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五泄二日游回來了!
第一天
天氣晴,上午8:40乘5081次火車,經過一路的顛簸,到達紹興已是下午13:26。出了紹興火車站,我們攔了一輛TAXI直奔早就預定好的旅館“錦江之星”。紹興的TAXI起步費5元,從火車站到錦江之星也就一個起步費的距離。到達錦江之星後,拿了房卡,紹興的錦江之星很干淨,服務好,價格也適中(148元標准間/天),我們把包包放下,帶上數碼相機和盤纏等,准備出發去以魯迅故居為核心的一大片和魯大師相關的景點。
紹興的市內交通還是比較方便的,有很多公交車可以到達景點,我們乘66路(1元/人)到達了魯迅路,魯迅系列景點就在這條路上。想起我們還沒有吃午飯呢!於是在附近找吃的東西。臭豆腐,茴香豆都是紹興鹹亨酒店的特色,但是只能當小吃,最終為了節約時間游玩,我們找了一家面館吃了碗面解決了午餐問題,這個面的湯真是鹹啊!嚴重懷疑紹興的鹽是不是不要錢的!
我們買了魯迅故裡+沈園聯票(80元/人),憑聯票可以免費乘坐烏篷船去南宋大詞人陸游留下千古名篇《釵頭鳳》的沈園。我們開始依次瀏覽魯迅祖居、三味書屋、百草園、筆下風情、魯迅紀念館等景點。魯迅原姓周,在魯迅路上,我們看到了周家幾代的興衰,從家底殷實的大戶之家到靠典當為生的沒落家族,其實周家的歷史就是中國近代史的真實寫照,這也難怪生活在這種環境之下的魯迅會有棄醫從文,用筆杆子拯救國人靈魂的抱負。我們去三味書屋的時候正好有位穿著大褂的老先生在給小朋友們上課,模擬魯迅先生幼年時讀書的場景。魯迅紀念館的布置很是精良,館藏也甚多,若不是去了紹興,我還真不知道周家三兄弟竟都是如此文采出眾之人。當然也有讓人有些失望的地方,著名的百草園真是名副其實的百草園,都是草還有菜田。
離開了魯迅故裡,我們乘上傳說中的烏篷船,便來到了沈園。正好有一個旅行團也同時進園,我們就順便搭上免費導游。沈園裡的景色真的很不錯,小橋流水、假山小亭再加上滿目的翠綠,幽靜的詮釋著江南園林的秀美精致。沈園裡留下最多的是陸老先生的影子,當然最出名的是陸游和唐琬互贈的那充滿無限相思離愁和哀婉的《釵頭鳳》。
離開沈園,已是傍晚時分,原本想去鹹亨大酒店搓一頓,到了那裡發現也沒有什麼好吃的菜,於是在那附近找了一家叫“川味觀”的飯店,用餐環境還不錯,川菜燒的味道也不錯,特別是那個泡椒牛蛙真是鮮嫩可口啊!贊!吃完飯,我們買了點水果,在紹興市裡悠閑的晃悠了一會兒,便打的回了旅館。
第二天
天氣晴,7:30起床,梳洗,退房,吃早餐,走到汽車西站,買去諸暨的快客車票。20分鐘一班車,可惜的是我們沒有事先把票買好,由於前一班車的票已經賣完,我們只好再等下一班車。9:50乘上開往諸暨的快客,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到達諸暨汽車站。出汽車站,打的去了諸暨火車站,乘直達五泄景區的57路(5.5元/人),大約45分鐘到達五泄景區。我們買好景區門票(80元/人),等待船班,12:15起船進入景區,從景區門口到山腳約2公裡路程,為了省下點體力爬山,我們乘了電瓶車(5元/人)到達五泄東源山腳。我們從東源上西源下,爬了一會兒便看到了第五泄,可能是還未經過暴雨的洗禮,瀑布氣勢不算大,艷陽高照,煞是炎熱,很多游客在戲水,我和BF也脫了鞋子,赤著腳在水裡游玩,任憑潺潺的流水從腳趾間流過,感覺很清亮。從東源到西源有一段山路有點陡,走起來有點累,很多人都從那裡返回東源,我們繼續往前走來到了山頂,下山便是五泄西源景區。西源比東源幽靜了很多,游人也很少,清澈的流水,悅耳的鳥鳴,伴隨著滿目的翠綠,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享受著自然的美景,真是愜意!由於我們要趕17:05回上海的N510次火車,所以不得不算好時間游玩,在山腳下看到出景區的船已經停在碼頭,於是狂奔向碼頭,很幸運正好趕上15:15的船班(如果趕不上我們就准備乘快艇了20元/人,能省則省啦!)。出了五泄景區,乘上57路返回諸暨火車站(回來的57路人賊多)。到了諸暨火車站侯車廳,沒想到候車廳大屏幕顯示:開往上海的N510次列車晚點45分鐘,我倒!17:50乘上返回上海的火車,顛簸到上海已是21:55。
兩天的旅行結束了,時間有點緊,累並快樂著,蘭亭由於時間問題沒有去,如果我們不是把回程的火車票買好的話可能會在紹興多待上一天,紹興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出了那麼多名人。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