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饕餮一族,自然先談飲食.
1,江邊清水魚:桂林市漓江邊有許多專做清水魚生意的飯莊,先用魚骨魚尾熬一鍋奶白色的鮮湯,將片成薄片的魚肉在魚湯中涮熟後蘸著辣椒調制的調料食用,魚肉肥美鮮嫩,江邊風景宜人,是款可以給五個星的美味.
2,紅鼻子米粉:米粉就是米線啦,可不是小寶寶吃的那種米糊哦.米粉是桂林平民老百姓的日常飲食,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但要想吃到質量有保證的,最好去桂林老字號“紅鼻子米粉”(在北京也有分店,不過據說味道已不太正宗.),價格也極其平民----2兩1.7元. 有些地方的米粉會放“鍋燒”,就是肉皮有點烤焦的肥豬肉,不知道有幾個北京朋友能受得了,個人非常偏愛酸豆角的味道,每次都會放好多,呵呵.
友情提示:如果看到米粉下鍋前是泡在水裡的,就換一家吧.因為這說明米粉不夠新鮮,煮出來好像糟面條一樣,很難吃.
3,漓泉啤酒:回到北京的一大憾事就是再也喝不到漓泉啤酒了,許是水質的原因吧,該酒特別的甘甜可口,毫無苦澀之味,後來在酒吧點了百威,相比之下,簡直難以入口,當然如果對苦澀口味有特別偏好的,又另當別論.其實,漓泉已經被燕京吞並,但礙於當地人不買帳,只得繼續按老牌子賣.
4,啤酒魚:個人以為味道非常之平常,但因為是陽朔的特色菜,甚至還搞了個啤酒魚比賽,所以還是給大家介紹一下吧.啤酒魚,顧名思義,就是用啤酒燒的魚,在江邊有N多家,各個稱自己是正宗,我們在一家號稱大賽第一名的酒家落座,味道嘛,前面說了,很一般,而且是不刮魚鱗的哦.
5,龍脊梯田之平安酒店:位於半山腰的吊腳樓,酒菜質量出乎意料的好,強烈推薦“竹筒飯”(裡面有腊肉和芋頭)和“糍粑釀”(糍粑裡裹著肉丸),既有特色又非常好吃,“酸豆角炒雞雜”,“春筍炒五花肉”也很不錯;對於我們這些城裡人來說“野韭菜”可能稍顯“野”了些,不太好嚼.老板則和善可親,很會做生意.山中這樣的酒店頗有幾家,因為沒有嘗試,不敢妄下斷語,但這家是得到我們全體(三人,呵呵)的一致好評,確實不錯,旺季時,“竹筒飯”還要預定呢.
6,瓜苗:就是南瓜秧子,沒吃過吧,在桂林是一種時令蔬菜,清香爽口,又有特色,“驢友”們不妨一試.
此外,在我們入住的“翠園酒店”附近有一家“雙月樓”,其中的“白切狗肉”“燉土雞”也挺地道,味正量足又不貴.
景點:
1,蘆笛岩:桂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當然少不了看岩洞,蘆笛岩是老牌的“國賓洞”,接待過各國領導人,景色當然不必說.但是如果不在意這些虛名的話,更可以到新開發的“冠岩”或“銀子岩”去一觀,據說這兩個岩洞更壯觀更富特色,特別是“冠岩”,是當地人喜歡的去處.
2,兩江四湖:夜游兩江四湖讓我嫉妒上了桂林人民----分明就是生活在大公園裡嘛,還是免費的.夜游兩江四湖還讓我老公下定決心要在桂林湖邊買房子,呵呵.這個景點我們游覽了兩次,一次坐游船(180元/人),不過癮,又在一日晚飯後,到幾個湖邊溜達了一圈(免費),就好像那些桂林市民一樣.累了就在湖邊找個地方坐下,要點啤酒小吃, 吹吹小風,看著日月雙塔在夜空下金銀閃爍,真是悠哉,悠哉.
3,漓江陽朔一日游:都說是“煙雨漓江”,我們運氣好,船開出去半小時就開始下起雨來,果然那些玲瓏的山脈瞬時被煙霧籠罩,飄飄渺渺,猶如仙境.途中路經的一處景致是20元人民幣背面的圖案,你可以印證一下.美中不足的是,那麼貴的船票,票價中包含的午餐卻如豬食,難以下咽,所以一定要事先備些干糧,否則只能再額外掏些銀子訂船上那些價格不菲的菜肴了(有陰謀,是不是?)
