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成都嘎鬧猛記

作者: joy2ee

導讀聽說成都是個吃喝玩樂的城市,前幾年風靡的網絡小說《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就是以成都的生活為背景。記得當時偷偷地瀏覽那篇小說時,被同事嘲笑了一番。說實在的,主人公糜爛的生活和糾纏不清的情感令我難以理解,我猜想這篇小說的風靡是出於對村上春樹這類頹廢而迷情小說家的崇拜。吃喝 短短的六天,我並未感受到成都的“廢”,覺出的卻是一種“自我陶醉的 ...

聽說成都是個吃喝玩樂的城市,前幾年風靡的網絡小說《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就是以成都的生活為背景。記得當時偷偷地瀏覽那篇小說時,被同事嘲笑了一番。說實在的,主人公糜爛的生活和糾纏不清的情感令我難以理解,我猜想這篇小說的風靡是出於對村上春樹這類頹廢而迷情小說家的崇拜。吃喝

短短的六天,我並未感受到成都的“廢”,覺出的卻是一種“自我陶醉的悠閑”。大街上走三五米便可看到飯館,從豪華而古典的到粗糙而鄉土的,四處彌漫著一股油油麻麻的辣椒味。不知是因為天氣悶熱(好像上海的黃霉天),還是因為辣不離口,成都人大多不胖。女孩子們皮膚粉嫩透紅,身材嬌小玲瓏,雖不如上海女孩雅致,卻更符合圍坐火鍋邊的熱辣場景。

大概是因為吃得辛辣油膩而需要多喝茶,成都的茶室也多如牛毛,據說最便宜的茶只需要5元錢,而跟隨著一群fbfz的我總是喝著35元的茶(哇噻,趕上上海酒吧的價位了)。好的茶室還提供掏耳朵的服務,據說工具齊全得令人驚訝,只可惜我因為貪玩而沒有享受到,只聽得fbfz們一片嘖嘖聲。

帶戲台的茶館

喝茶都這樣了,更別提吃飯啊。跟著fbfz走,盡找那地兒好、空調足、樓氣派的館子啦(現在想來,那就好像外地人愛往南京路跑,整個一群“土老冒”)。那些地方的菜味道雖不賴,但全無特色,特別是成都著名的獅子樓火鍋,吃起來無滋無味,居然也要人均100元。陶然居是重慶人開的連鎖餐飲店,我個人以為性價比較高,環境不錯,菜色很有特點(網上流傳的川菜經典好幾個都來自那裡)。最fb的要數在青城山的鶴翔山莊吃的那頓藥善,味道還算特別,但價錢快趕上新天地的百草傳奇啦。

武侯祠賣的石頭居然長得像肉

直到有一天,某成都朋友把我們從fb中解救出來,才有幸感受到當地生活氣息,品嘗到流行菜肴。原來成都人民正熱衷於吃泥鰍,在文化公園附近的西安北路有一家“石鍋粑泥鰍”,店裡沒有空調、鬧哄哄、蒼蠅肆無忌憚地漫天飛舞,可是這裡每天晚上都人山人海,八九點以後吃飯還得排隊。三十多度的夜晚,我們熱得汗流浹背,圍坐在兩大鍋暗紅色、滾燙滾燙的火鍋邊,一手揮舞著驅趕蒼蠅,一手抓著筷子在鍋裡搜尋著吃食。泥鰍毫無泥土氣,放進嘴裡,很容易就把骨頭剃出來了,據說新鮮就是這個樣子。鵝掌滑膩酥嫩,感覺到好多膠原蛋白都融到嘴裡了。臨走前的午飯,我和老公甩掉一群fbfz,又去美美地享用了一回,居然只花了70元。謔謔,真是價廉而不失味美。

生活

此次玩耍,我們住在春熙路附近的Holiday Inn(我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這個價格便宜的五星級賓館)。與其它大城市的市中心一樣,周圍並無太多特別。斜對過就是太平洋百貨,感覺非常親切,卻沒有時間探店。

錦裡古街

皮影戲

成都的夜生活非常繁榮,據說這裡經營KTV沒有時間限制,通曉達旦,熱鬧非凡。我們這些“老青年”自然對此興趣不濃,只因我迷戀超女,才找到知名酒吧“音樂房子”過夜生活。酒吧不大,比較普通,卻見張靚穎的大幅照片貼在四面的牆上。小小的台上,有一支樂隊正唱著歡快的歌。一聽到音樂我就激動,何況音響效果還不錯,樂隊的水平也讓人耳目振奮。主唱的女孩長腿、卷發,花裡胡哨的唱法讓我很容易地想起張靚穎(超女水平的歌手大有人在,至於出不出名就要看造化啦)。鍵盤手是一身材硬朗、卷發齊肩的男生,那淳厚如女中音一般的聲音從他的嘴裡傳出來,讓我著實驚訝了一把。雖然感覺怪怪的,但整場表演最有特色,最有吸引力的就要數他了。那晚我喝了一瓶酒精成份只占4%的BACARDI BREEZER,居然醉倒哦,最後是躺在車後座上回的賓館。難道我是被歌聲醉倒的?

