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89年來過大理 來之前對雲南的了解只限於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七擒孟獲時的雲南 以為雲南白山黑水 蠻人之地 草老高 人都穿著古怪的服裝 耳朵上吊著大耳環 去哪裡都騎大像 也許就是因為這個才不顧家人的反對決意獨自來雲南旅行
那時的大理古城完整地再現著歷史 好像鬼子剛走的感覺 古城裡沒有現在這麼多商鋪 古舊的老房子下偶爾有穿著少數民族服裝的老太太在門口鋪塊扎染布 上面擺些旱煙卷 小煙袋鍋什麼的小物件賣 其它好像也沒什麼。
印像最深的 到是這裡的陽光 本人北京生北京長 北京的高樓大廈多了 樹少了 鳥沒了 汽車多了 紅彤彤的太陽不見了 天空只偶爾有晃眼的光而已
-------------
在彩雲之南 在大理 才真正認識什麼叫明亮 什麼叫光明 什麼叫正大光明 你就是再有想像力 在書裡或在字典中看到這幾個詞 你也很難想像 除非真的到了彩雲之南 到了大理 才會豁然明白
天空很藍很高 人的心門洞開 陽光住進了心靈的腹地 置身於遼闊的天空下 就像在塞北草原上 天蒼蒼,野茫茫 陽光下陰影都是透明的 ---------------西游記上說老孫千裡眼萬裡耳 那得說他在哪兒 到深圳試試 深圳的天空永遠都是糊裡糊塗 根本就沒清醒的時候 太陽都擠不進 深圳的天空陽光成了漏網的魚只是 偶爾現出點影子 那地方老孫要去 神仙也會蛻變成了跟咱一樣的人了 老孫也只有在雲南這樣的藍天白雲下 在晴朗遼闊的天空下才會這樣神通廣大 別說老孫 咱在雲南絕對也可以成為百裡眼十裡耳的超人
-------------------------------------------------------------------
印像深的 還有就是雲南的人 這樣陽光下的人 沒有心界 心域遼闊、心胸明亮、正大。那時候本人獨步雲南 幾乎沒住什麼旅館 都是在火車或汽車上遇到當地的人把我帶家去留宿 好像他們的心沒有門 根本就不設防 我在家也背著父母在自己的房間裡留宿過陌生人 那晚不知道防什麼 我一夜假寐 沒敢真睡!
----------------------
在雲南不管走到哪裡 遇到什麼人 只要你問 不管問什麼 只要他知道 他都會恨不能問一答十 絕對不像為數不少的廣東人 稀口如金 問十答一 甚至鼻子連哼都不哼一下
最近 去浙江義烏 在火車站對面 我准備沿路去小商品批發市場 不認識路 想問個道,路對面賓館的攬客小姐 見著我這個陌生人像燕子一樣飛到我面前 臉上堆著花一樣燦爛的笑 那笑就像雞逮著了嫖客 那態度就像女兒見到了爹。
老板住賓館嗎?
對不起!我想問 去批發市場怎麼走?
那女的一聽 屁也沒放 轉身就走 她那麼迫不及待地讓我欣賞她的臀部 可她臀部跟菜板一樣
十五六年後的今天來雲南 來大理 天沒變 地沒變 陽光還和以前一樣明亮 就是當地人少了 外地人多了 五湖四海全到大理古城來了 干嗎 開店鋪做生意 外地人來賺外地人的錢 當地人在邊上看著不眼紅不耳熱 把房子一租 連個熱弄都懶得看
------------------
在大理古城開店的幾乎都是外地人 是外地人拿外地的東西 裝成雲南特色產品再賣給外地人 那天我走在復興街上 一女孩過來問我 老板看艷舞嗎?我差點驚著 心道 怎麼雲南大理也有這個了 我問 哪裡的姑娘呀 本地的 都是少數民族的。後來 我問客棧的朋友 看過的說 其實跳艷舞的小姐多是四川的裝成彝族或其它少數民族的 看不光是商品 連小姐都裝成雲南的 雲南的東西為什麼在外地人眼裡這麼吃香 我想 或許是因為雲南原始的那般獨特吧
--------------------
其實 雲南也在動 大理也在動 跟著外地人的屁股動 大理古城邊的房子也學著外地蓋的 沒有一丁點民族特色了 大理古城的小姐 的確也有彝族的、白族的回族的 大理變了 村姑越來越摩登 如今小芳成了-----阿拉小芳 成了阿拉芳子 要想再找村裡的那個小芳 只能從小芳她媽的身上找小芳當年的影子了
也是 咱都西化了 還不許雲南呀大理的漢化 民族特色算個啥 啥也趕不上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