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70年代出生的我們,了解日本應該都是從教科書開始的。今天,隨著戰爭年代的離去,我們其實還在繼續了解著這個和我們一衣帶水的國度。纏綿悱惻的東經愛情故事,聲名遠赫的東京銀座,隨處可見的回轉壽司,滿大街女孩追捧的日本時尚,越來越多來上海工作生活的日本人........ 我們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了更多的日本元素。
而當你真正踏上日本的土地,你才會發現他們的文化遠不只這些。(以下事件描述根據個人理解的特色排列):
整潔: 出發前就聽說這是個干淨的國家,而在我穿梭了幾個城市之後,我不得不感慨,在這樣一個人口密度不算低的環境下,這樣的整潔是難能可貴的,或者說是不可想像的。
對於這樣的整潔,垃圾箱當然功不可滅。隨處是漂亮的垃圾箱,一字排開,分成報紙專用,瓶子專用,有機專用,無機專用,塑料專用,玻璃專用等等。不熟悉的我們生怕弄錯,每次都湊近了,根據圖片仍垃圾,真是有些臉紅。

日本的廁所可以說是嘆為觀止。在一般大型的場所,當你推開門,首先吃驚的是占地面積,其次是干淨。你永遠不用擔心沒有手紙,永遠不需要排隊,也不用擔心小孩子沒有地方坐,殘疾人更能享受它細致的設計,廁所裡永遠是窗明幾淨,讓你有回家的感覺。
大街上的欄杆沒有灰塵,自來水開龍頭就可以食用......
秩序: 排隊似乎是日本人與生懼來的生活習慣,你甚至會奇怪他們怎麼這麼喜歡排隊。我們第一天住在大阪,晚上我們去了他們那裡最熱鬧的道頓掘。這其實是一條美食街加時尚街,年輕人很多。恰逢日本五月的黃金周,所以人也是熙熙攘攘的。走著走著我們發現身邊總有很長的隊伍,想一定是等吃飯的,順著隊伍往前走到頭,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是在排隊買小吃,走了一個才上去一個,這樣的秩序類似於我們銀行裡排隊存錢,實在是,呵呵。
藝妓 & 歌舞妓:
藝妓的稱呼倒不陌生,和相撲一樣她是我們熟悉的日本傳統。其實藝妓是從舞妓中選拔出來的,有很高的文學,歌舞的造詣。他們的裝束很特別,不論是和服,化裝都是很具日本特色的。藝妓作為一個時期文化的像征,很是受到日本國人的尊重,就像他們的相撲運動,雖然二個我都不太理解。聽說現在日本的藝妓在平日裡也很難看到了,只有節假日裡偶爾可以巧遇。我這次便遇上了,還合了影,開心哦。

她們只是歌舞妓 :)
動物: 當地的動物和人都很親近,不論是在公園還是馬路,甚至高速公路上(有專門的路標警示司機,小心動物出入,如果傷害到動物,司機會惹上不小的麻煩)。

最可愛的當數東大寺的梅花鹿。也許真的是入鄉隨俗,當人走近它們的時候,可愛的小家伙竟然會向你鞠躬,一招一勢還挺是那麼回事情。游客們都好奇地看著它們,更有可愛的孩子也禮貌的做了回應。於是就可以看到動物和人相互鞠躬的滑稽場面。為了犒勞它們,大家都去買了鹿餅干,人與自然的親近在這裡隨處可見。
寺廟: 我天生不喜歡歷史,所以對導游一路講的日本歷史也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反正總體感覺日本的很多寺廟都是一些武士大將軍在攻成名就的前後給自己造的住所。 最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東大寺,因為她記載了鑒真和尚十二年六次曲折的傳教經歷,更證明的日本在寺廟建設方面的鼻祖毫無疑問的是中國。這點也是所有日本國人認可的。
哦,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東京的淺草寺,因為在那裡求到了一個好簽。日本人習慣把簽綁在專門的鐵杆上,我當然也照辦了,希望她可以保佑我一切順利。
文字: 知道嗎,日本人原來是沒有姓的,直到明治維新後,日本人才開始有姓。有意思的是他們沒有家譜,那麼他們的姓是哪裡來的呢?看看吧,如果這人是生活在村莊裡的,那他就姓村內吧,那生活在山邊的,那就選姓山左吧,如果這個人希望以後富裕,那就姓十萬吧......
他們收費叫“有料”,酒吧叫“居酒屋”,醫院叫“病院”,總之日本文字在視覺中充斥著繁體漢字,我們可以從繁體漢字裡猜出大致的含義,因此眼睛的壓力相對於聽覺好很多。
聽當然就困難了,什麼“多多”,“鍋鍋”的,很不好聽。
小吃: 身處亞洲的日本,在吃方面當然也不會遜色。日本的食物總體感覺是清單,新鮮。
小吃中最多的是燒烤,這當中以章魚燒,人形燒最為有名,也不能錯過。有很多也叫不上名字,看看照片就知道誘人了。
宗教: 日本是世界上少有的,認可同時信仰佛和神的國家。到處的寺廟,神社便可以讓你感覺到這點。佛對於中國人一定不陌生,神社就不同了。其實他們的神社供奉的沒有統一的神,小到一花一草,大到一山,一石,總之所有有生命的東西都可以被用來供奉。

雖然同時信仰,但直到現在,日本人還是習慣婚嫁喜事去神社,葬禮去寺廟。寺廟的和尚在二次大戰後就被允許取妻生子,從而迅速地為日本增加人口,現在就不清楚了。
日本MM: 日本MM很時尚,漂亮。遠遠看去都是白皙的皮膚,很是水靈。一開始很驚訝他們如此完美的肌膚,後來才知道這是用化裝實現的,也許這才是化裝的最高境界了。

偶遇拍手袋廣告的MT
她們已經很少穿和服了,所以大街上偶爾看到幾個穿和服的就會特別搶眼。大部分的女孩都穿著鮮艷輕松,服裝上少不了的是叮叮當當的配飾。日本MM很多都抽煙,這到很出人預料,也不知道是因為她們生活壓力大,還是感覺這是種時尚。
動畫: 日本可以說是全國漫畫總動員的國家。商店的招牌,廣告,甚至是高速公路的指示牌都是漫畫構成,公園裡隨處的現場畫像都是把真人往動畫裡處理。其中最著名的當數櫻桃小丸子了。我們此次還去了小丸子的故鄉“清水市”,據說作者本人長得很像小丸子,而小丸子的漫畫也是根據她小時候的記憶改編的,很有意思。 新干線和東京: 這似乎早就是二個名聲在外的日本專利名稱了,可說實在的沒有太讓人興奮之處。新干線類似上海的輕軌,時速230公裡也遠不如磁懸浮。東京也很普通,久仰的銀座最多也就是比南京路步行街干淨些。
可惜只能傳5張照片,否則可以給每個主題一張照片,讓你充分感受一下日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