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像桂林之——龍脊梯田(中)

作者: xiaoxiaoniao69

導讀清晨,早早起床,去離客棧很近的二號觀景台看日出。守候許久,終因雲層太厚,而只匆匆瞥見一縷透過雲朵縫隙進來露一小臉又藏起來的陽光。即使如此,山頂清新的空氣仍讓人心情舒暢。 走下來一段路,我和丟MM仍討論著何謂七星伴月,每個人照著自己的理解點數著,卻終不能圓這七顆星一輪月的名稱。忽見一小售貨店正打開門板,一陣暗喜,客氣的向主人家請教。只見 ...

清晨,早早起床,去離客棧很近的二號觀景台看日出。守候許久,終因雲層太厚,而只匆匆瞥見一縷透過雲朵縫隙進來露一小臉又藏起來的陽光。即使如此,山頂清新的空氣仍讓人心情舒暢。

走下來一段路,我和丟MM仍討論著何謂七星伴月,每個人照著自己的理解點數著,卻終不能圓這七顆星一輪月的名稱。忽見一小售貨店正打開門板,一陣暗喜,客氣的向主人家請教。只見他爽快的答應了,並回身店裡取了一套明信片過來為我們一一指點。如此這般,這七星一月終於鮮活起來,躍然而出。而明信片上的龍脊,寒來暑往,日出日落,春耕秋收,既有充滿生命的蔥綠,又有炫目的金黃,更有蕭殺蒼茫的雪白,除了感慨攝影師的高超技藝,更多的,是訝異。由於人類自己六百多年的辛勞偉力,居然在無意之中成就了這一渾然天成的絕色!慨嘆之余,忍不住向好心的店主打聽為什麼我們看不見如圖片上盈盈閃光的層層梯田層層水。他告訴我們說尚未開始灌水,還要再等上十幾二十幾天方可。我很驚訝,因為之前看了的資料都說四月底五月間梯田青旅,逐層灌水,陽光照耀,極富層次感以及動感之美。他說:那是農歷四月底啊。哈哈,千算萬算,棋差一招!

謝過店家,看見兩個當地人在我們前面三轉兩蹦便沒了蹤影。研究之下,發現他們是走了捷徑——從各級梯田間直接上下,而非我們游客這樣沿著石板路盤旋而上來下去,是以再次驗證“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真理。依葫蘆而畫瓢之,果然很快回到客棧。

迫不及待催促店家擺上早餐,因為今天徒步任務相——當之艱巨,且要趕回桂林,再趕到陽朔。心滿意足喝完兩大碗白粥,又啃了兩個紅薯(說到這裡,我不得不真誠毫無偏見的說兩句:此客棧的飯菜真的不是一般的不便宜,且味道平平又平平,而前一晚我們欲討一杯隨飯菜贈送的米酒的企圖也被再三婉言拒絕,傷心ed),與店家作別。一位阿姨耐心的給我們講解,提醒我們不要繞遠路。

就此,從平安寨徒步向大寨的艱難行軍開始!這是一次真正在大山裡穿行的感覺。連綿不絕的群山,層出不窮的梯田,以及走到絕望永無止盡的山路。:)

途徑中六寨,坐下來小憩,給孩子們分了些巧克力,看見他們吃的津津有味,心裡也很開心。大概因為五一放假,孩子們都散在家中很是自由的玩耍著。聽說是自己寨子裡就有小學,但若讀中學,則要到前面的大寨去了。這麼算起來,上個學來回怎麼也要4個小時的路程吧?或許還要住宿?我讓自己放棄了這些繼續下去有些沉重的念頭,將目光投向吊腳樓。可能沒有像平安和大寨那樣開發旅游,所以中六看起來更加破舊一些,木樓全都上了年齡,甚至讓我有懷疑它們是否會倒塌的憂慮,更難受的是,村裡都是臭臭的牛便便的味道,若不留神腳下,弄不好就要中招。

離開中六,繼續前行。若按攻略所說,這也就是走了一半的路吧!

太陽有些出來了,背上的包包似乎也越來越重了,而我們,仰望頭上,是一眼看不到頭的令人絕望的石板路,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爬到頂,翻過山。氣息有些跟不上,但跟自己說:走下去!走下去!山裡的孩子都要翻過它去上學呢!不舍得多喝水,因而也咽不下干硬的牛肉干,或許真是個疲勞極限,必須戰勝它!很慶幸,這時身邊還有個人,可以彼此安慰和鼓勵!

當終於爬到頂迎來平坡和下山路時,我們都不由為之振奮!情緒的轉好使得體力也神奇的恢復,我們大聲說笑著,誇張的發著“徒步”的這個“tu”音,似乎從未被這點艱難困擾過。或許古語就是從千百次實踐中摔打出的真諦。什麼叫得意忘形?這次我們可真的是知道了。我只聽見身後“哎呀”一聲,扭頭一看——丟MM不見了。。。(待續)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