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8,Drumnadrochit
在Drumnadrochit小鎮中心又碰到了美國弟弟。
“你在干什麼?”我隔著馬路對著他大聲喊。
“我凍僵了!”他在對面的公共汽車站裡躲風。“我今天到這裡的城堡來看過了,現在等車回Inverness去。我穿過馬路,躲進車站裡,我也凍僵了。“我今天從Inverness走過來的,准備在這裡住一個晚上。” “所以,你會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就是這樣打算的,不過,我也不知道。”我有點不好意思地承認,剛才我在路上搭了一位女士的順風車才過來的,其實是走了一半,坐車一半。太冷了!
我想,要不要邀請他一起走下面的路呢?反正他也沒什麼計劃……
“那好,你接著等車,我去找今晚住的地方去了。”還是算了,我實在對自己的走路計劃沒什麼信心,別又搭上一個。
又在風雪中走了二十分鐘,終於在眾人和地圖的指點下找到了尼斯湖青年旅社,精疲力盡。
趕緊進廚房給自己做一杯熱乎乎的茶,坐下來,慢慢喝。
“請問最近的可以吃晚飯的地方在哪裡?”
女店主很熱心,特地打電話問了一下,然後告訴我,最近的那個地方可以從後門抄小路過去,才兩分鐘。“不過,不太便宜。”
這會兒我還管它便宜不便宜?只要給我狠狠地吃上一頓,然後早早躺倒,什麼都可以!
六點鐘才開飯,我五點鐘就去了,好在有酒吧,先要幾杯威士忌,然後是大盤的肉,低頭吃喝起來。
酒吧不大,人也不多,安安靜靜,連燈光也是暗淡昏黃的。一年裡的這個時候是屬於合家團聚,顯然不是到酒吧聊天會朋友的時候。倫敦的酒吧,雖然也不乏所謂英國鄉村酒吧的傳統,總嫌過於張揚。那種精心的雕琢明明白白的從家具上,天花板上,牆壁裝飾上顯示出來,更別提動輒就掛個幾百年的標志,惟恐別人不知道此地曾有若干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出現過——自然是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就算是常客,倫敦本身就是一個五方雜燴的地方,真正的倫敦本地人也可說是寥若晨星。這裡顯然實在多了,就是老老實實的一個鄉村酒吧,給大家用的。因為這裡是高地,所以威士忌的種類更多一些,音樂也是凱爾特風格的,屋裡的暖氣也足一些,再合情理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