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麗江游記

作者: hanffer

導讀麗江游記 都說麗江是最適合度蜜月的地方,我們終於在這個“煙花三月”成行了。我們做了一些功課,搜了不少游記,發現無所事事才是在麗江最大的事,想必偷得浮生半日閑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成為奢侈。於是決定先到麗江住下,再安排去其他地方的行程。成行之前去澳門買了數碼相機(還特意配了一張1G的卡,對愛照相的人來說絕對必要)。 4月16日:珠海——花都,為 ...

麗江游記

都說麗江是最適合度蜜月的地方,我們終於在這個“煙花三月”成行了。我們做了一些功課,搜了不少游記,發現無所事事才是在麗江最大的事,想必偷得浮生半日閑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成為奢侈。於是決定先到麗江住下,再安排去其他地方的行程。成行之前去澳門買了數碼相機(還特意配了一張1G的卡,對愛照相的人來說絕對必要)。

4月16日:珠海——花都,為了趕第二天一早的飛機。到花都才發現沒帶墨鏡,臨時去買。

4月17日:坐飛機經昆明到麗江。提前半個月訂好了往返機票,可以拿到4.5折。所以訂機票要趁早呀!

下飛機坐上機場巴士,半個小時左右到了麗江新城,再打的到古城。一下的士就有個小姑娘走過來問我們要不要住客棧,就在四方街附近。我們抱著姑且看看的念頭跟著她到了一間客棧(60元標間、名字不記得了),果真離四方街很近,可是房間的條件實在看不過眼。她又帶著我們來到另一家叫做“四方客棧”的(80元標間),還算差強人意。我們挑了一間二樓的,先安頓下來,明天再換吧。飢腸轆轆,決定去網上口碑甚好的像山市場“腊排骨”大快朵頤一番。小姑娘告訴我們出古城大水車向左走,搭8路車就到了,每人5角。

8路車果然很方便,像山市場門口下往裡走,看到好幾家腊排骨店,卻記不清網友提到的那家店的名字。由於已經過了午飯的時間,每一家都是門庭冷落,所以很是躊躇了一番,只得選了家店面最大的。很快端上來一大鍋,上面是排骨、下面是芹菜和西紅柿。不用調料,味道好極了!50元一大鍋能把兩個人撐壞,想試試其他小菜(3元一碟)已是有心無力了。喝茶時很是驚喜,還問老板多要了些茶葉,小心地用紙巾包好。出門時鄭重地記下了店家的名字——“鈺潔小吃”。

飯後牽著手逛市場,收獲了一個大西瓜、幾根水靈靈的黃瓜,都比珠海既便宜又好吃。後來在麗江的日子裡,只要有時間我們都來買新鮮的瓜果。

回到麗江古城,下午的陽光透過木雕窗花照在床上,暖暖地、很愜意。想小睡一會兒,才發現這裡離四方街真的太近了,吵得厲害。打定主意明天換家客棧。網上說沿黃山上段走有許多小旅館可以看到古城全景,於是邊走邊看,一直走到了獅子山萬古樓的門口,被高額的門票嚇了回去。走到近旁一家客棧“望古樓茶飯莊”,門上寫著“我家二樓可以同時看到玉龍雪山和古城全景”。上了樓,一下子豁然開朗起來,青灰色的重檐疊頂、掩映其中的綠柳蔭蔭、隱約可見的四方街廣場,古城全貌盡收眼底。二樓客房有道長廊,布置了電腦、棋盤和靠窗的茶幾、竹椅。最妙的是坐在竹椅上可以看到對面的玉龍雪山。就是它了!我們興奮莫名,趕緊問老板娘有沒有空房。巧得很,有一間明天就退房。我們看了房間付了訂金,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夜色降臨,一陣陣寒意襲人。加了衣服(這裡的確晝夜溫差大)、穿過四方街,來到櫻花屋。小橋流水兩岸盡是人流熙攘、歌聲旖旎,窄窄的、石頭鋪就的老街被酒家紅紅的燈籠點綴得嫵媚異常。我們找了個靠河邊的木桌坐下,小試了一下:披薩味道一般,酒水之類也不便宜,不過考慮到這裡的美景也就值了。兩岸對歌此起彼伏、甚是熱鬧。很多經過的路人也為之駐足,加入了對歌的隊伍。不時有酒家請來身著民族服裝的納西族(還是摩梭族)女孩引吭高歌、推波助瀾。實在佩服她們每晚這樣唱,歌喉仍然如此嘹亮。拿起相機錄了一段,可惜不能把當時的情致描繪十分之一。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是良辰美景、歷歷在目。

