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婺源

作者: poiuy556229

導讀D1:4月30日 這天為我的婺源之行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了頗有戲劇性的開頭,現在回想起來也還覺得有些驚險。 因為五一期間火車票十分緊張,買不到從深圳出發的票,便改買了從廣州到上饒的車票。所以必須從深圳先坐車到廣州。 沒想到因為時間緊加上塞車的緣故,等我氣喘噓噓的趕到火車站的時候才知道已經買不到最快從深圳到廣州的車,也就意味著錯過到上饒的火 ...

D1:4月30日

這天為我的婺源之行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了頗有戲劇性的開頭,現在回想起來也還覺得有些驚險。

因為五一期間火車票十分緊張,買不到從深圳出發的票,便改買了從廣州到上饒的車票。所以必須從深圳先坐車到廣州。

沒想到因為時間緊加上塞車的緣故,等我氣喘噓噓的趕到火車站的時候才知道已經買不到最快從深圳到廣州的車,也就意味著錯過到上饒的火車。

想著計劃了那麼久的行程可能付之東流,我跟同伴K都又悔又急又不甘心,在火車站上上下下奔波了N次之後,最後決定冒險看能不能混上從深圳到九江的火車。於是在窗口買了張從深圳到東莞的票,用這張票進了站台,並一路在想著怎樣編點煽情的台詞才能讓乘務員同情我們讓我們上車。

背著重重的行李趕到火車前,K開始跟PL的乘務員MM說我們預先想好的台詞:“我們約了一個女同學在九江等我們,要是我們不去她一個人在那非常危險。。。。。。”話還沒說完,乘務員MM顯然已經不耐煩(估計她見多了跟我們使同一招數的人,也就見怪不怪了),小手一揮示意我們上車,於是兩個人屁顛屁顛的上了車,就近撿了一個臥鋪車廂的座位坐著。

坐在座位上我們開始竊笑,雖然錯過了原先的火車,但是上了一輛時間更好的車也算是有驚無險,比較幸運的。

雖然後面我們補票後(補的硬座但已標明無座)被迫趕出臥鋪車廂,走到了餐車,並又被餐車趕出,再然後又重回餐車,經歷顯然有些坎坷,但是我們一直熱情不減,絲毫沒有對之後的行程失去憧憬。

D2:5月1日

這一天我們基本上都是在路上的狀態。而我一貫比較享受在路上的感覺,覺得有不一樣的放松的感覺,算是忙裡偷閑的享受。

上午上從九江下了火車,便坐上九江到婺源的汽車。當汽車過了景德鎮慢慢向婺源開時,景色越來越好,並且已經能看到零星的徽派建築,像是婺源的預告片。

車窗外是層層疊疊的綠,有近到遠由淺到深,先是稻田裡禾苗淺淺嫩嫩的綠,再是田與山之間灌木青翠蓬勃的綠,再然後是遠山濃郁深沉的綠,對於喜歡綠色的我,這自然是不可多得的美景。

路邊還能見到小片的黃色花朵,我以為是油菜花,心裡十分的歡喜。再偶然飄過一叢嫣紅的杜鵑,就更是覺著驚喜了,濃艷的紅色襯在大片的綠色背景中,顏色不僅跳躍了窗外的景色更是跳躍了我的心情。

伴著許巍的《每一刻都是嶄新的》,心情很是的飛揚,很是享受這種平和恬淡的“在路上”的感覺。覺得可以放下平日所有的壓力,希望就這麼在車上坐著,靜靜的看著窗外,搖搖晃晃的路途永遠沒有盡頭。。。。。。

下午的時候車到了婺源縣城。在縣城聯系好去慶源的司機,等到另外兩個從上海來的朋友Y和Z後,便去了司機推薦的“888餐館”吃了在婺源的第一頓。說到這裡,我忍不住要贊一番了,我們點了“清蒸土雞”“紅燒荷包鯉魚”等,味道實在是好,吃完幾個人就立馬定了“每天一只雞一條魚”的餐標。

因為事先定好了慶源的“古宅客棧”,於是晚餐後就繼續坐車,去慶源,讓我再一次嘗試了不一樣的在路上的感覺。這樣的話我們也錯過北線李坑、汪口、江灣、曉起等景點,多少給我們留了一點遺憾。

過了曉起後,路變的非常崎嶇,加上剛下過雨,昌河車在泥濘的路上顛簸的厲害,叫人懸著一顆心。

但是正好這段時間婺源正在修曉起到慶源的公路,所以到了夜間也還有工人在路邊上工作,加上工地裡都還開著明晃晃的電燈,到是覺得一路不是很孤單,點點的燈光也分解了我們一路上的恐懼。

