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闊中原——綴滿窯洞的黃土高原

作者: skaiter

導讀這裡是一片山套著山、溝連著溝的黃色厚土,一座座圓弧狀的山丘, 像一孔孔放大的窯洞外形,構成了黃土高原綿亙不絕的壯麗景色。看一眼 陝北,你就印像深刻;睡一夜窯洞,你就終生不忘。天黑的時候,千萬孔 窯洞的燈亮了,燈光透過紅紅的窗花溫馨著寂寥的夜空,遠遠望去,一孔 孔窯洞恍若成熟的蘋果掛在陝北這片茂密的森林裡。可是,一到白天,陝 北絕不會給 ...

這裡是一片山套著山、溝連著溝的黃色厚土,一座座圓弧狀的山丘,

像一孔孔放大的窯洞外形,構成了黃土高原綿亙不絕的壯麗景色。看一眼

陝北,你就印像深刻;睡一夜窯洞,你就終生不忘。天黑的時候,千萬孔

窯洞的燈亮了,燈光透過紅紅的窗花溫馨著寂寥的夜空,遠遠望去,一孔

孔窯洞恍若成熟的蘋果掛在陝北這片茂密的森林裡。可是,一到白天,陝

北絕不會給你任何有關森林的聯想,因為跑幾十裡的車,或許你只能偶爾

看見幾株可憐的楊樹或旱柳,但是你不會覺得陝北缺少生命的萌動,再荒

僻的黃土高原上,都有一孔孔窯洞讓你體悟生命的頑強和偉大。

窯洞是我國祖先開發地下空間的一大創造,在《隋書·東夷傳》中就

有記載,考古工作者曾在寧夏發現一座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窯洞遺址,

時至今日,黃土高坡上的人們對窯洞依然情有獨鐘,陝北地區每年新建的

民居中,窯洞仍超過半數。當地人哪怕已經不住沿崖式的土窯洞,磚壘石

砌,依然要住窯洞式的民居,難道這只是一種懷舊情懷嗎?據建築學家考

證,窯洞冬暖夏涼,有利於節約能源;窯洞避開了噪音和放射性物質,有

利於人體健康;窯洞不破壞地形地貌,不占用耕地,造價低廉,經久耐用

……

一次夏天到延安,一次冬天到榆林,對窯洞的冬暖夏涼便有了真切的

體會。從人口壽命普查中發現,長年住窯洞的人普遍長壽,原因是窯洞的

溫度和濕度最適合人居住,溫度在10℃至29℃之間,相對濕度在30%至75%

範圍內,夏季室溫比室外低10℃,冬季室溫比室外高15℃。此外,外界的

噪音、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影響少,也使哮喘、風濕、皮膚病等患者明顯

減少。聽著當地老鄉的介紹,我覺得自己要是生在陝北就好了,因為從小

我備受支氣管炎的折磨,而住窯洞的小孩總是氣管通暢,幾乎沒遇過炎症

的麻煩。

老鄉接著說:修一孔窯洞,得挑一個土質較好的山坡,先剖開崖面,

然後開一個豎的長方口子,挖進一二米深後,向四周擴展,修出一個雞蛋

形的洞來。窯洞大體成形後,用寬钁刮光崖面,然後抹上泥皮,再用細石

灰漿抹白。等到窯洞自然風干後,才開窯口,安門窗。看他那麼輕巧地比

劃著,仿佛挖一孔窯洞只要一二日功夫便成。不過比起南方人大興土木蓋

房來說,挖窯洞無疑要簡易得多。

大多數窯洞深7-8米,寬高均為3米左右。窯洞分為前後兩室,前室為

堂屋和廚房,後室為臥房,在陝北臥室的概念就是一個炕。富裕一點的人

家,往往將幾孔窯洞圍成一個院落,多了拴牛馬驢羊的場地,多了晾曬玉

米等谷糧的空地,石碾子等勞動工具也有地方堆放。陝北人對窯洞的感情

常常傾注在窗花和牆體裝飾上,如果你看到窯洞上掛著一串串紅紅的辣椒、

黃黃的玉米棒子,看到紅色的紙屑在翻飛的剪刀中落下,一幅幅形態各異

的生肖躍然於窗戶之上,尤其是看到雞的身上飛著鳥,猴的屁股長著花,

你就明白陝北人對生活有著多少浪漫的向往。

對於城裡人來說,窯洞再裝飾也是簡陋的,比不上三房二廳住得舒適。

但是,對於陝北人來說,窯洞是溫馨的,親情、愛情、友情在這裡容易保

鮮,容易久長。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