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九日:曼谷凌晨的考山路:這就是聞名於世的“背包客天堂”,幾百米長的路,兩邊的滿是客棧(Guest House)、餐廳、旅游中介、網吧、酒吧和Currency Exchange。初到“考山”有點兒“懵”了的感覺,凌晨1點多,“考山”依然人頭擁擁,熱鬧非凡,似乎世界各國都有代表在,當然,最多就是“白皮”了,眼睛開始不夠用了。
酒吧裡少不了喧鬧的人們,路中心還有許多流動小酒吧車,許多人就那麼坐在車旁的板凳上,手裡抱著個裝有酒水的小膠桶悠然自得地吸著,談笑著,或是毫無目的地掃視著穿梭的人群。背著重重的大背囊,走在“考山路”實在有點受不了老外那毫不掩飾的“打量”;偶爾目光相碰,他(她)們有的會對你微微一笑,有的還會友好地對你舉杯,也有的毫無表情地將目光移開。
按前人介紹找到了Hello Guest House,就在路邊一小樓梯上二樓,梯口兩性感妖艷的“美人”一左一右正站在梯口向行人大拋媚眼。閃過兩大美人走上二樓有一玻璃門,還沒來得急打開門已驚動了裡面,幾個壯漢一回頭,哇!白的、黑的、黃的滿面穿孔,混身“刺繡”,該不是進了黑社會吧?嚇得我倆落荒而逃。驚魂剛定,LG說:“剛那兩女人不會是‘人妖’吧?”,回頭卻已不見她們的身影了。
非常幸運,終於在一小巷內找到一處較清靜住處 - Kawin Guest House,360B(»9刀),空調房share洗手間。行李剛放好已經是迫不可待地投入那五光十色的路上,滿大街推車小吃,晚餐和宵夜一並解決。總是覺得自己胃太小,看到什麼都想吃,想想還有好幾天的機會,心裡樂得不行了。在這燈火輝煌的大街上,不時還會有警察來驅趕無牌小販,真讓我懷疑表是否壞了?大哥!幾點了?
不知是否太興奮了,凌晨3、4點才睡下去,九點多就已經醒了。走出客棧,考山路上雖沒有夜晚的繁華,但許多酒吧等娛樂場所依然“人聲鼎沸”。沿著地圖的指引,我們向大皇宮的方向走去,走到街心花園開始有點暈了,四、五條大馬路交集在花園,眺望遠處皇宮卻有兩條路引向大皇宮。正在猶豫地查找著地圖,一對歐洲俊男美女走過後,卻還往回跑過來問“Can I help you?”真是感動!!
順著美男子的指引,來到了皇宮附近,可是今天卻不想去皇宮,決定逛逛曼谷市去,於是開始毫無目的地閑逛。轉入菜市場去感受感受曼谷人民的日常生活,對著那些稀奇古怪的水果、青菜大感興趣,可是語言不通無法深入了解;轉過佛教用品市場,實在令人驚訝,幾乎所有的物品都打著中文,禁不住有點沾沾自喜起來。左轉右轉的,一不小心發現轉到了“中國城”(China Town),熟悉的中文布滿了整條街,呵呵!偶爾在街上耳朵還能撿到幾句“潮州話”呢。在“中國城”裡發現一醫院,整個建築就是一座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廟宇,如果不是鬥大個牌匾寫著“天華醫院”,沒准還真有游客去參拜呢!
既然來到了中國城,於是決定去附近華南風(HUALUMPHONE)火車站為明天先探探路。剛站火車時刻表下研究行程,一中年泰國男人馬上迎了上來,非常友好地用流利的英語告訴我們可以去前台購票,並向我們出示他的車站工作證。東拉西扯地聊了一下(無非是來自哪、目的地、交通工具、行程安排等等),話風一轉,馬上告訴我們坐火車去泰柬邊境(Aranyaprathet)並不是好選擇,邊境是如何的混亂,交通工具得換乘多次等等。然後就開始轉入正題了,告訴我們二樓有運輸公司(Transportation Agent)可以提供直接開往柬埔寨暹粒(Siem Reap)市區的巴士服務。嘻嘻,狐狸終於露尾,對於泰國和柬埔寨的各種旅游陷阱我們早就打好了預防針,所以對於這種小伎倆根本不放在眼裡。當然,表面上我們還得表示頗感興趣,否則他會沒完沒了的。直到我們上了二樓,進入到該公司的辦公室後,他才放過我們去尋覓新的目標。運輸公司當然不會引起我們的興趣,只是了解一下也無妨,權當練練聽力,火車又便宜又能貼近泰國人的生活,我們當然不會錯過啦!