夜色中的琴台路吃喝一條街

比較上海、北京、成都三地的酒吧,我得出以下結論:上海的酒吧屬於偽高雅,無論是裝飾還是樂隊都透著一股優雅的小資情調,豪無本土特色,卻拘泥於西方文化的表面;北京的酒吧粗糙,不講究,卻夠俗夠真實,原汁原味地表現本土原創音樂,氣氛讓人感動;成都的酒吧介於兩者之間,氣氛悠閑,音樂風格豐富,人們欣賞音樂不溫不火,是個不用故擺姿態或者大喊大叫的場所。

玩耍

說了半天,才想起來“玩”這一茬。臉紅哦,本次出游fb得多,玩得少,只去了都江堰和青城山兩大景區。

首先必須承認都江堰的偉大,李冰父子如此神奇而智慧,建立了造福人類幾千年的水利工程。再說心理話,那個地方實在不好玩哦,我除了仔細研究了工程模型和在樹下喝了一杯茶以外,啥都沒印像了。無論如何,這是個教育青少年的好地方,以後可以考慮帶我的小孩去一趟,讓小朋友也崇拜一下古人的豐功偉績嘛。

再說青城山,它是我國道教發源地之一,由於道教多用三清“上清、玉清、太清”為自己的宮觀命名,因此傳說此山原名“清城山”。青城山以前山出名,而後山的自然風景更值得稱贊。老實說爬前山的時候,我感覺平平,山不奇特,路無驚險。爬山時前前後後都是游人,懶惰的fbfz們居然坐了挑夫抬的滑竿(我一個個給他們拍下來,讓他們瞧瞧自己大地主的模樣),我和老公只得跟著挑夫們上上下下,感覺自己像地主身邊的小跟班兒。

刺激的在後頭呢,第二天玩後山,居然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後山屬新開發的景區,山廣而人稀,神秘而如世外桃源。上山一坐上攬車,感覺就很是不同,茂密的樹林,豐富的植被,讓我記起多年前去過的國家一級自然保護區"廣東肇慶森林公園"。四周寧靜得只聽見鳥兒的爭鳴,空氣新鮮得呼吸都嫌太慢,俯瞰腳下深不可測的叢林,有一種張開四肢,俯衝下去的衝動。

青城後山的溪流

我們在山頂的農家吃午飯,菜味普通,卻吃到了獐子肉,肉質較精較緊,還算不錯。由於我們並未去半山拉客的農家吃飯,所到的農家不願招呼我們,於是他們采用了從拉客的農家端菜過來的做法。兩戶人家互守約定,互不冒犯,一頓農家菜吃出我對四川人做生意嚴格遵守規則的贊賞。

青城後山的泰安古鎮

午飯後往山下走,及時買了雨衣,既御寒又遮雨。下山的道路以棧道和窄小的石頭路為主,一邊是山,另一邊是巨石和溝渠。溝中水較少,遠遠不如江浙一帶的潤澤,但小小的瀑布還很多,時不時地冒出來,讓我們欣喜一番。棧道原本就需小心意意地行走,再加上大雨一淋,泥漿四濺,路更滑更難走了。天色已晚,我們抓著鐵索,小心謹慎地快步前進,顧不得看風景,也騰不出手來拍照,一路上馬不停蹄,終於在天黑前趕到山下。

青城後山的棧道

總結一下,此次後山玩得不夠緊湊,坐了兩次纜車,但仍感時間較緊,因此早早出發是必要的;為了避免“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遺憾,山體的整體風景只有通過坐纜車才能看得到,大而襯小、小而顯大才比較全面哦。

回到上海,剛一下飛機,身邊走過一群川妹子,居然飄來一陣麻辣味,令我懷念起滿鍋的辣油和花椒來。估計我家附近的川菜館又要多兩個嗜辣的讒蟲啦。

注:fbfz是腐敗分子的縮寫,花錢要眨眼皮的請表對號入座。



(帶戲台的茶館)



(錦裡)



(青城後山的泰安古鎮)



(青城後山溪渡)



(武侯祠賣的石頭居然長得像肉)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