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動物的天堂,主要原因是因為藏族人不殺野生動物,我們的司機每次當麻雀在車前飛過都會剎車,這讓我們漢族人汗顏,這裡聊一聊我在西藏看到的動物:1。犛牛:幾乎是西藏的像征,“Yak"是西藏人對它的稱呼。有趣的是犛牛海拔越高體型越大,好像是海拔作對似的。我們在拉薩看到的犛牛很小,讓我們失望,到了阿裡,犛牛就是威風凜凜,令人生畏。家犛牛是可以半野生生活的,我們有時看到野外山上一頭孤零零的犛牛,藏族人告訴我們那是家養的,從五月份就放他們出去自己生活,晚上也不回來,到十月份犛牛就自己回主人家來,交配。野犛牛除了體形比家犛牛大,其他沒有區別,我們應該是沒有看到野犛牛,這是在西藏的遺憾。
2。扁牛:應該是牛字旁的扁,不過沒找到這個字。這個牛相反,海拔越低,體型越大。我們到珠穆拉瑪山的腳下看到了一只可愛的小牛,我們向主人稱贊,結果主人告訴我們這是大牛,因為海拔高,這裡的扁牛長大了就是這樣。可它看來比驢還小。海拔的力量真讓人吃驚。
3。騾牛:如果我沒記錯,西藏人叫它“作”。它是犛牛和扁牛的雜交品種,不能生育。但大概是將生育的能量轉化的緣故,力氣大,體形也不小,所以它甚至比犛牛還貴。藏族人用它來耕地。
4。驢:和內地的區別不大,但在高海拔地區很少看到,大概不能適應吧。
5。藏野驢:看到了兩次,一次是在青藏線上,接近昆侖山口的地方,有一群,大約七八只,附近就是藏族的羊群,離公路也不遠,大約500米,大概知道藏族不殺生,所以就悠閑地在吃草。還有一次是在從日喀則到阿裡去的南線,一只,看到汽車就躲開去了,跑得飛快,可謂是絕塵而去。
6。羊:西藏的羊是最多的,奇怪的是絕大多數羊只有白和黑兩種顏色,偶爾有棕或黃色的。
7。藏羚羊:我們看到了幾次,體態非常優美,有些怕人。我第一次以為是鹿。一般至少是兩只在一起。偶而有單獨的。
8。林麝:很少有人看到的,我是在拉薩邊上一個很少人去的尼姑廟雄色寺邊上的山上看到的,叫聲像牛,比羊大些,皮毛是鮮艷的棕黃色,也許還帶斑點。
9。鼠兔:是個很好玩的小動物,比一般老鼠略大,但卻沒尾巴,有一個兔子耳朵一半長的大耳朵。在拉薩邊上很多。挺可愛的。
7。老鼠:和內地的小老鼠差不多,在海拔高的草原也能生存。
8。野兔:很多,也挺可愛的,胖胖的,跑得沒有我們想像的快,大概也是氧氣不夠吧。
7。旱獺:最不怕人也最多見的就是旱獺。旱獺很肥,簡直就是橫裡長,草原上到處是它們挖的地洞,它們也不怕人,特別當它在自己洞口時。我們可以接近到只有三四米遠。有一次在阿裡,我近距離看到一只,它表情宛若國王,其肥胖的體型也增加了它的威嚴,看著我,讓我忍俊不能。
8。狐狸:拖著尾巴,跑起來好像也是怕人。不過不多見,我就見過一次,我們有一個同伴在轉阿裡神山的時候看到五個狐狸排隊近距離看著他,把他給嚇得汗毛直豎。
9。狗:西藏的狗挺多的,不過著名的藏獒我們卻沒看到,據說是在河曲,但我卻不知道河曲在哪裡。問人人家也不知道,有知道的麻煩告訴我。西藏的狗大約也是半野生的,我在轉神山的時候也見一條沒有主人的狗孤零零地在神山上覓食,西藏人也習慣將病死或其他非正常死亡的羊給狗吃。有些狗挺凶的,不過大多數不是這樣,甚至是怕人,特別是野狗。
10。烏鴉:不幸的是洗澡的烏鴉遠比老鷹多。到處都是,有人的地方更多。
11。老鷹:很漂亮威武,不過並不多,讓我詫異,因為西藏旱獺和老鼠很多,應該可以養活很多老鷹的,也許是旱獺和老鼠挖洞技術太好吧。
11。白頭鷹:比一般老鷹要大,也許是雕,這是我取的名字,因為它確實是和美國國鳥長差不多,很少見,非常漂亮。我們只見過兩次,一次是在山頂上,它在吃兔子,看到我們的車就抓了兔子跑了。
12。野雞:其實我也不知道學名是什麼,在河邊或山上的灌木叢中,不好看,不過看起來挺好吃的。似乎跑得也不快,於是我們就下去抓,發現我們跑得更慢,才知道高原的厲害。其實我們一追起來它也能飛個好幾米的。
13。黃鴨:非常漂亮,而且叫聲也好聽。一般在水邊生活,而且永遠是成雙入對的,在西藏是愛情的化身。和鴨子體型差不多,但是黃白相間的顏色。
15。黑頸鶴:在阿裡的湖邊我們看到了幾只。
16。湟魚和馬魚:在班公錯裡很多,湟魚大,大約能有一兩斤重。馬魚小,幾兩。由於海拔高,水清,所以據說是三年長一斤肉。和青海湖的湟魚味道不一樣,據說區別是班公錯是淡水的,而青海湖的是鹹水的。據說味道不如青海湖的,但實際是青海湖的湟魚由於濫捕已經不讓吃了,所以就無法評價了。
我相信其他網友有看到比我更多的動物,希望大家一起來補充,我很喜歡動物,在西藏各種動物給我們漫長的車程提供了很多樂趣,也希望我們的內地對動物也能和藏族一樣熱愛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