車再往慶源開,燈光也慢慢的稀少起來。夜幕裡山脈也靜悄悄的,車窗裡不斷飄進的是山裡的蟲子們的歌聲,和著稀稀落落的不知聲源的狗吠,氣氛又陡然有些變冷。

漸漸的山路上能看到右邊的河流了,在某一個轉彎處,兩座山脈交錯立在河水的右面,襯著更遠處的燈光,氤氳的河水和山脈都發著一種暗綠飄渺的光。我看的興致勃勃,正想開口說“仙境”,後面的Z擲過兩個涼颼颼的字“聊齋”,我不禁一個寒戰,覺得涼意加重。

這種恐懼夾雜著興奮的感覺一直持續到車到達客棧,這天的“在路上”也正式告終。


D3:5月2日

這天才算是婺源行程的正式開始,上午游慶源村,下午由嶺腳翻山到官坑,再由官坑到理坑,正好從東線跨越到北線。

因為前一夜睡的晚,第二天也起的晚,等我們起床洗漱好,客棧裡游客都差不多走光了。早餐時才好好看了一下我們所在的古宅客棧。果然是一座古樸的房子,屋內都是木制的(後來才知道這就是徽派風格),並且有很多木雕,只是木雕上的人物都被鑿走了臉。

早餐後,一行四人在慶源村逛。

慶源最有名的是油菜花,但是在五一期間,花期也都已經過了。花開過的枝頭都已經結上了長條的豆莢,淺淺的綠色,不勝花開那樣燦爛。於是我們只有看著幾乎漫山遍野的油菜豆莢想像花正開時的繁榮與絢麗,聊以自我安慰。

而慶源的房子就是典型的徽派建築。大多依山傍水,白牆青瓦的格調古樸而又典雅,頗有詩情畫意。我們沿著青石板路悠悠的在村裡轉。悠閑的看過了黑白兩只山羊的戰爭,又悠閑的跟著村裡的小狗晃了一圈,再悠閑的在村委會門口扮知青拍了照,然後悠閑的回客棧吃中餐。

中餐仍有荷包紅鯉魚,肥嘟嘟的魚,不僅形狀可愛且肉嫩味美。還有鮮筍燉肉和干筍炒腊肉,味道都不錯,叫人念念不忘到如今。

中餐後等著班車去嶺腳。車遲遲不來,幾個人圍坐在桌旁等。

天開始下雨,細細的雨絲從天井裡飄下,又斜斜的飄到了身上。我抬頭盯著天井上陰沉卻不陰郁的天,享受著細雨打在身上的感覺,又一次感覺時間就此凝固。我一直認為旅行的最高境界應該是“不知今昔是何年”,沒想到在這個古樸的客棧我就體驗了一把,不禁又有些暗喜。

不過沒多時,車來了。同行的還有兩個杭州、三個山東驢友,一隊八人的南昌的專業驢(他們裝備很是齊全,看得我非常羨慕)。約三點,車到了嶺腳。下車後,雨也識趣的停了。17個人前前後後的向山裡挺進。

總體說來山路還算好走,一路都是青石板的路,山路邊還不時的有石頭房子可以休息。我們背著重重的包一路走走停停,即興的拍照留念,發現速度也不比那對隊專業的驢慢,心裡都有幾分得意。

一路上風景也不錯,尤其半山腰有一處“花徑”謀殺了我們不少菲林。緩緩的山路旁長著一叢茂盛的杜鵑,在斜搭在山路的左側,用嫣紅的花朵護著那段路,有一種自然和諧而又幾分慵懶的美。

穿過花徑大約還花了一小時才到山頂,山頂到是沒什麼感覺,甚至是在發現上山的路已盡了下山的路開始了才發現原來已經過了山頂。

下山的路走了大概二十多分鐘,遇到了一個父親帶著他的兒子從官坑翻上來。看到我們興奮的問,離山頂還有多遠,我們照實回答。那位父親調皮的說,“你們要看到後面的我們的人告訴他們離山頂只有兩三分鐘了,給他們打打氣”,我們痛快的答應。果然後面不斷再有壯年的父母帶著孩子蹣跚著上來,估計是他們的人,於是我們都主動的告訴他們離山頂很近了,他們半信半疑的路過我們,而我們則在為我們小小的善意的謊言自鳴得意。

再往下走,在一個拐彎處突然能看到山下的官坑。俯瞰下去,在層次感分明的梯田的包圍下,村莊的炊煙伴著薄薄的暮氣在半空裡飄渺,透過這些半透明的氣體似乎還能看到村民們忙著做晚餐的身影,一切顯得安靜而平和,讓人不忍打擾。

