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很小的時候,日本有一部很火暴的影片“伊豆舞女”。而伊豆箱根,就衝著這樣一個地名是否就有點會讓你陶醉。而隨後去的蘆湖(由於土地肥沃,湖面盛產蘆葦而得名)游船便讓我們飽攬了她的嫵媚。我們乘坐的海盜船,船身被裝飾的有模有樣的,在甲板上和老海盜一起合個影,好像就要和他一起出海去征服世界了。

船起航了,一路乘風破浪。二岸是被叢林覆蓋的山脈,雲霧不依不饒地把他們裹得嚴嚴的,遠遠望去,就像剛出籠的熱菜,在平靜的湖面二側一一擺開。海盜船很高,從上往下看,一艘艘快艇就像鯉魚在我們周圍串騰著。
沒過多久,海面上又出現了一艘海盜船,興奮的人們湧向甲板,揮手致意。很快,我們也聽到了那邊甲板上人們歡呼的聲音,就這樣,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頓時融成一片,沒有了國界,沒有了語言的障礙。
船漸漸地靠岸,我們的目的地是富士佛舍利塔。

我對宗教的塔建築沒有太多的研究,也不知道什麼樣的設計算是維美的。
而今天去的富士佛舍利塔是真的讓我感嘆了。這裡供奉著釋伽牟伲的舍利,據說這裡的舍利還是從印度請來的。
通向舍利塔的是一條斜斜地卻很平坦的路,二邊種植著成片的櫻花樹,雖然沒有了櫻花,但規模也很壯觀。走出十幾步,舍利塔尖便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慢慢越入視線,漸漸地是塔頂,塔身,最後,一座雪白無暇,很是宏偉的白塔便出現在了你的眼前。她白的太純,以致於,你會誤以為她在天上是和白雲在一起的。

她就這樣背靠藍天,面對富士山地駐立著,安詳的神態就像是釋伽牟伲端坐在那裡。旁邊轉道便是觀音路,這裡擺放了三十三座觀音像,她們神態各異,生動地陪伴在你周圍。陽光暖暖地射下來,很有些佛光普照的感覺。風漸漸地大了,突然漫談飛舞起白色的花瓣,紛紛揚揚地,就像是一場花瓣雨。好奇怪呀,哪裡來的櫻花花瓣啊。緊走幾步,腳下台階,池塘的水面到處都被花瓣鋪地厚厚的,就像粉紅色的地毯。這些離開花瓣的花朵,散發著陣陣暗香,不難想像這裡曾經櫻花爛漫的景色。

頭一次走在這樣的路上,很容易讓人想起了中國紅樓夢裡的黛玉葬花,想起那段委婉中透著凄涼的愛情故事。我們會多些感慨,感慨現代人的愛情不再有那麼多的悲傷和遺憾。
就這樣,我們游覽完了日本的國立公園(富士山,大湧谷,蘆湖,舍利塔),也終於真的要和富士山說再見了。百感交集間記錄下所有的感受,生怕事後記憶的模糊。只可惜許多的感觸似乎很難描述,也許好的風景就是這樣讓人覺得文字的失色和多余。
車起步了,富士山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失落中突然看到一大片的櫻花,暮色中更顯嬌艷,我想她應該也一定是富士山派來送行的。見到富士山便很知足了,雖然無法把她帶回中國,帶回上海,但我一定可以把她帶入我的夢鄉,帶到我的小小世界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