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數日閑-—湖中居七日

作者: 琉璃窗

導讀無論我是否可以成為茫茫人海中他的女人,自從在青年旅社愛上那位永遠向著遠方獨行的浪子,我,有了嚴重的青年旅社情結。於是江南驛與明堂理所當然成了周末的據點之一。周五一下班,或獨自一人,或招呼二三摯友,馬不停蹄地趕往這座被喻為上海後花園的美麗城市,在那裡消磨大段時光,曾經我的理想,就是醉生夢死終老於此。五一的杭州,人潮似乎想讓整個西湖沸 ...

無論我是否可以成為茫茫人海中他的女人,自從在青年旅社愛上那位永遠向著遠方獨行的浪子,我,有了嚴重的青年旅社情結。於是江南驛與明堂理所當然成了周末的據點之一。周五一下班,或獨自一人,或招呼二三摯友,馬不停蹄地趕往這座被喻為上海後花園的美麗城市,在那裡消磨大段時光,曾經我的理想,就是醉生夢死終老於此。五一的杭州,人潮似乎想讓整個西湖沸騰,而我,此刻卻躲在一座青磚黛瓦的宅子裡偷閑。這反差,讓我得到無比的心理滿足,更覺良辰美景,上蒼恩賜。也正是這宅子,讓我徹底喜新厭舊。這宅子,名字頗風雅,謂之湖中居。應該算是緣分。那日漫步楊公堤,誤入岔路,見金溪毓秀四字牌樓,也有亭台樓榭,小橋流水,精致清幽,便信步瀏覽,路邊一色青磚白牆黛瓦的古宅,或茶樓或食肆,竟也有客棧,這西湖之中,比之西湖邊上的明堂與山腳的江南驛,更得天獨厚,占盡風情,這應該是我見過最美的青年旅社,當即定下五一之行。到達湖中居已是下午,再見到,更是歡喜。青石板鋪砌的庭院裡,藤椅數把,蘭花幾支,有風塵的旅人倚著長廊小憩,有光著腳丫的少女向著天空發呆,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情緒叫做慵懶。看著好友艷羨的眼神,暗自得意。中堂改做前台,一格一格綴著古樸銅環的吧台,像極了中藥鋪滿是抽屜的櫃子,我忍不住伸手去試探拉開是否真的會有寶物深藏其中。“丫頭,小心拉壞啦。。。”抬頭居然見到之前在吳山驛認識的方丈在嚇唬我,真是相識無處不相逢,約定晚上一起喝酒聊天,便沿著紅漆的木制樓梯上了二樓,房間的布置更是合我心意。原木的家具,白底青瓷的衛浴,處處可見主人的精心。下樓,看到偏廳另有個小型酒吧,織錦緞的靠墊,寧式雕花大床,輕紗薄幔,無處不透著古色古香的韻味。下午的時候沒什麼人,倚在床頭翻了會雜志,不知不覺竟睡著了,醒來已是晚上,不記得做了什麼夢,想來這樣的環境裡,那夢定是綺麗而香艷。上樓叫起了好友,一起在內院享用晚餐,內院比進門看到的庭院更古樸,太師椅,大方桌,想著若是雨天,看檐下珠簾,滴穿青石,定是別樣風情。點了土雞煲,筍尖馬蘭頭和紅燒鯽魚,土雞煲雖不及江南驛的椒麻雞來的麻辣鮮香,卻滲透著醇厚的香味,馬蘭頭的清香就著筍尖的爽脆,也是美味,是地道的家常菜。晚風習習,吃著吃著,就回想起以往的夏天傍晚,端個小桌子,在自家的天井裡啜著鹽水毛豆子的日子來。一頓飯吃得愜意而滿足。吃完飯,已經有驢子們圍坐在吧台,談笑風生,相識的不相識的,天南地北,四海皆兄弟,有著青年旅社特有的隨意與親切,由此認識了美女阿三,同樣是細長的眼睛,仿佛是王安憶《我愛比爾》中走出來的人兒一樣。這座充滿江南韻味的兩進老宅,緊鄰蓋叫天故居,想來是有典故的,打聽了一下,原來曾經是蓋叫天戲班的居住地。夜色撩人,獨坐旅社外的湖邊,有鳴蟲相伴,還是安靜。想起也是同樣的那個夜晚,他從遠方來,一直走進我的心裡,那夜,也有如此暖暖的風,微微漾開的漣漪。。。就這樣也懶了。一覺睡到日上三竿,直到被一聲尖叫所吵醒。尖叫的理由是誇張的,竟是幾個女孩子,對於院外如畫景致的贊嘆。從我的窗子望出去,感同身受,更舒心的,是這裡鮮少有游人的打擾,仿佛這一切美景,都是為你一人打造,仿佛這一切,都是我自家的風景。明媚的下午,在院子裡泡一壺龍井,除了發呆,想不出更好的方式應景,眯著眼享受一刻溫軟時光,不知不覺從日午的困倦和悠然的箏曲中醒來,伸個柔軟的腰,夢裡不知身是客。。。心隨著西湖的水蕩漾而去,靈魂得以自由釋放,不用思考,無論煩惱,空洞就空洞,還是美妙。。。就這麼一直賴著,讀書,寫字,品茶,午寐,七日。。。



(綠蔭深處)



(西班牙人PAT,駐扎在此2月有余。。。)



(生活不在別處...)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