回到客棧,越發覺得換個地方住是明智之舉。因為窗邊飄進來的歌聲直到深夜仍不絕於耳。不過旅途的倦意終於襲來,沉入夢鄉。

4月18日:呆在古城。

臨近中午退了房,直奔“望古樓茶飯莊”,退出來的那間房打開窗戶就能看到古城全景,真是驚喜!住的問題解決了,吃的問題就來了。客棧可以點菜吃,不過價高得厲害。老板說七星街有很多吃東西的地方,出了古城大水車左轉就能到。走到才發現:諾大一條七星街吃飯的地方少得可憐,難道錯了?不甘心地繼續走,終於走到一個“XX商貿城”的門口(原諒我糟糕的急性,去了問當地人就知道了),望進去有不少食店和大排檔。大排檔食客雖多,吃的無非兩樣東西:燒烤、砂鍋。我都沒興趣。來回走了三趟,進了一家人比較多的“華都美食城”(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當時很疑惑何以一家小小的食店竟然冠以“美食城”的稱號)。吃下來發現了它的好處:價格低(兩個人十幾元搞定)、味道好(大部分菜式是川味,強烈推薦魚香茄子)、分量足。難怪早已過了吃飯時間,仍然客流不斷。於是我們把它列為麗江美食之首選。

我們之前一直猶豫要不要去香格裡拉、看梅裡雪山,因為這間客棧實在很好,去了回來不知能不能住上,如果住不上我們就哪兒也不去了。向老板娘提起幫我們留房,卻得知了一個 “不幸”的消息——我們只能住到19號,20號以後都被人預訂了,即使我們提出加錢也不行。隔壁倒是從23號開始就沒人訂,可以留給我們。看了看隔壁房間,條件不差,只是沒有推開窗戶的驚喜,心想反正走出房間就可以看到古城全景,只得選它。從老板娘不為加錢所動這一點看來,我們是不必擔心23號以後沒房住了。於是我們只能20號出發、23號(或以後)回來。來之前想當然地以為離五一還早,沒有提前訂房,所以訂房要趁早,此言不虛!

時間太緊,我們來不及找人一同包車,也因為擔心車況不好。古城裡有不少自由公社、戶外俱樂部之類的小店。比較了一下,價格、線路基本一致。選了店員看起來比較忠厚,不會亂打保票的“馬鍋頭俱樂部”,決定明天來簽合同。

4月19日:

因為事前比較了價錢,壓根沒動還價的腦筋,中午就去簽了旅游合同,每人750元,不包餐費(具體行程此處略)。事後和同行的團友交流,才發現原來是可以還價的。

古城的東西極貴又難吃, 我們吃飯沒什麼規律。每天出門下山的時候常買一位老婆婆的煮玉米邊走邊啃。我們以常客自居,3元錢2個,吃得津津有味。不誇張地說,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玉米,清甜無比。

網友提到過的批發旅游紀念品的店,我們沒怎麼費周折就找到了。具體位置就在“四方客棧”附近,沒有招牌、店面很小,一個老頭坐鎮。我們一下午的時間幾乎都泡在那裡了,東西又多又便宜,挑得眼花繚亂,買了200多元各式各樣的小玩意。

買完東西出來,隨興所至,在古城裡轉悠起來。天色漸暗、游人稀少,古城小巷顯得格外靜謐。路過一家小店,店裡播著東巴音樂,昏暗的燈光下有人在耐心地作畫(其實是寫東巴像形文字),兩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在一旁看著。看到店裡掛了些手繪東巴文的文化衫,我們來了興致。選了字,討價還價之後,以40元拿下兩件。正面是兩個牽手的小人兒(東巴語相親相愛的意思),背面是一條金魚(東巴語吉祥如意的意思,這一點倒和我們漢族一樣)。

