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柔軟,與麗江無關(三)

作者: 依豆

導讀6. 又是朗朗青天,明媚陽光。 慢慢走在大研古城早晨的石板路上,我們沒有帶地圖,因為只要記得“順水進、逆水出”就不會迷路。 事實上,迷路也無所謂,在這個公開宣言“發呆”的地方,按圖索驥和行色匆匆一樣不合時宜。 其實時間已經不早,十點鐘,可是街上人並不多。也許,經過徹夜狂歡,人們大多還在酣睡。 處處流水,處處垂柳青,古城顯現出它的另一面。 ...

6.

又是朗朗青天,明媚陽光。

慢慢走在大研古城早晨的石板路上,我們沒有帶地圖,因為只要記得“順水進、逆水出”就不會迷路。

事實上,迷路也無所謂,在這個公開宣言“發呆”的地方,按圖索驥和行色匆匆一樣不合時宜。

其實時間已經不早,十點鐘,可是街上人並不多。也許,經過徹夜狂歡,人們大多還在酣睡。

處處流水,處處垂柳青,古城顯現出它的另一面。

在木府門前,擺著些小攤,叫賣麗江小食。買了一碗冰粉,請攤主多放些紅糖水,她不肯。

味道還是不錯的,找得回小時候吃冰粉的感覺。

冰冰的,果凍一樣在糖水裡晃動,白白細細的蓮香混在裡面。吃了一口,忍不住說:“嗯,好吃!”

你的眼睛含著笑意看著我。我的些許細微習慣總是會這樣被你捕捉到。

在木府的大太陽底下,我跟你分享了一杯冰冰涼的冰粉。

全程給我們講解的胖金妹實際上很瘦。

我們跟著她在木府裡穿行,看皇帝賜的匾,看幾代土司的塑像。最輝煌時期,官不過二品,而在當地民眾心中,地位尊崇不遜皇帝。

執政四百年的家族,必有過人之處。

看門票上介紹說,歷代土司均知禮好義。我笑笑,暗想,在三面夾擊之中,除了知禮好義還能怎樣?

木府的植物長得很繁盛。虎頭蘭是第一次注意到,三葉梅早已熟悉。

你舉著相機,尋找最佳角度拍照。不知道你什麼時候開始喜歡花卉的。

所有建築中,過街樓值得一提。一座過街廊橋,連接起前殿後院,樓下是街道,供平民行走。這讓人覺得這裡的主人,畢竟有些不同。

雲南這個地方,也終究是天高皇帝遠,少了些拘束,多了些人情味。

想起楊升庵流放雲南數十年,或以為苦,楊未嘗不以為樂吧?

在木府最高處,憑欄臨風,神清氣爽。全城建築盡收眼底,一片灰色屋頂,在藍天白雲下特別安靜本分。

7.

在“天雨流芳”的石坊下停下來,想找個地方坐坐。

天雨流芳在納西語中的意思是“去讀書吧”,正在躊躇間,扭頭看到路旁有一間書吧,招牌上大書“去讀書吧”四個大字,交換了一下眼神,就這裡吧。

兩杯雲南小粒咖啡,一碟小餅干。另外跑去小吃攤上買了一碗雞豆涼粉回來。

攤開兩本書,蹺起腳,邊吃邊喝邊看書。我承認,書是幌子。

我們的位置極佳,在街的拐角處,風吹得人昏昏欲睡。

我心安理得地蹺著腳看書。在這裡,哪怕你把腳蹺得高過頭頂,也不會有人多看你一眼。

“不羈”是個理直氣壯的詞彙,在麗江,光陰是用來浪費的,靈魂是用來放飛的。古城順水而進,做事只要順著內心。

木欄杆外一棵大樹遮擋著刺目的陽光,樹葉嘩嘩作響。

眯著眼看街景,游人已經如織,很多人包著條紋頭巾,背著條紋背包,穿著條紋衣服。想起在一本旅游指南上看到說,一看就知道他們是外地人,因為他們打扮得實在太像一個本地人了。

鄰座小夫妻帶了一個小Baby,大約剛在書吧裡間美美睡了一覺,抱出來坐在童車裡,饒有興味地四處打量。

跟我四目交投,我衝他笑,他也咯咯地笑起來,樂呵呵的樣子。

他的父母笑著看我們逗樂,然後跑開去拍照。

你呷著咖啡,含著笑看風景。

光陰就這樣水一般地流走。

8.

行前搜集了諸多麗江攻略,記住了“像山市場腊排骨火鍋”這九個字。

摸進市場的時候天色已晚,風吹在身上涼幽幽的。莫名其妙地聯想起“隨風潛入夜”這句話,對不住啊杜老。

餐館裡燈光有點昏暗,牆壁上整整齊齊掛滿腊排,完全是“待客足雞豚”的活注解。

差不多每張桌子都圍坐著興致勃勃的食客,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也有。

在角落裡找到張空桌子坐下來點菜,這才發現其實沒有什麼可選的。這裡只供應腊排骨火鍋,每鍋50大洋,統一份量統一價格。兩個人想要小份的,沒有。

火鍋端上桌的時候還是倒吸了一口涼氣。見過腊排骨,沒見過這麼多腊排骨。

湯還沒有溫熱,白色的油凝結在湯面上,腊排骨在雪白的湯面上聳立如山。

你打量著這口鍋,我打量著你“視死如歸”的表情。

湯沸,鍋中排骨開始吱吱冒油,蘸碟也已備好,香菜、腐乳、豆瓣醬鋪底,舀上一勺油汪汪的湯,用筷子拌拌,我忍不住口水汪洋。

迫不及待拈了一塊到蘸碟裡蘸蘸,放入口中。美味就是一個字,哦,兩個字。

當鍋中的小山漸漸滑坡,啃光的骨頭在桌上橫七豎八,

當放下筷子有些失神地望著鍋中殘局,然後從熱氣騰騰的小店中鼓腹而出,

像山市場的腊排骨火鍋給幸福下了一個實實在在的注腳。親愛的,你說對嗎?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