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婺源: 浙源, 虹關與幾位游人包車, 從理坑去嶺腳. 途中經過浙源, 虹關浙源是個小鎮, 除了一個孤塔, 仿佛沒有其它讓人停留的借口. 不過, 由沱口到浙源的路上, 有一大片的油菜花, 花香撲鼻. 還記得我們都興奮地跳到田裡去, 如小朋友撿到糖果的開心. 幸好不是晴天, 要不眼睛一定會”雪盲”. 田野的盡頭還有遠山和山下灰瓦白牆的村莊, 確是一道很美麗的風景. 虹關, 徽饒古道上的一個古驛站., 名字很有氣勢, 也別具想像的空間. 棧道由此一直延伸到嶺腳, 翻過浙嶺進入安徽. 單是這個說法, 就讓你想入非非, 幻想沿著古人的足跡走一回.快到虹關, 我們看到一個被青綠色樟樹叢中的石拱橋. 後來看書, 才發現這就是祭酒橋, 婺源最美的水口. 除了景色優美, 我想, 最美之處莫過於置身其中, 感受那種與世隔絕的夢境. 小村裡的人姓詹, 名人詹天佑的一族. 除此, 據說清朝還有一位身高超過3米的長人詹五九. 若是今天, 他肯定被列入健力士紀錄, 或在NBA籃球場上表演一招站著入樽. 不過, 以上都沒有在旅行資信上看到,. 一般都只提及這裡是徽墨之鄉和那一棵千年的古樟樹. 也因此, 有人曾巧立名目收取看樟樹的門票. 但試問在婺源, 古樟處處皆有, 有何必在此刻意尋找呢? 有人曾說, 婺源人敬重樟神. 所以, 在五十年代大煉鋼鐵的時期, 這裡的樟樹也能逃過一劫. 尚不要辯論真偽, 今天能在婺源看到如此多的古樟樹, 心裡悠然而生的是一種激動, 就如與一位久久未謀面的老朋友相見. 資信:--理坑—嶺腳(公車只有上午有; 包車約120, 9am-1pm)

(wu 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