從小店出來,我們經過了白馬龍潭、三眼井(也就是上、中、下三池分別飲用、洗菜、洗衣),當地人果真一直保持著古老的傳統,無怪乎古城的水清可見底了。眼看著走出了古城,穿過柏油馬路,有幾家小食店。我們進了第一家,因為看來比較干淨。本來不抱希望,結果吃到了我所吃過最好吃的清炒小瓜(也叫瓠子),西紅柿炒雞蛋也很不錯(蛋相撲鼻,不似平時吃到的雞蛋,只有口感、沒有味道)。他家的泡菜也很不錯(免費的),結帳下來16元。於是我們又有了一個吃飯的好地方。旁邊就是超市,買了些巧克力、糖果一類,去香格裡拉的時候吃。

4月20日:

麗江——上虎跳——碧塔海——香格裡拉縣城

寄存了一部分行李,早早來到四方街上“馬鍋頭俱樂部”門口等。一對年輕人也在一旁等,聽口音來自武漢。於是上前打招呼,認老鄉。他們也是新婚旅行的,之前從西雙版納、大理一路到了麗江。走出古城門口上了輛金杯海獅面包車,加上導游、司機,一行11人。開出麗江城的路上,司機建議我們買氧氣罩、租羽絨服,以備不時之需。我和LG去過九寨黃龍,沒見有什麼高原反應,也帶了厚衣服,於是他們砍價,我們落得清閑。LG突然興奮異常地指著我身後:玉龍雪山!連忙拍照。沒有雲霧繚繞,雪山一展嬌容。頂上皚皚白雪終年不化,麗江古城卻是四季如春,真是讓人不由感嘆造化神奇。

麗江開往虎跳峽的路上,停了若干次車給我們拍照,景致平平,倒是路邊新摘的草莓讓大家歡欣不已,買了一堆狂吃。臨近正午,到達虎跳峽。事先已經被告知因為香格裡拉村民阻攔麗江的旅游車,必須改乘他們的車才能到中虎跳,因此只有上虎跳,。

進門之後,還要走一段長長的沿山開鑿的棧道。一路上不時有人用高音喇叭提醒“靠裡走”,據說不久前有游客照相時不幸被落石砸到而“犧牲”。我們只得乖乖地靠裡走。頭頂烈日、一路沒什麼風景,還要提心吊膽,這一路走得特別辛苦。導游說的來回2.6公裡,怕不是直線距離吧?就在又疲又累時,聽到了水聲,終於到了中虎跳!觀景台已經密密麻麻站了好多人等著照相。只能見縫插針,拍出來的效果不甚理想。不過聽聽雄獅怒吼般的水聲,看看雪花般飛濺的水花,也不枉我們辛苦走來這一趟了。江對面也有游人,走的是自上而下的木棧道,原來上虎跳是麗江和香格裡拉共有的景區,各自開發的結果造成了這臨江對峙的局面。回時的路輕松了不少,只是依然要小心落石。出了景區大門,才算安了心。

午餐是導游帶到路邊的一家食店解決的,團費是不包餐費的,又不可能自己去找吃的,只有硬著頭皮被宰了。只敢點素菜,加上一點泡菜(幾經催促老板才肯端出來),多少錢記不清了,只覺得虧大了。今後幾天恐怕都是這樣,抱怨也無濟於事。

下午一路到了香格裡拉縣城(迪慶/中甸州府所在地)外的碧塔海。這裡的海拔有3000多米,太陽冷冷的,加上寒風陣陣,和中午的酷熱反差太大,趕緊加了衣服。景點門口要收每人30元的電動游覽車票。我們群起而攻之:太黑了!再一看介紹,原來從門口到碧塔海還有8公裡之遙,只得買票上車。下了車,還要走木棧道。一路上可以看見馬兒悠閑地吃草,可惜草還是黃黃的,我們期盼的綠草茵茵、野花爛漫要到六月份才見得到。更不要說杜鵑滿山和熊掌撈魚的奇景了!遺憾!棧道的盡頭搭了一處小平台,面對著碧藍碧藍的湖水。落日的余暉灑在湖面上,熠熠的光、靜靜的水、寂寥的山把人都沉靜下來了。如果天氣暖和,泛舟湖上想必絕佳。發了會兒呆,冷得厲害,就往回走了。