下了山與杭州的兩位驢友一起包了車路過沱川到了理坑,時間已經是晚上八點多。

進了村我們先聯系住宿,卻發現情況有些緊張,村莊裡似乎已經住滿了人。想到昨天還有聯系過小姐樓的人,於是連忙給他們打電話。小姐樓的老板人還不錯,雖然自家已經住滿了人,但是還是熱心的帶我們在村子裡找其他人家收留我們。在他的帶領下我們摸黑穿梭在沒有路燈的理坑村裡,沿路上不斷的問村民家是否還能住人,但是答案有些令人沮喪,要不是已經住滿就是只能住不下我們一行六人。

疲勞和失望之余我們退回小姐樓先解決晚餐。一邊晚餐一邊商量,大家同意先到小姐樓老板的岳母家,她家只有一個房間和一張床,我們打算讓兩位杭州的驢友睡床,我們四個人打地鋪。於是晚餐後大家繼續摸黑找那戶人家。

路過村裡的草坪,有來自景德鎮的驢友自駕車來了,還帶了的音響設備和發電機,並且找了一堆木柴准備點篝火,於是暗暗佩服他們的興致,卻不敢多停留,怕再晚些打地鋪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但是等我們再到小姐樓老板的岳母家卻發現原來的那間房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了,而且正是跟我們一起翻嶺腳的三個山東人。顯然其中一男一女是夫婦,已經定了我們相中的房(另外一個打算在他們家樓頂搭帳篷)。這家主人顯然偏向後到的我們,試圖說服那夫婦二人騰到他們的主人房中,但是那個婦人卻態度堅決而冰冷的拒絕了。於是,我們真的連打地鋪的地方都沒有了。

再次跟著小姐樓的老板退回小姐樓,一路上幾個人還自嘲說算是夜游理坑,已經在黑暗裡熟悉了理坑的地形。這樣的說笑雖然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卻也稍微緩解了我們煩躁的心情,現在回想在那樣的情形中能保持輕松的心態也確實不易。

小姐樓的老板答應我們在他們自己家老房子讓我們打地鋪,結果一到他們老房子,心又再次涼了半截,破舊的房間,狹小的空間,實在讓人都不想進去,何況是在裡面住一晚上。正在失望的時候遇到了另外幾個驢友(後面才知道他們是《經濟日報》的),告訴我們他們剛剛得知村北雲理山莊還有房子,讓我們過去再找找。

於是小姐樓的老板再次帶著我們摸到了村北,結果雲理山莊又給了我們一個否定的答案。不過比較幸運的是又遇到了一個熱心的天津GG,說他剛住下的人家家裡還有一間房。於是又找到那家人家裡,果然有一個房間有一張空床,並且天津GG的那間房裡還有一個單人床,這就是說我們可睡下四個人(天津GG同意有人跟他擠一張床)。

正在我們愁還有兩個人怎麼安排時,天津GG再次發揮了他的古道熱腸,帶K和Z出去找到了另外一戶人家。

就這樣,我們的住宿問題算是解決了。雖然不是很順暢,但是結果還算令人滿意的,也並沒有影響大家的心情。

D4:5月3日

因為前一天爬山的勞頓,這天我們就沒有安排太緊張的行程,而是准備休整一下。所以上午游覽了一下理坑,下午由理坑包車到了清華鎮,這趟路程成了整個行程極有回味價值的一個小插曲。



前一天的疲憊並沒有影響我的早起。大概6點我們(我、Y、杭州MM、杭州GG)都紛紛起了床,在主人家吃了早餐(村裡有習不成文的規矩,游客在哪家住宿就得在哪家吃早餐)就往村後的山上趕。

在上山的路上我們才知道我們的早起其實很晚了,已經錯過了村裡早晨的炊煙,和對面山上纏繞的“雲帶”,但是我們還是饒有興致的攀上了山。雖然沒有看到最動人的晨景,但是早晨清新的空氣和微涼的山風仍人宜人,加上山上蟲鳴鳥叫更是讓人覺得舒心。

下山後又等到K和Z,四人再次瀏覽了一下理坑。理坑村比慶源村稍微要大些,房屋也要更多,但是風格也都同屬徽派,大多數的房子也是傍著水建的,所以隨處可見在水裡洗衣服的村民,讓人看的有時光倒流的感覺。

