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5-7Frankriel / Wudaokou
Sculpting in Time / Speakeasy Café
[江南烏鎮] / 北京烏鎮
離開北京 / 晨色江南 / 路經上海 / 到達烏鎮
-----------------------------------------
北京-烏鎮の離開北京
列車裡飄著Michael Learns to Rock的《Take Me to Your Heart》
較之中文版《吻別》
MLTR少了一份哀怨 / 多了幾分深情 / 清新動聽
恰合了當下的我
從多少年的幾乎習慣性的凄美中 / 走到清新和明朗
Z21車廂中洋溢著快樂 / 大家都是去度假
軟座好 / 比臥鋪熱鬧
比硬座簡單干淨人不是多的到處都是
大家可以隨意的聊天
一個浙江的PPMM真能說 / 是我所在的那一片聊天中心 / Hehe
隨著葉麗儀的《上海灘》
列車啟動 / 一站直達大上海
浪奔浪流 / 江水永不休 / 淘盡了世間事 /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 ……
詞曲加上葉麗儀的演繹 / 完美到極致
旅程才啟 / 此曲已帶自己游走四方 / 思緒迅速切入旅途模式
窗外 / 次第後退的
是北京的夜色街頭
還在忙於加班的Linggle發信說我這是 / 尋清之旅
清 / 清新寧靜也 / 此去江南 / 正為此意
很是贊了一下Linggle
不過後來發現這家伙好像是個筆誤 / 她的本意是 / 尋情之旅
哈哈 / 也未嘗不是
列車堅定執著的前進著 / 毫不倦怠和喘息 / 目的就是上海
我的旅行也是 / 目的唯烏鎮是也
夜色中 / 長長列車穿行於春的綠色田野和山間
一瞬的燈火閃過眼前 / 又過了一座城市
轟 / 又與對面過來的列車擦肩呼嘯而過
我喜歡這旅途中的列車
節律的卡達聲 / 空間的迅速轉移中
思緒在旅途 / 不必刻意想什麼 / 而又如此的沉靜
北京-烏鎮の晨色江南
窗外 / 已然是江南了
凌晨四點半的車廂內 / 安靜著
列車的卡達聲 / 也使得窗外愈加靜謐來過江南 / 但只是路過
曾去海島舟山時路過杭州 / 但只在杭州的城中
甚至晚上去了趟西湖的印像就是夏日湖邊的晚風和杭州城的霓虹
倒是火車沒到杭州時的凌晨
窗外淡淡青色晨靄中次第的河流水塘 / 橫在河中塘邊的烏篷小船
合了那月落烏啼 / 江楓漁火
還有濤聲依舊的歌聲
以及靜謐空靈的 / 野渡無人舟自橫
是真切切的江南
東方天際些許亮了
淡淡青色晨靄中 / 一個個江南村莊靜靜在小河邊
又亮了些 / 視野開闊起來 / 晨色天底樹
第一次來江南的時候
總感覺江南沒有高樹
在北方 / 村莊總被郁郁蔥蔥的高大的白楊梧桐槐樹等族擁著
現在才發現 / 原來南方的房子都是二層或三層四層的
相比之下 / 樹矮了些 / 呵呵
不過這次發現南方的村莊不是太大
房子大都臨河而居 / 三三兩兩 / 甚是愜意
經過的城市 / 則沒有什麼新意
城市過後 / 水鄉河道中有了悠然緩慢靜靜前行的船只
黑色青色灰色的 / 裝載了很多的不知什麼東東
很沉 / 眼看著水漫過船幫
又到一座城市 / 街道上人多了起來 / 又是一個早上
北京-烏鎮の路經上海
上海到了 / 還好 / 人不是多的讓人犯暈
背著我的大旅行包穿行在上海的街頭地鐵
三號線城鐵不錯 / 是地上的 / 穿行在晨色上海
上海的建築較之北京的 / 又高又密 / 讓人看著有點累
不過 / 較之北京的 / 又大都漂亮
順暢干脆 / 顏色清麗
計劃中的上海是個中轉站
三號Subway的終點就是西南長途汽車站
趕到時8:00左右 / 9:45發車直接去烏鎮的車已經沒有票了
買了張去桐鄉的車票 / 12:10才發車
無所 / 反正也不是急匆匆
車站對面的餐館裡
要了一份上海小煎包 / 味道不錯
Yanbaobao說來上海早上最好吃的就是這種小煎包 / Hehe