到香格裡拉縣城已經天黑了,本來還有藏民家訪的項目(自費),我們沒興趣,徑直去吃飯。司機帶我們去了一家吃黃燜雞的地方。一大鍋燜好的雞端上來,香氣撲鼻!嘗一塊,PERFECT!顧不得斯文,大吃起來!當然要配上店家自制的泡菜和糖蒜,酸脆爽口,不會太油膩。雞吃得差不多了,再燙一些蔬菜,有幾種叫不出名字但極好吃。主食是剛烙好的餅,金黃酥軟,又有嚼頭,被我們消滅掉不少。這一頓比起午飯簡直是天壤之別,而且價格實惠。高原腹地竟有這麼好的吃食,實在出乎我們的意料。

回賓館的路上,司機和導游都一再叮囑我們不要洗澡,免得加重高原反應。主要是賓館的熱水小得可憐,我們想洗也只得作罷。

4月21日:松贊林寺——奔子欄——白馬雪山——德欽飛來寺

松贊林寺是雲南藏區最大的一座藏廟。依山而建,有幾分布達拉宮的氣勢。藏民對佛教發自內心的無比虔誠不是我們這些走馬觀花的游客所能理解的。他們堅定而持久的信仰是注入了血液中,不能改變的。面對他們,我們惟有把自己放得很低、向上仰望。

在奔子欄吃過午飯之後繼續趕路。雲南的山路是出了名的彎急坡陡,我們算是領教了。窄窄的山路旁邊就是萬丈深淵,睡覺是對付身體不適和精神緊張最好的辦法。上雪山的路更是無以復加的顛簸不平,每一根神經都被抖得厲害。透過車窗不時可以看到雪山,在陽光下白得刺眼。終於到了白馬雪山,飄起了雪花。中午熱得穿短袖(奔子欄是中甸海拔最低的地方),現在就得穿上羽絨服了。我用披肩把臉蒙得只剩一雙眼睛(建議女生買件披肩,熱了扎在腰上,冷了披在肩上。。。。。。。變化多端,照相也漂亮),全副武裝才下了車。

眼前只見白茫茫的一片,置身雪山的腹地,終年不化的冰雪包圍著我們。南方人歡呼雀躍,北方人不以為然。留了幾張影,匆匆上了車。我們算是幸運,如果遇上天氣不好、汽車過不了的話,不單只下面的行程泡了湯,我們還要下來推車。

依然是顛簸不平、彎急坡陡的山路,依然望得到綿延起伏的雪山,大家已經沒有了初見雪山時的興奮,在昏昏欲睡中到了德欽縣城。大山中間的平坦地帶修建著密密麻麻的房子,居然有人在這裡生活。我們剛剛經歷的艱難行程對這裡的人們來說是輕松平常的吧。出了德欽縣城沒多久就到了飛來寺,看梅裡雪山的最佳位置。

下了車就見到了一排旅館飯店,面對著梅裡雪山。我們住的“梅裡山莊”普間,不帶洗手間,很是不便。網上大名鼎鼎的“梅裡往事”就在旁邊,布置得頗有情調,還可以上網。據說它有一間看風景極佳的蜜月大房,我們艷羨已久。過去一問,早已被人訂了,遺憾!

吃飯、洗漱、早早休息,只為了明早一睹日照金山。

4月22日:

飛來寺——明永冰川——奔子欄

日照金山是整個行程的精華之所在。據說有許多人苦苦守候多日而始終無緣一見,正所謂可遇而不可求也。我們趕上了晴天,機會頗大。

六點鐘起了床,旅館外已經站了不少人。我們站好位置,屏氣凝神,靜靜等待。天已經亮了,沒有雲遮霧罩,雪山清晰地展現眼前。幾分鐘之後,最高的峰尖上微微透紅,太陽馬上就要出來了!紅暈慢慢擴散到其他的峰尖上,卡瓦博格峰漸漸亮了起來,閃著光芒,不再是剛才純淨的白色。陽光這才開始施展它神奇的法力,把整個山峰染成了輝煌無比的金色!視野所及的山峰都披上了金縷衣,連成一片,蔚為壯觀!半山漂浮著一片雲,純淨而潔白,仿佛一條白色的絲帶,綴在金縷衣上,平添可愛。周圍不停地有閃光燈在閃。只是再好的相機、再美的文字,要記錄如此美景也顯得相形見絀了。我們於是只用眼睛慢慢享受。。。。。。。七點鐘左右,雲霧像面紗一樣把雪山重新罩得神秘而婀娜。我們滿足地散去了,幾天來的辛苦被美景融化了,只留下美好的回憶。

