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預報小陣雨且早上有霧,於是7點出的門。其實應該早些出來的,山裡早上並沒起霧,看來天氣預報只是預報的處在低海拔的市區。“野生動物救護站”前大樹上很熱鬧。細細看去,是一群黑額鳳鹛。樹下偶爾跳出一兩只灰頭鹀。其實在這山裡我更期望見到鳳頭鹀。先往掛墩方向走了陣。一對鴛鴦自在地游來游去,有時還會跳下人造瀑布。灰背燕尾尖叫著飛向上游。大山雀、紅頭長尾山雀、栗耳鳳鹛、北紅尾鴝相繼亮相,數量也比前日多了起來。奇怪的是北紅尾鴝都是MM。在保護區工作人員的宿舍樓旁有幾個或圓或方的桶,橫放著。頂上蓋個瓦片,底部鑽有一排孔。有蜜蜂進出。哦,是養蜂的。遙望遠處山坡,正如事先打聽的,毛竹林很多。紅嘴藍鵲、領雀嘴鵯、畫眉、紅頭穗鹛、棕臉鹟鶯和栗頭鹟鶯易見。此外還有一近在咫尺的小鳥大聲吱叫,卻總也看不見。望了望毛竹林,覺得意思不大,調頭去黃崗山方向了。順便瞄了眼保護區介紹——“福建省革命委員會:……。”革委會,79年的東西了。 也許是天氣晴朗的緣故,鳥反而不如前日多。除了常見鳥,昨天曾現身一兩次的鳥種均未見。行至纏嶺村,第一眼就注意到一小屋建在一塊大石之上,甚有意思。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座大屋,木制,三層,跟現代的宿舍樓似的。雖已無人居住,卻仍可想見當日繁華。這一段開始,毛竹又多了起來,甚至可占據整一面山坡。天愈發熱了,棕頭鴉雀、樹鷚等喜歡出沒於村莊周圍鳥蹦來跳去。松鴉顯露了一下逆光下的飛行輪廓。離黃崗山主峰還有不少距離,想想後邊還會有不少毛竹,於是回了。高山草甸景觀留待下次觀賞。 回程時,NND被8、9條土狗圍住,盡管主人出來呵斥,這些家伙還是纏得要死。幸好三腳架在手,無憂。其實所有的人家都是挨著路的,凡是在路上經過的,必定逃不過狗狗們的眼睛。也許是俺背著大包,扛著單筒,太招搖了。老地方又窺見鳳頭鷹翱翔。真的僅僅一只猛禽麼?離天黑還有點時間,往星村下山方向走走吧,興許還有點別的。途中遇猴,約10只,在路上方啃樹芽,偶爾會下到路上溜達。因為常聽說各景點的猴子會圍著游客要吃的,不給還搶,我不敢貿然前行,拿雙筒盯著他們。有一只年紀似乎大些的猴長的跟別個不一樣,眉毛比臉還紅,比屁股也紅;)覺得沒啥事,繞過去了。 告別猴群,繼續找“別的”。小鳥還是看過的那些,但山頂枯枝果然挺立了“別的”——一大個猛禽!想必是鷹雕了!架上單筒細瞧,它僅有一點點不上翹的鳳頭,白眉紋很寬,延至枕部。大覆羽有片皮黃色與上體褐色成對比。腳被毛,是鷹雕沒錯了。等了半天,它也不轉過身來給我瞧一眼腹部。沿路下行,結果其他角度都有樹枝遮擋,看不到山頂的它。返回原位,跟松鼠轉了會。偶然回頭,那鷹雕好像轉身了哎!單筒裡可見其腹中央皮黃,將喉中線、胸、腹花紋一律分成兩半,是亞成體的緣故麼?腿上橫紋比腹部的更細密。正想著,它腳一蹬,起飛了。趕緊舉雙筒跟上。下體、翼下花紋皆看不出,但很明顯的是雖然翼形似鷹,尾卻比鷹短得多。飛至溪流上空,它收縮雙翼,加速下衝。目送其扎入溪對面山坡不見,卻覺得它扎進去時有什麼影子往旁邊一閃。初以為只是錯覺。走到溪邊,放包休息,又覺得那不是錯覺了。單筒對上去尋了一會——好模糊的身形。天色晚加上是在林下,費死老勁也僅分辨出倆眼一嘴,一淺色翼斑。嘴還不確定是縱向還是橫向的。連是林鸮還是夜鷹都無法確定,只得放棄。