4,大榕樹公園:不管是不是劉三姐待過的那棵大榕樹,我都非常喜歡,整個公園風景也非常秀麗,值得一去.
5,陽朔西街:沒有麗江古鎮上的酒吧街來得“小資”,也沒那麼幽靜,有很多酒吧是可以蹦的的,沒有蹦的的就請來樂隊演奏,沒有樂隊演奏的就放著激烈的音樂,總之,比較嘈雜了.估計是開發早所以名氣那麼大吧.
6,印像,劉三姐:因為是老謀子的作品,原本不打算看,誰知五一期間還“一票難求”,倒動了心思,在朋友的幫助下,搞到2排中間的位子,細細品味了一番,當然逃不了大搞形式主義,但這似乎是適合舞台表演的,不像銀幕上那麼搞笑,借助著燈光的魔力,還真是美輪美奐,如詩如畫,再加上以山為背景,以江為舞台,188元的票價還是挺值的.(據說在月亮上的一段舞蹈,第一版是全裸的,現在改成穿著肉色的緊身衣,遺憾,遺憾)
7,世外桃源:在陽朔回桂林的路上有一處“世外桃源”,是依據桂林的山勢、水勢仿照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建的民俗村.雖然也有幾分景色和趣味,但50元門票似乎不值,可去可不去吧.8,龍脊梯田:是不可不去的好地方,“謀殺了我很多菲林”,呵呵.一年四季都很美.分壯族的和瑤族的兩部分,我去的是較近的平安壯族梯田,又分“九龍五虎”和“七星伴月”兩個景區,各有特色,從一個景區到另一個景區的路上風光也很美,奉勸大家,不要輕易放棄.如果有時間可以在山中住一晚,次日觀看日出時的梯田,更加燦爛哦.住宿條件不用擔心,像平安酒店(對,就是前面提到的那家),除了獨立衛生間,24小時熱水,有空調和彩色電視以外,還可以寬帶上網呢,價格也還好,淡季100元/天,五一期間則要300元/天.
其他:
1,天氣:桂林的雨來得快去得快,而且毫無征兆,像“風是雨的頭”這類話是完全不適用的.有一次,我走在去吃米粉的路上,好好的,就下起雨來,我正猶豫著要不要打傘(因為桂林樹木叢生,枝葉繁茂,經常是聽到“嘩----”的一片下雨聲,可身上卻沒有什麼雨點落下),雨又停了,前後不過2分鐘.當然也有暴雨的時候,所以出門時一定要記得帶傘,隨時隨地都會下的.
2,花費:奉勸大家還是避開“黃金周”吧,我們在陽朔住的三星級都沒有的酒店居然1天要320元,還是托了人的,門市價400多.而平時60元就能拿下.就這樣,據說還有幾千的游客沒有地方住,都動員學校安排住宿了.桂林旅游區的門票也都比較貴,基本在50,60元左右,不過如果在7:00之前進像鼻山公園的話,就可以省下30元的門票了,記住,不要背旅行包哦.
3,”狗肉”:很多導游會告訴你,“狗肉”在桂林話裡是朋友的意思,並教唆你逢人必稱“狗肉”,大家也借此嬉笑一番.其實,“狗肉”的真實含義是指那些只可同享福,不可共患難的“朋友”,類似“狐朋狗友”“酒肉朋友”之類,所以,除了對游客(反正他們也蒙在鼓裡),對其他人就不要輕易這樣稱呼了.
4,其他中之其他:說說陽朔人的生意經,他們是宰人沒商量的,居然出現一條街上幾步之遙的兩個米粉店,一個賣2元2兩,另一個就賣3元2兩,你要為此責怪他,他連正眼都不帶看你的,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前面說道的糟米粉,也是在這家吃到的,可不可氣?所以買什麼東西的時候一定要事先問好.跟陽朔人侃價基本是徒勞的,可不坎會被宰的更狠,而且對外地人和本地人“一視同仁”,所以陽朔人即使在桂林人那裡也是沒有什麼口碑的. 更令人咋舌的是,整個陽朔縣居然沒有一個酒店會給你開發票,真是無法無天,難怪一個小小的縣城的農村信用社居然要熱烈慶祝存款突破4個億(不好意思,我在銀行工作),真是天高皇帝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