早飯過後去明永冰川,雨崩不在行程之列。路難走是意料之中的了,走到一半竟然遇上了塌方。於是推石機在前面開路,其他車輛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面。導游建議我們騎馬上去(每人85元),起初有被騙的感覺,後來才發覺是明智之舉。眾人依次上馬,我有些怕,心裡打起了退堂鼓。馬兒姍姍來遲,馬夫看上去四五十歲、飽經風霜的樣子,我才稍稍放了心。跨上馬,晃了幾下,坐正了,擺出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一路上溪流潺潺而過,無名野花怒放,鳥兒婉轉啼鳴,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射下來,光影斑駁。我的心情輕快地幾乎要唱歌起來。也有人選擇徒步上山的,可是時常要擔心踩到馬的排泄物或是給馬讓路,想來沒有我們這樣的閑情逸致吧。如果沒有設置騎馬上山的項目,其實徒步是不錯的。一個小時之後,下了馬。下面的路就要走棧道了。

棧道比我們預想的長許多,或許美麗的風景都是要歷經艱辛才能看到吧。終於,到了。這就是美不勝收的明永冰川嗎?兩道白裡透著黑的冰瀑從山頂垂下,山腳分明只看見巨大的青灰色的“岩石”,再仔細看,才看出來是灰塵凝固在冰川中。據導游說早幾年的冰川聖潔而美麗,這幾年的開發已經把冰川破壞得慘不忍睹。

騎馬下山,幾處特別陡的坡不免讓人緊張。快到山腳,我竟有些不舍了。騎馬漫步山林於我是第一次,美妙的感受衝淡了明永冰川帶來的失望。有機會一定要騎馬馳騁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

從明永冰川原路返回,經過白馬雪山到了奔子欄。司機告訴我們剎車片磨壞了,晚上就能修好。一行人慶幸不已。行程已經過了大半,大家都輕松了許多。點了一桌菜、買了西瓜,大吃了一頓。

4月23日:

奔子欄——香格裡拉縣——麗江

今天的景點不多,我們已經開始懷念舒適可愛的麗江城了。上午經過香格裡拉縣城,去看了最大的轉經筒、藏獒飼養場,同行還有人買了藏刀。

終於走完了山路,到了大概上虎跳附近的地方,停車吃飯。司機說打方向時輕飄飄的,檢查發現是方向杆斷了。大家唏噓不已:幸虧司機經驗老到、技術了得,更幸運的如果方向杆哪怕早幾分鐘也就是走山路的時候斷掉,全車人恐怕已經掉下山崖了。

這件事還有下文。五一回到珠海,新聞報道香格裡拉發生車禍,同行的夫妻倆當時留了司機的名片,證實當事司機正是我們的司機,想必是車況不好就又出車才釀成了慘劇。我們除了後怕,更多的是感激,感激上天的眷顧。如此的幸運豈是人力可為?

於是一邊吃飯,一邊等人修車。余下的行程,我們只想著安全回到麗江。經過長江第一灣,沒看出所以然。後來看了圖片才知道不對,真正的第一灣要徒步走才看得到。又經過拉市海,景色平平,無非是要人騎馬、劃船,不去也罷。下午三點多鐘終於回到了麗江,大家交換了電話和郵箱。我們還帶著武漢的夫妻倆去了批發紀念品的地方,就此告別。

回到客棧,感覺舒適而輕松。老板的小兒子很是聰明伶俐,打起了我們買回來的煮玉米的主意,旁敲側擊地說:這裡的苞谷很甜的。奈何我們還指望著玉米做晚飯呢,只好裝傻充愣。

躺下來,細細回想四天的行程,最大的感觸除了慶幸還是慶幸,慶幸我們手牽手“生死與共”,慶幸我們平安、健康的在一起,慶幸我們雖有遺憾,但還是看到了日照金山,這些都將成為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圍城》上說,先結婚後蜜月應該改為先蜜月後結婚才對,因為艱辛的旅途中人最真實的一面會暴露無遺。如果這一點小小的考驗都經受不了,還談何“與子偕老”?所以圍城外的人們,不妨和心愛的人牽手去旅行吧,定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4月24日——28日