你說這東西趴在林下枝上不動,保護色又好,我用單筒都看不清。鷹雕隔著那麼遠,真能發現它麼?還是僅只是湊巧把它嚇出來了?我寧願相信後者。 吃完晚飯,發現外邊沒有公交車停著。飯店老板娘幫忙打了售票員電話,得知因有事那車留在市區過夜了。OMG,明天另一輛下山的公交車要13點了。老板又說這村裡人比較懶,給50塊錢也不願帶人下山,而且也很少給陌生人搭車。山上的鳥看得差不離了,還想看丹霞山呢。索性早上步行下山,就30多千米,攔不到車也總會碰上13點的那輛公交。電視裡放了段新聞,講武夷山至邵武的高速即將開工。立馬擔憂起來——環評了麼?若是環評了,不要像婺源那樣環不環評一個樣啊。 早上5點,被鷹鵑和豬嚎吵醒。天陰陰的。預報陣雨,雨量中到大,局部可達暴雨。像前一天的霧一般,預報不要准最好。保護區管理站周圍的小鳥依舊活躍,收了倆白腹鳳鹛。一個雉在路邊草叢裡大吼。滿心以為是黃腹角雉的我最終和它眼對眼,卻是個灰胸竹雞。它的大叫類似常聽到的“地主婆”裡的“婆”,略有不同。也好,這幾日終得一見雉類。這家伙不慌不忙的隱遁於亂草中。繼續上路。有只猛禽穿行於樹枝間,並未看清,似乎還是鳳頭鷹。紅嘴藍鵲如猴子般跳到路當中取食,摩托駛近才躲開。黃頰山雀們再次讓我領教了他們的Q,灰眶雀鹛還是只會嘰歪告警。行至一公廁,愕然發現女廁入口上方放著一蜂箱,蜜蜂進進出出。惡搞啊!到底是臭還是甜呢? 路離谷底越來越高,偶有機會看到個把燕尾。是小燕尾和灰背燕尾,沒有白冠燕尾。峽谷的一個較大拐彎處幾個游客在吊橋上晃蕩。這兒即是武夷大斷裂了,難怪峽谷這麼深。游客不解的問出租車司機這人是怎麼上來的,司機說他前天就來了。是火車站拉客的司機?記性還蠻好的嘛。我心說有11路車,哪兒不能到啊?村邊有一小群黃雀,仍然很討厭的一兩只土狗。往後峽谷變淺,看到白頂溪鴝。大概走了十千米了,雨一直說下不下。不過眼也乏了,好歹有翠鳥了,卻初以為還是紅尾水鴝。呵,紅尾水鴝看麻了。細瞧瞧,還不是普通翠鳥呢,是斑頭大翠鳥!這一路下來賺到啦! 正巧斑頭大翠鳥鑽到石頭後面找不見了,前面帶大媽上山的摩托經過,就坐車奔星村了。司機問我為何從前山裡村中喜鵲和烏鴉挺多,近幾年卻銷聲匿跡了。只是在幾個月前他才見一只喜鵲“默默無聞”的從村上飛過。還說山裡有兩種熊,且熊比野豬和猴子仗義。熊弄莊稼是吃一棵算一棵,野豬和猴是這弄一下那弄一下,糟蹋一大片。另外他的爺爺和爸爸輩見過一種似牛的動物,冬天下雪留下腳印會較容易發現。他這一代就沒見過了。羚牛?在這兒有分布麼? 快到星村,出現不少旅游車。照司機的說法,當地導游是很會“殺豬”的,即忽悠、蒙人的意思。路邊樹上有不少巢,他說是蟻巢。要是有蟻鴷,吃飯不成問題啊。村周圍的平地普通翠鳥、斑文鳥、鷦鶯、鷺、鵲鴝、蠟嘴、椋鳥易見,鳥種組成迥異於山上。鎮中心有若干家“369”飯店,在其中一家午飯。呀呀呀,這裡有只哈叭狗,又是幾天來唯一的,唯一的一只非土狗哦。田邊有幾個可能是什麼蝗鶯躲在低矮覆蓋下,肉眼偶能瞟見,雙筒卻沒機會對上。錄了叫聲,很像斑背大葦鶯,但似乎更婉轉一點點。丹霞山間,路繞來繞去,山也就一步一景。在九曲溪的一曲,遇見倆畫畫的。邊聊邊看撐竹筏的。有一段水流窄且拐彎,竹筏都扎堆了。背後傳來那種特俗的拉風跑車或摩托喜歡放的通常僅能聽出重低音的音樂,“咚咚咚咚”,回頭卻不見跑車。你猜怎麼著,是在星村遇到的一輛賣大麻花的三輪。哈,夠時髦,夠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