返回主人家找到杭州的驢友在一起到村口找車去清華。於是我們和昨天遇到的《經濟日報》的人一起包了一輛農用車,《經濟日報》的人坐在駕駛室我們都通通坐在了農用車後面。

路依然崎嶇坎坷,車依然顛簸不停,風景也依然秀美迷人。我忍不住扶著車的欄杆站了起來,這個舉動實在讓我得意不已。站在車上,很是有騎馬一般奔馳的感覺,路兩邊的風景都一覽無疑,更能感覺風在耳邊呼嘯的痛快。

同伴們開玩笑說要我做“婺淵交通電台”的兼職主持,為他們播報路況信息,讓他們提前做好防顛簸准備。可是預告歸預告,再准備車也還是顛簸得厲害,只聽得坐著的人一個一個大喊著說感覺像是全身按摩,骨頭都快要散架了。其實這誇張的用詞後都是一顆顆興奮的心,覺得邊看美景邊享受“按摩”的感覺實在是刺激。

大概三分之二的路程後,我也坐了下來,剛坐下,同伴們就笑我做了一個十分酷的發型,說是自然而有型,呵呵,全靠一路風和塵的打造啊。

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就到了清華鎮。

下了車找到事先聯系好的賓館,並且決定下午全員休整。

中餐後大家在賓館裡一覺睡到六點。又在黃昏的夕陽裡步行到了清華著名景點彩虹橋。在愈來愈暗的天色裡彩虹橋漸漸的模糊,於是我們決定明早再來。

在彩虹橋售票處前我們買了當地特產的糯米酒和糯米子糕,並且各自買了一雙草鞋,為明天的大鄣山之行做准備(到了大鄣山才發現草鞋買的多值)就回了賓館。

D5:5月4日

這天的行程依舊不緊張,游覽的清華的彩虹橋就到了大鄣山。當地人一直向我們推薦大鄣山,而大鄣山風景也的確沒有讓我們失望,讓我們的婺源之行再添了美好的一筆。

一早洗漱後整理行裝,幾個人決定將昨天買的草鞋統一別在背包上。

在去彩虹橋的路上又每人買了一頂的鬥笠。頭帶鬥笠,後背草鞋的行頭讓我們四人在人群裡特別打眼,也讓我們飽嘗了回頭率百分之二百的滿足感。有游客迎面走來,看到我們開玩笑說“哇,高手”,我們也不示弱的回答“錯,我們是劍客”,過後還覺得不過癮,又自己開玩笑說我們四人是“四大名捕”。

一路上不斷看見有酣睡在街邊的狗,想著有網友說 “婺源、狗多、嗜睡”,看來一點不假。Z更是恨鐵不成鋼的指著它們說“醉生夢死”,可是狗們一點不理會我們,連眼睛都不睜的繼續他們的美夢,倒也成了別樣的風景。

彩虹橋是修建於宋代的,也是比較早期的廊橋。我們走過了彩虹橋又踩著橋前的石樁過了一趟河。走到一半突然發現有人在揮手跟我們打招呼,原來是那兩位杭州的驢友,他們二人坐在河中突出石頭上,十分悠閑享受。我們一邊羨慕一邊感慨還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因為此刻游人很多,都擠著過河,容不得在淌水到那個位置)。

游完彩虹橋我們在路口包了輛車去大鄣山。也就是這輛車的司機充當了第一個在當地人中唱白臉的角色。

到快接近大鄣山的時候,停靠在路邊的車陡然增多。看得出司機趕時間,他下車看了看後告訴我們離大鄣山門口只有兩百米,讓我們自己走進去。我們信以為真,付了車錢就往前走,卻發現幾個兩百米之後大鄣山仍然不知在何處,才明白上了司機的當(後面我們才知道那個距離不是兩百米而是整整兩公裡!)。想著司機在路上跟我們說他在深圳呆了兩年,不禁心裡覺得有些疑問,難道是在深圳的兩年改變了他作為當地人淳樸善良的本性嗎?這個猜測讓我和K很是不爽。

好不容易到了大鄣山門口,我們在此地唯一一家餐館找了位子坐下。菜上來,發現我們遇到了當地最難吃的飯菜,尤其那條原本應該鮮美的荷包紅鯉魚更是根本讓人覺得慘不忍睹,懷疑它是不是早已經死於半月前。

還好,我們的興致依舊沒有被那個無良司機和無味飯菜破壞掉,中餐後依然興致勃勃的開始爬大鄣山。

大鄣山最聞名的就是水。果然蒼翠的山中就有一道一道的山澗,山澗裡有著已經被時間打磨的平整光滑的大石頭,山上的山泉還源源不斷的往下衝,繼續敲擊著石頭,又在平緩的地方彙成大大小小的水潭,水色清澈透明,映著山林秀美的倒影,讓人忍不住想一親芳澤。

