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
7:30坐上老松的車出發去碧塔海,沿路看見村莊和牧場上飄籠著薄霧,靜謐而安詳。
到碧塔海不過8點。連門票帶車票60元。坐車進入景區,看見植被的確不錯,只是還沒有透出完全的綠意。到了海子邊上下車步行,遠遠見到平靜的湖面和草地上漫放的牛馬了。
游人不少。大家魚貫地走到碼頭邊上。工作人員說湖裡的杜鵑花已經開了,招呼大家乘船進去,看看乘船還要30元。再回頭,來的路上游人已經是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的了。立即決定,還是盡早離開的好。
說實話,碧塔海人為氣息太濃,即便那些牛馬,感覺也像道具一般。今天天氣多雲,光線不好,還是走吧。
出來的時候大約9點半,想到今天香格裡拉的景點一定人滿為患,決定今晚就離開中甸,趕到虎跳峽鎮去。和老松商量中午12點前要趕回賓館辦理退房手續。接著就去天生橋。
老松的面子不行,我依然要付15元的門票才進景區。其實這裡也不過是一段班駁的石梁而已。當然這裡的溫泉號稱“天下第一湯”,遠遠地看見今天是一些孩子在泡溫泉呢。
山坡上開滿了杜鵑。我們想近前的時候,卻居然在林草叢中越走越深,居然看不到鮮花了。看看時間,只好順原路返回。
回到賓館11多鐘。辦理完手續,又去車站購買了今天下午末班回麗江的車票(中途下車的只能當時去買)。於是直接開往古城。
先去藏經堂。很有氣魄的建築。沒什麼游人。殿裡的圖片資料詳細介紹了紅二方面軍長征經過中甸以及中甸解放前後的歷史。很仔細地讀了一些,只是文字居然是毛筆手書,不能全認。關於紅二方面軍長征的歷史了解的不是很多,何以要從湘鄂繞行滇川以及一、二方面軍長征的時間差問題,似乎是和當時分裂中央的情事有關,回去需要查看些資料。
出門時,看門人要我補買門票10元。而後去旁邊的龜山公園,俯瞰了一下中甸縣城。出來的時候,老松開車到停車場等我,我則在中甸古城步行。這裡已經是完全商業化的步行街了。只是看到一間門楣上寫著“阿布老屋”的,才引起我的興趣,看了介紹,知道是建於明崇禎七年(1635年),距進今已經近400年了。只是門臉依然做著和旁邊店家沒有什麼不同的生意,寫著“阿布百歲銀坊”。
接著去老松家裡喝酥油茶。老松是尼西人,帶著老婆在中甸租了門臉准備做尼西火鍋的營生。三個孩子據說都不錯,大女兒在洛陽外國語學院,二女兒在中甸司法學校(?),兒子在讀高三,老松說准備考雲南大學。到他家裡,他拿出照片給我看。大女兒果然一身戎裝。只是兩口子都說不清背景的冰川是在哪裡了。
老松的太太拿個竹筒給我們打酥油茶。味道還真不習慣。粑粑不過就是發面餅啦,老松的二女兒建議我配著奶渣吃,有點酸,仍然沒有什麼很好的味道。用酥油茶拌一點青稞炒面,也不過如此。這也就算是藏民家訪了,賓館裡寫著有“藏民家訪 60元”的項目,當然那是還有歌舞的。
此後便去松贊林寺。老松一直把車開到寺後,告訴我說,從這裡往下走,不需要門票。
松贊林寺果然有些規模。藍天襯映著寺廟屋頂飾物,金碧輝煌。屋檐的風鈴,清脆悠遠。知道松贊林寺曾經在當年“宗教和民族政策受到極大破壞”的時候毀為廢墟,因此對於仍然到處存在的斷土殘垣也就並不感到疑惑。
寺廟裡依然是光線昏暗,燈影幢幢。各色導游在用不同的語言介紹著佛像和壁畫。去尋高僧摩頂贈珠當然是不可少的了。
出來在各個“康參”(僧團)走走。本想在龍巴康參(?)買一支平安鈴,而那裡的喇嘛卻說鈴鐺沒有進貨了。只好將門口的三支迎風鳴響的鈴鐺拍照了。
出來就去納帕海。天色有些陰沉了。我和老松商量不進草原。而是往山道上多開出去一些,俯瞰整個牧場。總的來說,景致還不錯。特別是道路旁有幾樹春花開得正好,從這裡望下去,泛出綠意的田野、黑頂白牆的農舍、安靜矗立的青稞架、凝重的白塔,配著遠方的雪山,構成了一幅寧靜優美的圖畫。
借用老松的帽子,以此為背景,很照了幾張相後。我們便趕往汽車站。當然,路過“飛馬拾銀”的雕塑的時候,也是要留影的。
4點15到客運站。正好4:20有一班車發往麗江,到調度室改簽了車票,直接又上路了。如果來得及,今晚應該直接到中虎跳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