這幾天古城的人越發多起來了。我們過起了自參加工作以來最逍遙的日子。每天睡到自然醒,時間早、人還沒多起來的話,就在古城裡轉。我們特意買了布鞋,地圖上的小街小巷、角角落落都被我們轉了個遍。方向感不好的人很容易迷路,比如我。明明走過一遍的小巷,偏要再走一遍發現錯了才罷休。後來索性不動腦筋、不發表意見,由LG把方向。古城真的是處處有景致、處處有驚喜:雕刻精美的窗戶、探出牆頭的鮮花、別有韻味的對聯、歷久彌新的石橋、翠綠欲滴的垂柳、清澈見底的水流。。。。。。特別是閑適淡然生活其中的人們,難怪有人流連忘返、決意終老於此。

有時起得晚,望到四方街裡已經是人頭攢動了,我們便索性呆在客棧裡,泡上茶、翻翻雜志、吃點瓜子、上會兒網、下會兒棋,聽著悠揚的音樂,當然還可以望望窗外的雪山和古城。時間就這樣被我們奢侈地打發著。。。。。。(GENTLY KILL TIME)一日三餐改成了兩餐、甚至一餐,經常光顧的無非是前面提到的兩家小店加上從像山市場買回的水果,漸漸懷念起珠海的餐館了。可是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又豈是口腹之欲所能取代的呢?

值得記上一筆的還有客棧的老板。他是雲南昭通人,額頭生得很高,頗有文人氣質。客棧的菜單都是他用毛筆寫的,陳設布置想必也出自他的構思。他大學畢業當老師,後來辭職來到麗江租下這家客棧。平時大部分時間端坐電腦旁,還建了個網站(www.ljamen.com),興致來時邀上三五好友旅行攝影,徜徉於山水之間,過著閑雲野鶴般的神仙日子。真是羨煞我們這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了!古城裡有不少和他一樣經營客棧酒吧的外地人,正是他們帶給了麗江平添了一道迷人的文化風景。

古城該逛的地方都逛了,我們便尋思著去一趟束河古鎮。本來說好等著武漢的夫妻倆聯系我們一起去,後來沒了下文,估計他們已經離開麗江了。27號下午四點多鐘,我們照網上說的路線,先出古城大水車門口左側搭11路公交(告訴司機到時叫下車),再步行大概半個小時就到了束河古鎮。也許是離雪山近的緣故,氣溫比古城低。我們觀察了一會兒,沒人查票,才大膽走了進去。

看了看游覽圖,估計束河也不大,就放心大膽地向前走。走了好一陣,看到的都是仿古一條街,還有好多地方正在大興土木。我特別注意到河道裡的水也是死氣沉沉、不流動的,更不要指望看到金魚游弋了。問了當地人才知道,原來是古鎮太小,於是緊鄰著修了這一片新街道,我們還沒到真正的束河古鎮呢。

重又燃起希望,可是走到古鎮,我們再一次失望了。街上不時有人牽馬或騎馬走過招攬生意,游客只得小心避開。臨水的民居都已改成了客棧或酒吧,裝修得非常漂亮,然而真正的民居卻破舊衰敗、無人修繕,小巷顯得髒兮兮的,施工更是把路上弄得塵土飛揚。如果買了門票進來,更有上當受騙的感覺,難怪有網友建議束河古鎮不去也罷。我們悻悻而歸,失望之余更替當地人難過:急功近利的旅游開發只會趕走真正喜歡古鎮的人。相形之下,麗江古城顯得尤其難能可貴。

28日是我們在麗江呆的最後一天,把最後的記憶留給古城的夜晚吧。我們不再新奇而興奮地聽著對歌,只是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走過,在燈紅柳綠的酒吧前留影,在歡聲笑語中告別麗江。

4月29日:

