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情調遇到商業

作者: 會員服務

導讀假期去了次陽朔,看到“陽光100”在西街的綜合型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銷售。碩大的項目顯得與周邊的環境格格不入,這是很多旅游景點的通病,由於有特色而人氣旺,由於人氣旺而產生商業氛圍,最後結果是由於商業氛圍太濃而導致人氣下降。我想陽朔正在沿著這條道路慢慢的發展。想到這個我心中不免有幾分的失落。 陽朔的熱門主要是由於當地的風光以及淳樸的民風(與 ...

假期去了次陽朔,看到“陽光100”在西街的綜合型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銷售。碩大的項目顯得與周邊的環境格格不入,這是很多旅游景點的通病,由於有特色而人氣旺,由於人氣旺而產生商業氛圍,最後結果是由於商業氛圍太濃而導致人氣下降。我想陽朔正在沿著這條道路慢慢的發展。想到這個我心中不免有幾分的失落。

陽朔的熱門主要是由於當地的風光以及淳樸的民風(與其他旅游景點相比陽朔的民風真的是非常的淳樸),而商業永遠是趨利的,同時商業形態也是最容易復制的。當陽朔失去了他的特點以後我不知道大家還去那干什麼。我們現在的人都太累,就像在那認識的一個朋友說的,說在城市是投入了150%的精力在工作,而在那卻可以100%的休息,全身心得到徹底的放松。這也許算是對自己玩命工作的一種犒勞。這是目前大部分人選擇那度假的原因,但是如果是去而代之的是一個商城我就不知道大家在那是不是很能夠達到這個目的。當然適當的商業配套的必須的,但是過多,過雜的話就顯得有些多余了。但是如果不發展商業開發旅游對當地人來講又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大量游客的湧入只會給他們的生活增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這個對於當地人來說當然是不願意的。所以居民與游客之間存在著難以協調的矛盾,在這個時候適度的控制和規劃就顯得尤其重要了,其實陽朔的商用物業已經可以用飽和來形容了,這個從當地的消費價格可以看出來,尤其是在飲食方面那裡的價格就算在旺季也比其他景點要便宜很多,說明大家已經得到了充分的競爭,供求關系已經基本得到平衡。

筆者對陽朔的旅游市場做了一個基本的了解,拿住宿來講旺季主要集中在4月-10月以及春節,其他時間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作為當地來講是因該把精力花在怎麼把這麼長時間的淡季旺起來,而不是發展這種與當地格格不入的商業形態上面。我想大多數人的想法和我差不多,“陽光100”的項目賣的並不好,問的人多,真正掏錢的人少。也許是因為那高達25000元/平方米左右的價格導致的。要知道當地的住宅每平米只有1000元左右。

從五一的游客情況來看80%以上的是廣東人,在西街上走就好像到了廣州的街頭,由於廣州離桂林的空間距離不到600公裡,由於道路的關系目前從深圳到陽朔的駕車時間需要11個小時左右,隨著高速公路的開通這個時間將宿短到4小時左右。這些人都已選擇自駕游為主,但是從他們所開的車的情況來看大多數車的檔次還是集中在15萬左右,所以還是已工薪家庭為主,這個群體正是目前社會上最沒有安全感,壓力最大的一個群體。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幫人是不敢消費的!當這個地方失去了讓人放松的功能以後我就不知道大家還來這干什麼!


(遇龍河)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