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遇龍河是小漓江。如果漓江是大家閨秀,則遇龍河是小家碧玉。我覺得此言實在非虛。
清晨,坐著竹筏,順著遇龍河水從富裡橋開始悠然而下,四周靜謐的只能聽到筏工的劃水聲,小鳥的叫聲,和我們自己不時的幾句交談聲。那種安詳與寧靜,讓人希望最好能在筏上安張床,不做任何思考的任由竹筏這樣漂下去。。。
筏工告訴我們,就在兩年前,他們還取遇龍河水直接飲用,而如今,這水,已經只能做漂洗之用了。我有幾分惘然,還有幾分嘆息。我知道,作為其中的一份子,我也是罪魁禍首。自然景區的發現、開發和保護原生態,在中國,在如今,永遠是一對解決不好的矛盾。每每出去,每每嘆息。能做的,就是盡己所能,隨手環保而已。
筏工不時鼓勵我們多拍幾張照,說是可以回去幫著宣傳。我拍了,但我不想貼了。想法很復雜,不是不美,只是想替遇龍河將美麗多保留一些日子。似乎有些可笑了。。。回陽朔的路上,看見成群結隊的自行車。很多人都說了,到陽朔,一定要租一輛自行車穿行於田野。之前,我同意,但看了這麼多車子之後,覺得如果自己跟在這樣一個個自行車公路賽隊伍後面,迷路是不會迷路了,但是,失去的樂趣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