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臨海的城市生活了那麼多年了,卻一直少有機會去看看海。記得最早一次看到真正的海,是在二十年前。在浙江平湖的九龍山海濱浴場。現在回想起來,那景致應當是讓人失望的。河流帶來的泥沙,讓這裡的海面永遠是黃黃的。然而那一天我很興奮。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在海中游泳,盡管那個時候還需要救生圈的保護。後來我以此為題材鄭重其事的寫了一篇游記,作為語文作業交給老師。
第一次造訪藍色的大海,似乎就是2000年的青島了。6年前的我還充滿活力,和同伴一起衝進大海,迎接海浪。嶗山一帶,山海相連,常常能體驗到那種驚濤拍岸的壯闊感。“壯闊”,這種感覺不是經常能產生的,在我到過的地方,似乎只有黃果樹瀑布和黃山給了我這種感受。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對青島這個城市尤其的喜歡。幾年後專程再去了一次,只為去吹吹那濕潤的海風,去品味那怡人的涼爽。後來又到過了更多的海濱城市,大連廈門香港新加坡。然而,似乎沒有對那裡的大海留下特別深的印像。大概是心有旁騖的關系吧。直到這一次,只身來到三亞,來到亞龍灣,來到蜈支洲。在這裡,大海向我展示了多姿的藍色。從岸邊的淺藍,到帶點綠色的碧藍,到層次豐富的幽藍,以及遠處那最最深沉的湛藍。我很羞愧我無法用更豐富的語言把眼前的景像描繪出來。在這裡,大海用平靜的,從容不迫的方式,毫不吝嗇的展現它的美。美得讓人心醉。那麼,就在沙灘上躺著,吹吹海風,聽聽海浪,享受這一切吧。看四周,左邊,兩個孩子正在堆沙雕,俏皮而可愛;右邊,一對情侶在玩活埋游戲,幸福甜蜜著;遠處,一個外國姑娘躺在椅子上看書,悠閑愜意;而前方,兩個白發的老人正在海中游泳,搏擊著風浪。在這裡,人和環境相處得那麼和諧,人與大海在對話,不是嗎?這讓我想起了一個詞: “歲月靜好”。真希望時光不要走那麼快,就像現在,靜靜的,緩緩的,慢慢的流淌。生活,原本就該是這個樣子的吧。

(小樹一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