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國道從西安入川的這一段,是曾經讓大詩人李白三嘆其難的古蜀道,曾經讓多少人聞之“凋朱顏”,也曾經讓多少走過這條路的司機有了弦耀的資本。因為我八年前曾開著輛松花江小面包走過,所以這次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備,再走一遍這道天險。
未成想,由於幾條隧洞的開通,走這條路輕松多了,蜀道已經不難。
路窄、彎急同過去差不多。
當年走這條路,要爬兩個高坡:秦嶺梁和土地嶺。記得很清楚,山下油菜花兒黃,梁上寒風凜冽、雪花飄飄。如今有了隧洞,翻秦嶺稀松平常。
從馬召開始,大約爬了七、八十公裡的山路,穿過兩條遂洞,再下坡四十來公裡就到了秦嶺腹地的縣城——佛坪。除了因為路窄,超大貨車時有點麻煩,整個路段不比我們曾經走過的偏遠山路困難多少。
在佛坪休息一宿。
第二天過土地嶺,一條兩千多米的隧洞,至少讓我們少爬了幾百米高的山梁子。
槐樹關收費站為標志,我們過了秦嶺。放眼望去,漢中平原,一馬平川。
經過洋縣、城固、漢中,走著走著,忽然感到來往的車輛少了。又開始爬坡,同秦嶺的路差不多,最高處叫“五丁關”。
下了山就是川、陝交界處的寧強。飯店老板告訴我們,剛才過的五丁關是108國道老路,因為路遠坡陡,司機們大都走剛開通的高速路了。
前行不遠,在棋盤關附近,進入高速路,限速80公裡,我們一般跑到100公裡左右,下午不到六點,輕松到達綿陽市。這段路大約三百公裡,收費95元。

(na)

(na)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