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婺源:理坑,簡陋的官宅

作者: jerryce_sky

導讀回憶婺源: 理坑, 簡陋的官宅婺源有兩個同音的村, 理坑和李坑. 當地人稱前者為大理坑, 後者為小李坑. 據說, 理坑是個人才輩出的好地方, 當大官的也不少. 看到別處村莊的官宅, 總是鶴立在民居中, 自然對理坑期望極高. 但穿插在古村裡, 卻發現與想像相差甚遠, 也掩飾不了心中的失落. 那些有名的官宅, 從外觀上看, 和旁邊的民宅沒有區別, 而且門樓上也沒有名字. 可謂縱裡尋她千 ...

回憶婺源: 理坑, 簡陋的官宅婺源有兩個同音的村, 理坑和李坑. 當地人稱前者為大理坑, 後者為小李坑. 據說, 理坑是個人才輩出的好地方, 當大官的也不少. 看到別處村莊的官宅, 總是鶴立在民居中, 自然對理坑期望極高. 但穿插在古村裡, 卻發現與想像相差甚遠, 也掩飾不了心中的失落. 那些有名的官宅, 從外觀上看, 和旁邊的民宅沒有區別, 而且門樓上也沒有名字. 可謂縱裡尋她千百度, 暮然回首, 在燈火欄柵處. 就如大夫第一宅, 如果沒有牆角那幾個草草的木炭字, 我想我怎也找不著. 還有書上所說的茶商大宅”詒裕堂”, 就更找不著. 向村民問之, 竟無人知道他們的先輩裡曾有過如此一位人物. 不過, 官宅的木雕很平凡, 平凡到讓你不相信這裡曾是國家首相的大宅. 後來看書, 書中記載理坑當官者清廉, 所以也沒有將鄉下的故居豪華地裝飾一番以顯耀身分地位. 我的方向感很強, 但走在理坑裡, 迷路是常事. 理坑不大, 但總是繞來繞去, 還是回到原處. 走了一個下午, 認識的只有靠近河邊的幾條街道. 途中遇到一位游者, 提及此事, 她說”當地的村民說, 村子依八卦而建, 所以容易迷路.” 想來也對. 以前曾到蘭溪的諸葛村, 村子中央是陰陽的月池, 街道以月池放射出去, 構成一個很明顯的八卦圖案. 而理坑沒有中心的月池, 迷了路, 只有向河邊走, 再重新開始. 所以, 見過面的游人, 又不知不覺地遇上, 然後相對苦笑地點一下頭. 在街上閑逛時, 碰到來之同一城市的兩母子, 便順道到他們的落腳點晚飯. 飯間談及桌上的一切, 菜, 魚, 雞, 蛋, 米飯和酒, 全是自家出產. 想不到這裡還保持和傳統的小農經濟. 據書上說, 婺源的荷包紅鯉魚就是出身在此. 紅鯉魚當年是御賜之魚, 百姓將此放上餐桌上, 又是否想到有殺頭的罪名? 資信:--清華--理坑(包車約150, 9am-4pm, 沿途風景不錯. 有人說沱川的裡面也不錯.) --雲溪別墅在網上有名, 但能否住, 就在乎個人要求. 我就喜歡看舊的, 住新的.



(wu yuan)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