下午,離開車站後乘座曼谷出名的地鐵和空中火車(Sky Train)來到曼谷最繁華的商業區(Siam)。正如上午一樣,毫無目的地又閑逛起來,大大小小的商場、店鋪,累了在街邊的咖啡館坐坐,喝杯飲料吃塊泰國點心,呵!生活原來可以如此愜意。聽說泰國是個貧富懸殊的國家,而且財富相當集中,經在曼谷這一逛,心裡也多少也開始認同這說法。
在曼谷街頭和大商場,大大小小的咖啡館都能見到許多漂亮的大學生,三三兩兩的,或是邊喝邊聊天,或是要了點東西後一同做功課,許多大型商場的名牌店裡常常也能他們出沒的身影,從他(她)們的衣著打扮及氣質均能看出各自家境都不差。正如LG說的,這兒的大學生非常容易認,一溜的都穿著校服,這校服的剪裁可比中國的漂亮多了;男生女生,校服都是清一色的純白緊身襯衣,黑色緊身短西裙(女生)或緊身長褲(男生),把男、女的標准身材表露無遺(而且泰國的女大學大多都非常漂亮)。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處於亞熱帶地區,泰國人的身材大多都非常好,除了大學校服外許多制服(如警服)都是非常貼身的,肚子大點都擠不下,所以街上指揮交通的警察常常也成為了一道風景。
考山印像:經歷了今天凌晨對考山的“了解”,傍晚回到這聲色犬馬的考山路,特覺親切。和LG兩人抱著汽水和泰國薄餅,坐在街邊地上邊啃邊看著來來往往的路人,很快已溶入了“考山”的文化了。迎著許多“新人”那興奮的目光,大多都會給予他們友好的微笑,正如剛來時坐在路邊的游人一樣,每每遇上友好的回應時心情好得不得了,要是沒有反應也就一笑置至,再多喝一口。
晚上不同的時段,“考山路”總是演繹不同的節目;黃昏剛至,街兩邊就有許多人開始搭建臨時店鋪(就像廣州的夜市),小吃、飲品、飾物、服裝等等,東西大多不貴也挺有泰國特色,各小餐館也開始熙熙攘攘。不知道該如何演繹出“考山”的魅力,擔心自己那貧乏無力的文字會掩蓋了真實的“考山”。
九點多考山的主戲開始上演了,賣酒的泰妹們操著一口流利而又嬌媚的英文穿梭各種膚色的人群中,無論在酒吧、餐館還是在街頭那流動酒吧裡,到處都能見到她們婀娜多姿的身影。她們的甜美與嬌艷都恰到好處,絲毫沒有妖艷的感覺,那“呢呢噥噥”的口音溫柔自然,讓人聽了都不忍心去拒絕。
街頭三三兩兩地放了一些凳子,泰妹們熱情地招攬游人坐下,為他們編滿頭的辮子,長長短短,各式各樣,繽紛多彩,紅的、黃的、黑的、白的、紫的……讓人眼都花了,生意也很好,可是大多客人都是白人(無論男女)。
路邊的許多表演者(原想說他們是藝人,但總覺不貼切,他們並不是藝人,大多是為興趣),各式各樣的表演唱、跳、說、演、默劇等等;有的是游客也有許多當地人,有人賣,有人不賣,當然也有許多人買。畫畫的,碳筆、素描、寫真、卡通風格各異、各具特色,但有一共通點就是技術不賴!(我們就用DV錄了一段畫畫的過程)許多人的表演僅僅是為了興趣,他(她)們陶醉在自己的表演之中,從不理會過路人,當遇到有人喝彩時回報的只是甜美的笑,累了接過朋友遞來的啤酒灌上兩口再來一次;朋友們(路人們)或是坐在板凳上踏著拍子搖頭晃腦,或是抱著酒水翩翩起舞,又或者注目欣賞。
考山上的節目似乎沒有一個終止的時間,每時每刻都上演著不同的內容,每個走入她的人都是一名演員,共同演繹著多姿多彩的“考山”。
考山上的朋友,也許前一刻還是來自各不同“經緯度”的陌生人,一個眼神、一聲招呼,馬上就會成為朋友;不需要知道,更不需要了解,只要一個稱呼加一瓶酒已足以。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生活中的“快餐”也越來越多,考山上的朋友似乎也成為了填飽“孤獨”的“快餐”,沒有責任,沒有負擔,共同分享著各自的“肆意”與“快樂”,當“孤獨”填飽了,轉身之間就煙消雲散。
泰國獨特的傳統宗教文化,泰國人溫柔有禮的容納,泰國女孩嬌柔嫵媚的體貼,“考山”的寬大與包容,無不成為每年吸引成千上萬游客的原因之一。在這裡,沒有人會在意你,你也無需在意任何人,再希奇的裝束打扮,再破格的行為舉止也沒有意外,充其量只是吸引過路人的眼球而已,不會引起任何的指責與非議。(滿大街的Tattoo才讓我明白,剛到步時在Hello GH 所見到的都是常人,並不是什麼黑社會)
我的盡力描述,只是希望把真實的“考山”帶給別人,卻發現自己的文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也許再多寫一百幾十頁也無法地刻畫出來,永遠也沒有辦法通過我的字讓你有產生共鳴。也許自己是屬於七十年代的中國人,腦子仍固守著較傳統的思維模式,總覺得身處“考山”時靠近了她,但卻無法真正溶入,離開後卻又是如此迷離與遙遠,令人無法讀懂。能讓那麼多人每年都留連“考山”,讓那麼多人十次二十次地重踏“考山”,讓“考山”成為世界背包客天堂,正真的考山魅力只有在你到了,你溶入了,當你像他們一樣自然生活時,你才能體會得到。
太多太多的“考山”畫面讓我已無力再細述,希望有一天你能到那裡,把心放得很松很松、把人放得很輕很輕,把腳步放得很慢很慢,靜靜地走入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