬榮的計劃。不過現在才2點,下午准備租架單車去另外一些岩洞看看。發現老撾的單車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高於周邊其他國家,尤其好過印度不知多少倍,又新又干淨,而且大小尺寸很齊全,不像在印度那麼費周折,也盡是些“高攀不上”的大家伙,這裡很容易就找到一架適合我身型的單車,付了租車費,留下旅店名字和房號,要了張簡易地圖就出發了。先去的是Tham Jang洞,位於2公裡外的萬榮度假村裡。在鄉間騎單車的感覺很好,覺得有了小小的車輪,就像給自己安上了一對翅膀,乘著陽光下的輕風,就可以在綠樹間,田野裡飛弛起來。那種連心也想飛的自由感覺,一下讓我想起梅格瑞恩在“天使之戀”中騎在單車上,張開雙臂,仰起臉,無限陶醉的神情。。。可是2公裡的路程很短,還沒等我擺好陶醉的姿勢,度假村就到了。這是一個很美的公園,許多當地人和外國游客在樹蔭下的草地上野餐,休憩。牛悠閑的在人群周圍走來走去,也真是奇怪,同印度相比,連這裡的牛也干淨好多。走去岩洞的時候,路過一條小河,河裡有個洞穴,清澈的噴泉湧出來,孩子大人們爭相在那裡一試自己的水性,玩的不亦樂乎。在老撾,我越來越發現游泳就和呼吸一樣,成為當地人生活最本能的反應,再加上這樣的氣候,隨便你穿著什麼,有沒有游泳的心情,隨時可以跳進水裡,玩一陣,走出來上岸沒二步,太陽一曬,就跟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想起都市裡的人,為了游泳,先要買游泳卡和游泳衣,再打電話約伙伴,接著跟老板請假,然後再搭車去游泳館,結果游了半小時,發現自己體力不支,只好草草結束,忽然覺得有點可笑。走過小橋,一眼看到位於數十級台階上的山洞口。走進去,感覺好涼爽,十足一個大自然的冷氣室。據說該洞穴是早年老撾民眾為了躲過中國雲南官兵的追擊,避難於此。現在這個鐘乳石的岩洞已經開發成一個設施完善的景點,燈光布置,台階欄杆,一應俱全。據說山下小河裡那個噴泉水流經此洞,所以這裡蔭以避日。山洞的另一個出口通向側面的山岩,可以站在位於半山的洞口俯瞰度假村和遠處的群山綠樹。平心而論,這樣的溶洞在中國,應該是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出了度假村,下一個想去的岩洞有點遠,是7公裡外的Tham Phu Kham洞。就著地圖看,去這個洞,必須要過南松河。由於地圖畫的比較簡單,我又心急,看見條岔路,就拐下去,來到河邊,一看前面的確有座橋,規模還挺大,不是那種小打小鬧的小木橋,而是可以通機動車的鋼筋混凝結構的大橋,可是唯一遺憾的是過這座橋,對我來說,可能只是個將來時,因為它還是個框架,工人正忙著在干活。我推著單車,站在那裡,顯的進退兩難。一個小伙子見我無所適從的樣子,走過來,示意我淌過河,我問他水深不深,他指了指膝蓋,又指指那些正在河裡洗衫和玩水的女孩子,果然水只及小腿處。我大喜,立刻推著車下河,心裡還有點興奮,第一次有這樣“鄉村女教師”般的經歷。走進河裡沒幾步,我就看見遠處河面上橫跨一座木橋,看見橋頭有個收費站,在老撾,過橋會按不同的交通工具分不同的收費標准,也恍然大悟為什麼經常看見有人推著單車和摩托,或者直接開著大卡車下河,原來,雖然“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不過“要打此路過”,還是可以不給買路錢的。我心裡著實為自己這樣省下的幾千Kip樂開了花。哪知天下的事都講究個報應,由於我逃避老撾人民為我設下的路卡,所以要受到嚴厲的經濟懲罰。走到近河中心,正偷眼看二個女孩子在洗頭發,一個沒留神,一下踏進水深的地方,雖然也只及我的腰部,可是那裡的水流有點湍急,而且手中推著單車,又不容易平衡,想停住或者改變方向,竟不能自己,河水推著我和單車直向下游,驚的我連聲大呼,附近的三個女孩見狀,趕快過來幫忙,大家一陣手忙腳亂,最後一個水性好,力氣大的女孩一直幫我把單車推上了岸。我一通千恩萬謝,准備再上路的時候,突然大叫不好,一摸自己沙灘褲的口袋,直叫慘,原來口袋裡的相機也跟著我行了個落水禮。一拉快門,完全沒有反應,我真是哭笑不得,這個過橋費的代價可真是大呀。我這行程才一半沒到,雖說我並不熱衷攝影,而且一直想要更新一個相機,可是它好歹也別在這個節骨眼上將我的軍呢。哎,難不成要在這裡買個一次成像什麼的。算了,先去山洞再說。哪知騎上單車出去沒幾米,前面又有一個深窪處,積滿了水,一座木橋飛跨“天塹”,老遠就看到二個把道的在收費。這下我可沒心情玩了。付錢的時候,發現他們有內外等級的歧視政策,外國游客加倍。我一下急了,因為早晨出門的時候,完全沒有料到今天的行程會是這樣的一波三折,因為之前覺得自己給了團費,又要玩水,所以只在褲兜裡揣了幾萬Kip,其他全存在旅店的櫃台了。哪知下午的租車,山洞的門票,再加上這過橋費,恐怕等我騎到下一個洞穴,都不夠錢買門票。我嘰哩咕嚕訴了通苦,也不知道他們聽明白沒有,可能也是閑我煩,大手一揮,讓我過去。