時間尚早 / 應該看看上海去
但不能去外灘 / Yanbaobao說過她都沒舍得自己獨自去
現在雖然Baobao已不在身邊 / 我也不能自己獨自去
那就去外灘對面吧
上海的Cityway要比北京的好多了 / 干淨亮麗
不過 / 1號線上人多時 / 一樣的擁擠不堪
到了陸家嘴 / 在中國銀行大廈下鑽出
我喜歡建築 / 尤其喜歡高大的
時常看著北京的新樓蓋著蓋著就封頂了 / 沒勁
上海就比較爽 / 一水的高樓 / 而且旁邊沒有殺風景的住宅
尤其金茂大廈
一般中國的傳統建築設計脈絡與高層建築很難融合
金茂大廈則是傳統與現代 / 中學與西學結合的完美
它的存在就像貝多芬的音樂 / 人人欣賞 / 不容置疑
人很多 / 而且游客的組成和游覽天安門廣場的差不多
走過東方明珠電視塔
到了江邊 / 對面就是外灘 / 有些凌亂
黃浦江也正如其名
我想這時如果陰天有霧 / 感覺會更好些
老上海灘的故事 / 只能在想像中才存在
新上海灘的故事 / 我還沒有 / Hehe
曾經向往過上海
包括它的高大漂亮的建築 / 這一點我還真在夢中想到過
但沒想過要來上海工作和生活
去年Company要調我去上海 / 被我拒絕了 / 我還是喜歡北京
也來過幾次上海
大都匆匆而過 / 就像夢中一般
上海的印像也都是夢中的剪影而已
可能是因為當下的上海與我而言 / 還沒有太多故事
這次的後來 / 就是自烏鎮返回上海時 / 在八萬人體育場附件溜達了一下
上海清晰起來 / 街道沒有北京的寬闊
但整潔干脆亮麗 / 是我喜歡的
五號回到北京時 / 懷念起上海的街道來了 / Hehe
北京-烏鎮の到達烏鎮
車出了上海
奔馳在閔杭高速 / 旁邊的一位阿姨一眼就看出我是去烏鎮
十分高興的給我介紹起來 / 描繪著她曾經的烏鎮之旅
還有烏鎮的風土人情 / 特色小吃 / ……
可惜大概一半的發音我搞不太清 / Hehe
窗外依然是藍天白雲下廣闊的江南水鄉
看著心情舒暢 / 舒服的困意襲來 / 睡著了 / ......
醒來時 / 路邊的指路牌一個接一個
嘉興 / 蘇州 / 杭州 / …… / 人間天堂也
海寧 / 呵呵 / 這不是拜訪過我的Blog的那位兄台的地方嗎
到了桐鄉 / 汽車站沒什麼特別的
如今全國的新建車站除造型設計各不相同
一水的玻璃鋼板
看到車站 / 我想的是從北京一路到了這裡
還沒有轉換到另外一個空間
到了江南但還沒見到印像中的烏鎮式的水鄉 / 但願不會失望
上了自桐鄉到烏鎮的中巴
還在想這個問題 / 桐鄉市區幾乎和其他城市沒什麼兩樣
甚至到了烏鎮城區 / 除了建築的樓頂設計有點別樣風格
和任何一座小城沒什麼區別
富裕的江南已經翻新一遍
印像中的古老水鄉 / 已不是隨處即在
烏鎮之魅若真切切存在
那它就是烏色的珍珠般 / 鑲嵌在當下的江南
期待見到烏鎮 / 雖然已到它的旁邊
下了車 / 我到了烏鎮
--------------------------------------------
每個到烏鎮的人 / 都會有自己的故事
我也是
故事中有趣的 / 美麗的 / 悠然的 / 醉人的 / 豪爽的 / ……
還有烏鎮妹妹和烏鎮兄台 / ……
且待Tomorrow Blog Log
江南-烏鎮の烏鎮西街
江南-烏鎮の下午烏鎮
江南-烏鎮の烏鎮的夜
江南-烏鎮の醉在烏鎮
2006-5-10
Frankriel / Wudaokou
Sculpting in Time / Speakeasy Café
年華似水匆匆一瞥 / 多少歲月輕描淡寫
[江南烏鎮] / 烏鎮西街
烏鎮在那
到了烏鎮小城 / 這是我的第一個問題
順著小城大街溜達到一個諾大的停車場
中間大路望去 / 烏色的房子烏色的房頂白色的飛檐
正中間上書兩個烏色大字 / 烏鎮
Ft / 烏鎮原來是個公園了已經 / 該不會像個盆景吧
就像北京的頤和園 / 天壇一樣 / 所有的美麗只在園中
不是水鄉中鄉的概念
邊想邊溜達 / 到了門口
人多是肯定的 / 或站或坐或立或溜達