麗江——經大理——昆明

早早退房,打的直奔高快客運站。本以為早到,車上已經坐了不少人,連忙對號入座,卻發現位子被別人坐了,拿出票來,一樣的班次和座位號。找到售票處,原來對方的票是下一班的,好在還有空位可以安排。我們直接在售票處買,他們在古城代售點買,班次和座位號都是手寫的。強烈建議直接在客運站售票處訂票,而且盡量提前幾天訂(我們是23號訂的)。後來又出現了重票的情況,將近9點才出發。

原來以為全程高速,結果麗江到大理走山路,好在座位靠前。透過車窗望見大理古城依山而建,一派古風古韻,只可惜無緣一游了。出了大理上高速,因為還要走5個小時之久,只有昏昏欲睡。到了昆明市郊,因為修路,貨車、客車、摩托車、馬車、行人全走到一條路上了,堵得一蹋糊塗。我們的耐性一點點被消磨,快要忍無可忍之時,大巴終於衝出重圍,駛進市區。

拓東體育館下車,打的到高新區的一家賓館放下行李。LG的大學同學為我們接風,在翠湖旁邊的“荷風軒”吃飯。沒想到昆明鬧市區裡還有翠湖這麼好的地方(建議住在翠湖邊上的政協賓館),餐館裝修得也頗有“留得殘荷聽雨聲”的韻味,不過做的菜就味道一般。吃完飯本來還想沿湖邊走走,可是下起大雨來,只得作罷。

4月30日:昆明印像

原本打算去一天石林,可是雨一直下得很大,我們只好改去市內的順義街花卉市場,順便買些普洱茶。我第一次見到像菜市場一樣賣花的地方,通常的花比如玫瑰、百合、康乃馨比在珠海見的品種、顏色多得多,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各式干花、絹花更讓人眼花繚亂。而且這裡花的包裝格外漂亮,簡直看得我腳都挪不動了,LG提醒我:前面還有大把呢。當然,這裡最大的優勢是便宜,6塊錢可以買到15支玫瑰(“藍色妖姬”比較貴,但據說是染色的)!我心旌蕩漾、愛不釋手,誰讓我好久沒有收到鮮花了呢?明知不好拿,還是打包了一箱。

就在順義街上的一家小店,我們吃了最便宜的過橋米線(好像是6元錢),分量足,味道倒不如武漢的桂林粉更合我意。下午就泡在茶葉店裡了。我們試了三種普洱、兩種綠茶、幾種茶點心,又來回比較了價錢、包裝。晚飯就在旁邊的一家小店解決了,8點多鐘才算大功告成、滿載而歸。

5月1日:

昆明——廣州——珠海

昨天還是陰雨連綿,今天就艷陽高照,又穿起了短袖。到了機場,明明一大堆乘客等著辦票、好幾個地勤小姐閑著沒事,一長排的櫃台卻只開了2 個,其中1個還壞了打印機。她們穿的制服倒是光鮮亮麗,辦事效率卻低得可憐。這種服務素質實在配不上旅游城市的稱號,好在今天就要離開。

雖然在昆明只呆了一天,也想說說對它的印像。之前的想像因為“春城”而頗為美好,實際情況卻令人失望。並不算大的城市,交通狀況只能用糟糕來形容。最深刻的印像是堵車。可能是我們剛好趕上了高峰期吧,每次打的、幾乎每次路口都要等紅燈,有的出租車司機索性抽空看看報紙。你想得到的車都走在機動車道上,特別替騎自行車的人捏把汗。不下雨的時候天就是灰蒙蒙的,不知是因為市政建設揚起的灰塵使然還是空氣本身就污染嚴重。暗自慶幸生活在一個出行順暢、空氣清新、可以看到藍天的城市。

小提示:

1、古城的石板路高低不平,不要用拖箱,建議背大包。

2、多喝當地的水,多擦防曬霜(男生也要)、潤唇膏,墨鏡必不可少;晝夜溫差大,厚、薄衣物都要帶好。

3、古城的小吃貴且難吃,建議到新城找吃的。

4、機票、住宿都要提前訂好。

5、雨季(7、8月份)去香格裡拉容易遇上山路塌方、泥石流,也看不到日照金山,最好避開。

6、去白水台、雨崩需要包車,之前一定要確定車況良好。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