也是,才幾千Kip,折成美元歐元才幾多呢,又有哪個外國游客像我這麼淄珠必較呢。過了橋,一路是鄉間的小路,風景美極了,只是碎石子路顯的比較顛簸,而且駛過的摩托和汽車會揚起好一陣沙土。路程過了大半,前面又有一條小河擋道,河上又有一座橋,橋頭又有一個收費站。這次看橋的是一個懷著孕的母親和她的孩子們,母親在河中正忙著給頑皮的孩子們洗澡,二個年紀稍長的女兒拿著疊收據,坐在入橋口。我擔心前面的門票費,就直衝上橋,轉頭對兩個女孩說,折回來的時候再給。騎到岩洞外面的公園時,已是下午3點50分。當我從褲兜裡掏出被河水打濕的錢,賣票的女子還以為是被我汗濕的,望著我被太陽曬紅的臉,無限憐惜的樣子。停單車的時候,發現車棚裡大多是摩托車,門口還有架包租來的三輪摩托和司機,看來騎單車來這裡,的確不算上策。公園近門處的一塊空地上,二個外國游客正同二個當地人在玩球,還頗具可看性,游戲規則是用腳和頭傳球過網。後來發現這種球在老撾很流行,曾問過蘇,她也只知道這種球的老撾名字,英語就無法考證了。山洞在200米的高處,需要手腳並用爬上一個頗為陡峭的山坡,路上怪石嶙峋,盤跟錯節,由於沒有現成的台階,只好踩著突出的樹根和岩石往上攀,難度一點不亞於大馬國家森林公園裡的山路,有點出乎我意料的艱險。下午這個時間,上山的游客很少,我跟著前面的一個單身游客,氣喘吁吁的爬到山洞口。洞口有一人多高,進去得往下爬一段,轉過幾塊大石頭,才看見裡面的洞穴。站定之後,環顧四周,我不禁輕呼一聲,這個山洞有種讓人敬畏的感覺。別看洞口小,裡面的空間很大,俯看前方中間一塊巨大的岩石平台上,一頂黃色的華蓋下面是一尊臥佛像,像前面的祭壇上放著的是信徒們的貢品,山洞左上方有另一個洞口,仿佛是房間的天窗,不大,可是很高,外面的陽光從那裡透進來,剛好打在佛壇上。整個洞穴幽靜而空靈,很有震懾力,讓我不禁猜想,當清晨的第一縷光線照過來的時候,那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應該很容易讓人頓悟到些什麼吧。我擰亮手中的電筒,照到遠處佛壇後面的洞壁,那裡畫有標示記號,可以順著它們,繼續向裡,轉到層層迭迭,上上下下的岩石後面。那裡很黑,而且洞裡很潮濕,使的岩石表面非常濕滑,我放棄了繼續探查裡面小洞穴的打算,只是羨慕的望著走在我前面的那個游客,深一腳,淺一腳的漸漸消失在岩石後面。那裡一定有道需要暗語才會開的門,我想。無疑這個山洞比前面那個太人工化裝飾的溶洞有意思的多。 爬下山,已接近公園關門的時間了,站在小橋上,看這裡的孩子們在河邊的樹上玩跳水,他們有的抓著個懸掛在樹枝上的繩結,蕩到河中心,躍下,有的干脆爬到樹頂玩跳水,有的扯著根樹枝在河面上飄來蕩去。看著孩子們盡情嬉鬧,讓我感覺這裡一定會是人猿泰山的樂園。夕陽下,我打道回府,路上依舊是風光無限,讓我簡直想要牽頭牛過來,吹著木笛回旅店了。回到城裡,還了單車,還是念念不忘玩獨木舟的事,於是又跑去對面的旅行社。“長頭發”正坐在店門口的摩托車上,見我過來,笑著問我下午跑哪裡去了。我打算軟磨硬纏一通,要個好價,明天去玩獨木舟。正說話間,Lamp他們回來了,看到他親切的笑容,我有種老友重逢的感覺。他們卸了車頂的獨木舟,又買了些食物,有米飯團,酸甜味的蔬菜色拉,香腸和炸魚皮,“長頭發”邀請我和他們一起,坐在門口的石桌旁,邊吃邊聊天。我很高興,自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可以借機套近乎。花了一頓飯的工夫,“長頭發”答應安排我明天參加相同行程的一日游,同樣由Lamp帶隊,只是要自備午餐。想到能同Lamp再玩一次輪胎水戰,我笑著向他們告別。身無分文的回到旅店,到櫃台取錢,“小經理”關心的問我今天的行程。當我說起相機的事,他建議我去旅店後面街上的一家維修手機的鋪子看看,那裡也許有我想要的工具。店裡的小伙子一副為難的樣子,說他從沒有修過這個玩意,我示意只要他打開後蓋,烘干裡面的水氣,看看能不能通上電,讓我勉強拍幾張照片就行了,至於其他維修就不必了。放下我的希望在小伙子的店裡,約定明天一早出發前來取,然後就去昨天的那家游樂場邊的小飯館吃晚飯。今天的炒飯一樣的可口。吃完,准備結帳走人的時候,突然整個地區停電,小飯館外面的燈光和音樂一下子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可是所有的人都很鎮靜,老板娘從內間取出蠟燭點上。我給了錢,打著手電筒走出來。外面的月色正濃,關了電筒,也依稀可辯旅店的位置,聽自己的腳步走在碎石上的沙沙聲,讓我感覺又回到了童年的鄉間。思忖間,身後一片嘩然,光明重又回到我的身邊。附圖三:俯瞰萬榮度假村(R0012105)附圖四:河邊的小貓(R0012114)

(附圖三:俯瞰萬榮度假村(R0012105))

(附圖四:河邊的小貓(R00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