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和諧世界,從心開始4月13-16日,世界首次佛教大會在杭州和普陀山舉行。有幸在會議召開前兩天,又踏上了普陀山這片人間淨土。阿彌陀佛,已是第三次來到普陀。從內心裡來說,我對此地充滿了尊敬和感激。
第一次,還是上個世紀,1999年,那時自己還在工作、生活上徘徊,前途一片渺茫,心中也是茫然。幸好是陪女友上山,道教講究緣分,佛教更講機緣。也許這就是機緣,在普陀山的秀山麗水中,拜過了端莊慈祥的觀音,遙望臥佛洛迦山,我們由此走入了彼此攜手的世界。
後來,工作變動,生活也隨新世紀的到來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直對觀音心存感激,我相信在冥冥之中,在那次向她求了以後,她一直在保佑我,助我實現願望。兩年前,陪老人,攜家人(多謝觀音給了一個聰明漂亮的女兒),於春節來此祈福還願。
這次,一為還願,一為未來。時間緊張,只有一晚。高達33米的南海觀音像,因准備佛教大會而封場布置,未能近前。遠遠觀去,依然莊嚴。在“不肯去”觀音院裡給她上了香,又到紫竹禪院裡還了願。此處風景最美,遠處洛迦山安靜肅穆,近處濤聲陣陣,波濤拍岸,很有海天佛國的意味。
普濟、法雨、惠濟三個禪寺是一定要拜的。凌晨剛過,在普濟寺上了頭香,裡面各殿挨個拜過。規模宏大的普濟寺在夜幕下格外莊嚴。到法雨寺時,下起了雨。惠濟寺在最高峰,雨停而仙霧彌漫,到處白霧圍繞,恍如仙境。
惠濟禪寺是第一次到,上兩次未能前來,就格外虔誠地上了香。一路上見到無數虔誠的善男信女,不顧地面濕滑,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拜來,衣服已經濕透,甚為感人。
從惠濟下來,見旁邊的山坡上堆滿了巨大木料,問之,曰此地將建一新寺,專供高僧講法。
一路上到處可見佛教大會的布置,鮮花盛開,經幔低垂,旗幟飄揚。襯著安靜潔白的千步沙、白步沙,整個普陀籠罩在大會氣氛之中。
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的主題是"和諧世界,從心開始"。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六十華嚴》、《阿含經》、《法界次第初門》都提出"六和敬",即"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這次論壇提出新六和境界,即"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際和順,社會和諧,人間和美,世界和平",從每個人自身做起,由理到事,知行合一,以達至和諧世界。 佛教2000多年前傳遞中國,可說是發源於印度,生根於中國,傳播於世界,興盛於現代。其教義與教理甚合中國人的追求。中國人可在50歲前按照儒教的教誨修身入世,拜將入相,實現人生理想,功成名就後可追求道教的閑雲野鶴,無視俗規,再而就可在佛教中尋求心靈安靜。人生可謂圓滿。
在現在這個物欲橫流,禮崩樂壞,人人浮躁的年代,認清自己,心靈安靜可說是最寶貴的狀態。紅塵滾滾,到何處尋求清淨,找尋自我?佛教認為,從念佛中可得到法樂,從禪坐中可得到禪悅,從禪佛中可得到輕安,從讀經中可得到清淨。
其實佛教以人為本,人要淨化,不一定非要剃發吃素,打坐念經。有一朋友,一邊經營自己的生意,一面吃齋。是啊,自度度人,自覺覺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上求佛道,下化眾心,人可以自然靜心,自然收心。
願世界和諧,菩薩永在。

(普陀風景)

(南海觀音)

(千步沙)

(普濟寺)

(惠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