按照網上攻略介紹 / 這個時候不用急著買票進去
可以去西大街看看真正的林家鋪子和雙橋
不過 / 在門口照兩張相先 / 發形不好看 / 在巴士車上吹風的結果
出了停車場 / 門口有幾個三輪車
烏鎮攻略上說可以坐三輪前往 / 10元路費還兼導游
隨便問了一個 / 那位大哥說20元
我說10元 / 那大哥到是爽快 / OK
我說還要兼做導游奧 / OK Too
上車聊天先 / 問大哥貴姓
答曰姓鈕 / 呵呵 / 立時親切了不少
因為Ronger就姓鈕 / 而且老家就在離烏鎮不遠只有60裡路的湖州
永安橋畔的鈕氏狀元廳就是Ronger的老家所在
那裡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鈕福保的府邸
鈕福保1883年參加科考被擢為狀元 / 這一年中進士的還有曾國藩
鈕氏在春秋時定居於湖州花林
花林鈕氏 / 代有人才
可惜這位蹬車的大哥不太清楚也不知道鈕福保
不管他 / 反正姓鈕就親切
本來也曾計劃烏鎮之後去湖州看看 / Ronger春節時剛去多
後因要響應老媽的召喚回家幾天 / 計劃中就沒有去湖州了 / 心游一番
車行500米 / 轉入一座橋的右側
然後左拐 / 不經意間進了一個胡同
也不經意間切換了時空
這時 / 才真正到了江南烏鎮
胡同有些零亂 / 滋生著悠閑
看起來很深 / 但沒有多遠
酒香飄然而至 / 難道是傳說中的三白酒
三輪大哥樂呵呵的說 / 是也
看我也是愛酒之人 / 停車帶我進了一家庭院
哇塞 / 酒香愈濃處 / 一大片酒罐
在電視中見過這種場面
不過電視故事裡這些酒罐總會被打個稀巴爛
當然 / 似水年華中的鏡頭除外 / 黃磊兄弟和若英兄台不打架
酒家老板熱情的邀請進屋
自豪的介紹著三白酒的歷史和現在
酒乃白米 / 白面 / 白水成之 / 故有是名
品一下先 / 一杯下肚 / 熱辣辣自喉嚨至腹中 / 而唇齒留香
與品二鍋頭的感受一樣 / 感覺相異 / 且微甜在口 / 好酒
與老板約定 / 明天離開烏鎮時來買
復上車前行
在兩層古色木制房子中穿梭 / 兩位老人在路邊門口端著個碗看我
倒不是我有什麼特點 / 我是普通游客一個
可能在看我背的大包
一般人的包沒這麼大 / 他們想一定很沉
結論那是肯定的 / 鈕大哥幫我背了三分鐘就受不了了
問我如何背得動 / 我說習慣了
路兩邊的房子中不時傳來麻將聲聲
循門望去 / 一壺茶 / 一盒煙 / 一桌麻將四個人 / ……
有個小攤不錯 / 擺的全是手工做的小孩的紅鞋
繡著菊花梅花 / 甚是好看
拍下來鄉 / 小攤的主人樂呵呵的說一天足有99個人拍照
買的人卻很少很少
不好意思 / 我目前買了實在是沒什麼用處 / Hehe
一條狗串出來的地方
是個小店 / 哇 / 掛滿了傳說中的藍印花布
方巾提兜帽子衣服
上有龍鳳梅花 / 江南窈窕淑女 / ……
出了門來 / 鈕大哥著重介紹的是橫在胡同上方的兩道白牆
說是以前富貴人家的防火牆 / 為一景也 / 當照相之
我舉起相機 / 布店老板也過來指導說應該以何角度最佳
呵呵 / 大家性情中人也
我也好像明白了江南的這所有白色飛檐的用處
就是防火 / 因為房屋大都木制 / 有牆隔之
以防一家起火 / 殃及鄰居 / 有道理
前行 / 鈕大哥介紹應順一小台階登一橋遠望
順其指導登橋 / 原來剛才的胡同右側的房子全臨河而居
河挺開闊 / 還有幾首大船穿行
岸邊居然有高速公路有的那樣的指路牌 / Hehe
我這北方人少見多怪了
扶欄遠眺 / 視野開闊處 / 應該是原本的江南水鄉
沒有華麗 / 但是很生活
臨河的一個房子台階上 / 一位阿婆正點爐子
下一處鈕大哥重點推介的去處就是胡同的盡頭 / 一座拱橋
是座石橋 / 多少年了他也不知道
已經風吹日曬模糊的獅子告訴人們應該有幾百年了
坐在橋上 / 一邊讓鈕大哥給我拍照 / 一邊和一位老大爺聊天
結果只聽懂一句 / 他姓胡
於是我問他知不知道紅頂商人胡雪岩 / 老大爺一臉茫然
胡雪岩可是19世紀末江浙一帶的風雲人物 / ......
