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包打來電話閑扯,順便問起天平山的紅葉,說是已經紅了。當即下樓訂周六早間飛上海的機票,3折計420元,返程卻只有7折的了。研究了一些時候,准備到虹橋機場後乘大巴到蘇州。小包說午後去天平山,晚上宿東山。周日去木瀆,而後送上海。晚間在MSN上與驢友相約,建議從蘇州坐火車返津。於是次日與小包聯系,定好從廣州到大連經行天津的車票。萬事俱備,只待周六出行了。
周五霧氣不散,晚上下課後,MSN上仍然嘴硬地堅持明日會雲開霧散。這一宿掛在MSN上與人閑扯,翻閱著小包兩年前寄過來的《吳中精粹》畫冊,網上查考了游程可能去到的地方的資料。到凌晨5時才簡單地休整了一下。
6時半到樓下,預訂的車到了。去天津機場的路上,霧越發濃了。心想這下可糟了。果然,天津機場裡擁滿了旅客。看到海航8:20 的HU7205航班延誤至11:30,想到此次天平山之行只能泡湯了。
打車趕往東站,在北京香山和河北蒼岩山之間權衡後決定直奔後者,或許能如我所願:若是南行趕上秋,千萬和秋住。9:41 後的10多分鐘,天津到西安的K213次車才駛離天津站。迷糊地補了幾覺後,終於在下午3時半出了石家莊站。出站後去售票廳看返程票,了解到在周日晚19:00前離開石家莊前可以有一天多的時間去看蒼岩秋色。
站旁乘9路車到西王莊汽車站。下午17時發往蒼岩山的車不發了。於是決定今晚住到井陘縣,明日去蒼岩山。汽車駛出石家莊,黑的煤、白的灰使沿途景致越發髒亂,加以“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現實版本,心裡好像已經沒有太多企望了。
在萬賓樓賓館住下,這是街道辦事處的一家招待所,75元一晚。收拾後去吃晚飯,也並沒有有什麼特色的菜品。
2
清晨起來,走到城區中心的兩棵顯然已很有些年頭的大槐樹邊,見到旁邊亭子裡一塊記述這裡—“微水村”歷史的石碑。簡要讀後,才知道這裡就是韓信“背水一戰”的古戰場了。以前是只知道抱犢寨的。
(井陘的由來:http://www.hebdaj.gov.cn/about/zt/jx.htm
韓信背水古戰場:http://www.weishuicun.com/a1/mingsheng/zhanchang.htm)
在村頭等去蒼岩山的汽車,看到路旁立著介紹於家石頭村的廣告。想到前些日看到的資料,時間允許或可一行。
(於家石頭村:http://www.quanqing.net/menquan/vtyj.htm)
7時坐上去蒼岩山的汽車,沿途景致漸漸清朗起來。陽光裡藍天下沿途黃綠相間的楊樹葉子和不知什麼樹的紅色葉子構成的明媚鮮艷的秋色使我興奮起來。沿途先後看到所謂“貂禪故裡”(隱仙山)、“趙氏孤兒園”,想當下這種附會演義是無法和介休綿山相比的。8時車到蒼岩山,先在山下一間飯館吃了早飯,將行囊存在那裡,便上山。
很不錯,沒走幾步,就碰到聘請了導游的一隊人。於是有意蹭了把導游。蒼岩山十六景說的挺好,其實景點離得很近。多虧這名導游說的許多附會故事,才使一些景致鮮活起來。
據說這檀樹裡頭藏著張果老的驢呢,有些像吧。
這後面就是著名的“橋殿飛虹”了。這張照片是當地人躺在地上,我身子前傾照出來的。費用1元。
蒼岩山景致在我看來確實一般,我覺得山勢氣魄是比不得綿山的,不知何以有“五岳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岩”的盛譽。(回來後,查看了一些資料,也許以下這段話有一定道理:蒼岩山雖也屬於太行山系,但蒼岩山的面貌卻已經和藏山、綿山不能相提並論了,那裡的植被更加豐富,而且普遍長得都比山西境內的高大茁壯。這是因為蒼岩山地處太行山東面,海洋濕氣可以直接貫通進來,雨量充沛,所以植被更加茂盛,但植被茂盛帶來的副作用卻是山體的變化,經過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侵蝕岩石被植物的根莖擠軋得疏松起來,之後不斷的風化脫落,在藏山或者綿山可以攀岩,在蒼岩山卻是不能的,風化脫落豐富了植物,但山體卻同時被改造成了另一種自然,所以論山的聳峙和威嚴蒼岩山是比不上藏山和綿山的。而藏山和綿山因為地處太行山西面,雨水較少,相對干燥,所以它們原來的形狀就能相對保持的更久)。
不過,與景致相配的聯語卻使之增色不少。最著名的當然是“殿前無燈憑月照山門不鎖待雲封”了。據導游說“前”與“門”並不對仗,現正懸賞征集呢。在我看,就只能改方位詞為實詞了,改“宇”、“堂”不都行麼?
“梳妝樓”前的“對鏡靜觀真容色理鬢梳卻塵世霜”也並不工整,卻頗有意味。這時候收到短信,對景一笑,將“秋水當窗雲影淡 春風拂檻露花濃”轉發了出去。有客在“水鏡台 來今雨軒”盤桓,正好,“明軒積雅韻蒼岩富清風”,回去可以做欄目主題語了。
公主墳前的“生生滅滅有生有滅滅滅生生不滅不生”——“生滅相成”。
關於南陽公主事本來也是附會(http://www.sjzjx.gov.cn/jx_sj_cysgydc.asp)。但這“三皇姑”的墓穴又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沒十分聽清導游的介紹,回來再慢慢查考吧。
這應該算是秋色了。從這裡去玉皇頂,而後下山,這就是虎踞龍盤之處了。留此存照,且看日後是否應驗今日之語,呵呵。
12時出山。決定包車去於家石頭村。沿途看到的真是一片成熟的秋日風光。
由於於家村修路,很繞了些時候才到石頭村。這裡是於謙後裔聚居之處。給我們講解的就是於謙的第22代傳人。石頭村是民俗攝影的基地。在石頭博物館裡看到不少秋景照片。我也做個POSE吧:
也學著給作品取名《事事如意》:
石頭村有著很神奇的傳說(http://www.hangzhou.com.cn/20030101/ca297603.htm)。這就是於氏宗祠裡“三奇”古柏。
這是石頭村的標志性建築--清涼閣,此閣神奇之處甚多。神牛借力的故事當然是傳說,石板上於喜春的血跡自然也是附會的結果,但這旁邊就是長不高的樹卻是真有些神奇了。
在石頭村游覽了近兩個小時。4時返井陘,換車返石家莊,打車6時到火車站。19:04的T124次晚點,近晚9時才開。凌晨1:30出天津東站,打車回塘。睡下的時候已是近3時了。
《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97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