有游人已經坐在各處的石頭上,悠閑的曬著太陽。我們也迫不及待的換上了草鞋,跳入水潭和大鄣山的水來了個親密接觸。

水漫過腳,帶給我一陣一陣清涼的感覺。那一刻覺得水不僅打濕了我的腳更是打濕了我的心,打濕了我的每一跟細微的神經,讓我在多情細膩的品位這身邊的山腳下的水,讓我又一次嘗到了遠離都市親近大自然的美好感覺。我知道這是不可多得的機會,於是又開始希望時間片刻停止,讓我就這樣站在這山水的懷抱裡,幻想自己只是一顆細小的水珠,隨著水流用力的跳躍,徹底融化在其間,再不知疲倦的流淌、流淌。

著草鞋帶鬥笠的我們仍然引人注目,不斷有好奇的人問我們的草鞋在哪裡買的,我們得意的告訴他們反正大鄣山沒有。這樣一路走到接近山頂的地方,K十分有創意的提議為我們穿草鞋的腳來合影留念,於是在山路上找地方坐下,用鬥笠罩在膝蓋上,露出各人的腳,很是認真為腳和草鞋們拍了照(現在回頭看照片,仍然忍俊不禁!)。

我們登上山頂又沿山路下來已經是下午五點多。搭班車到縣城鎮找地方住下便是快七點。在漸濃的夜色裡我們又找到了“888餐館”,為我們的婺源之行來了個鄭重的告別的晚餐。

D6:5月5日

返程的日子如期來了。我們又得分別返回深圳和上海,繼續我們平日習慣的生活。

回想在婺源只有短暫的幾天,卻也領略了這裡的好山好水好人家。秀麗的風景,熱情的村民都讓我們有些留戀忘返,可是畢竟我們不能太久的停留,想想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游這裡,感傷便悄無聲息的湧上心頭。

因為直接到九江的車太早,我們只能坐車到景德鎮,再由景德鎮轉道九江。

一大早又遭遇了小小的不快,車票上明明寫著汽車西站,我們從汽車北站打車到西站才知道這根本沒有去景德鎮的車,還是得回北站。一個來回不僅讓我和K多花了冤枉錢,更是讓我們有些憤怒車站那些不負責的人。

再次回到北站找到去景德鎮的汽車,坐上車正式開始了我們的回程。

路上雨又開始滂沱的下,劈裡啪啦的打在車窗上。再等雨停,我們卻驚喜的發現路邊遠處的山脈都罩上了低低的霧氣。那些濃濃的霧懶懶的趴在山腰上,以一種大方得體的姿勢待見路過的我們,山在霧氣的親吻和呵護中也更加迷人,讓人又一次有了仙境的感覺。

這樣一路到了景德鎮,我們又再次驚喜:原來景德鎮的路燈杆都是瓷的,各式各樣的青花瓷讓人不得不感嘆當地人精巧的手藝,也很好品位了瓷都的與眾不同。

我們特意把去九江的汽車票買晚半小時,留了半小時小逛了一下車站邊的瓷器城。瓷器城裡有著各種精美的瓷器,大到花瓶,小到裝香料的小瓶子,每一種都有不同的花色有不同的風格。我們一邊欣賞也一邊買了些小東西作為紀念品,准備送人。

接下來就是到九江,上回深圳的火車,一切都開始平淡,為我們的婺源之行劃上了一個飽滿平淡的句號。

回味

婺源這一趟我很是滿意,最主要是心情好。

本來就不錯的風景,加上不錯的游伴以及合適的天氣,旅程幾處小小的不快也都可以忽略不記。

風景:這個不用多說,看我以上的描述就知道了。

游伴:雖然認識他們不是很長時間,但卻相處的非常融洽。加上幾人都有幽默搞笑的天分,一路上自娛自樂,憑添了不少的歡樂。我向來認為旅途一定要懂得自娛自樂,這樣能讓平淡的風景也變得別有風情,何況是在婺源這樣的風景裡呢。

天氣:就像Y說的,開始最擔心的就是天氣,最滿意的還是天氣。在婺源的那幾天裡,一直不斷的有雨,卻都是在我們在車上或在室內的時候,一旦我們開始活動,雨就適時的停了,算是天公給我們賣了一個極大的面子。

寫到這裡,仿佛又回到了了婺源。淹沒在深沉夜色的村莊,微涼的晚風,,低低的蟲鳴,偶爾幾聲狗吠,好一個靜謐美好的夜,所有的日間的煩惱退出心頭,濃濃的睡意爬了上來,對自己說晚安,睡吧!

2005年5月8日02:23(ZT)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