不知道是因為聽不懂我的山東普通話呢 / 還是不知道胡雪岩這個人 / Hehe
我干脆自己座著聽風觀水 / 看橋上人來人往
鈕大哥也樂得連著給我拍照 / 很敬業的攝影師
後來的第二天 / 烏鎮兄台也在我座的那個地方留下靚影
清風佛面 / 吹起了她那秀美的黑發 / ……
往回走 / 並不是沒了滋味
反而用掉的時間比來的時候還多
蓋因一大院
鈕大哥的導游水平還是蠻高的 / 來回盡享滋味
一面高牆 / 有些破落 / 映襯著藍天白雲
鈕大哥說後面是個大戶人家
從門中的一個小縫看到一個是石板的上的雕花 / 能判斷出
前行向左再向左
好多房子是後來蓋起來的 / 否則應該是個標准的幾近幾出大宅院
一通道很長 / 是條穿越歷史的隧道
隧道那邊 / 庭院深處
是個別致亭樓 / 雕梁畫棟 / 紅漆木門 / 窗欞花格
雖破舊已經 / 但富貴曾經
仿佛看到當年來往賓客 / 樓上樓下喧鬧生活
樓的主人熱情的向我介紹著自己的庭院
院子的正門關著 / 還後蓋了兩間房子
電線橫跨空中 / 有的地方用木頭頂著支著
二層是秀樓 / 主人介紹說看那走廊都很窄 / 因為以前的小姐都是小腳
主人打開一層的窗戶 / 說那個插銷有久遠的歷史了
曾經的《橘子紅了》在這裡取過景
仔細看時 / 這裡有歷史 / 宗教 / 風俗 / 家族的興旺與衰落 / ……
述說著歷史的空間 / 唯藍天白雲悠悠依然
庭院的大門 / 高高的 / 雕刻多樣
高處正中間是兩條魚頂著三只戟
應該是魚躍三級的意思 / 表示升官騰達
兩邊則二龍騰空 / 三重飛檐上分別是佛 / 如意 / 第三個看不清楚
往下還有好多 / 鳳凰飛舞 / 青松竹林 / 達官貴人 / 神仙駕霧 / ……
好多地方看不清楚 / 低處的雕刻還人為敲掉了
眾神眾仙眾佛都著這裡了
反而映襯了這家主人的一些本性
好像是個附庸風雅的爆發大戶
其實沒什麼虔誠的宗教信仰 / 只是有了錢
把好東東一股腦堆到這裡了
包括木樓上的雕塑 / 一股腦的佛像 / 關公
門扇上的梅蘭竹菊 / 文字則是琴棋富貴吉祥雅靜
太多了反而亂了
倒是牆角的青苔 / 安靜靜的 / 看著百年庭院的起起落落
搬了個竹椅 / 分別坐在庭院的各個方位照相
我是個照相狂 / 鈕大哥被我感染 / 呵呵 / 對著我拍個不停
結果一會相機快滿了
坐在斑駁紅漆的閣樓下的青石門台上 / 拿出Note Book下載照片
留下了幾張古色庭院中我的鼓搗PC的照片
那當年富貴主人
應沒曾想多年後的我會在這裡悠然鼓搗21世紀的東東
出了庭院 / 順胡同而行
突然到了一熱鬧處
有小橋流水樓閣 / 社戲高台廟堂 / 商鋪林立 / 還有矛盾故居
呵呵 / 到了另外一個好玩的地方嘍
傳說中烏鎮那條河的西端http://www.blogcn.com/u/23/24/frankriel/index.html

(江南烏鎮-方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