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日
今天計劃在城內轉轉,到西安幾天了,基本上每天都在外面,也就晚上回來去回民街吃一頓飯,看看鐘鼓樓。早上多睡了一會,8點鐘起來,收拾行李,來到前台退房。准備轉轉城裡,就要找個離城裡更加方便的住處。出了西夏賓館,想找吃早飯的地方,沒有找到,在很多地方,春節期間基本上都沒有早飯攤子。
沒有找到吃的,就喊了一輛車,去“勝利飯店”。勝利飯店是西安的老飯店了,在攜程和E龍的網站上都有推薦,二星級飯店,地理位置不錯,在城牆邊上,護城河對面,從城裡往外,出了和平門就到了飯店,價格也是比較便宜,小間標房110元/天。
到了勝利飯店,登記,上樓,把行李放好。和網上說得一樣,110元的標准間非常的小,進門就是床。這個地理位置,這個價格,再想想老外也有住在這裡的,也就算了。和不少老外比起來,中國人還是很窮的啊,起碼我就是很窮的。
大包放好,背了一個小包進城。出了飯店,向北,過馬路,過了馬路就是護城河,過了護城河就是城牆,從和平門下走過,就進了城。一進城往左貼著城牆走(往西)。這條路一邊是高大的城牆,一邊是一些6層高的居民樓,人很少,偶爾有車經過,喜歡在這樣的地方行走,雖然是在城市裡。往西,穿過文昌門,前面不遠就是碑林博物館,也就是以前的文廟。聽說碑林裡保藏著很多書法大師的親筆碑文,因為自己對書法是一竅不通,也就沒有進去,就在外面拍了幾張照片。從碑林門口的一條仿古小街(應該是書院門文化街)往前走,街的兩邊都是一些買旅游品的小店,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這裡多出一種文化的氣息,不少店在買碑林裡的拓片。
在一個拐彎口,看到一個小攤子,賣的是涼皮,攤子不大,幾個長條板凳,幾個小台子,一共兩個人操辦。陝西的涼皮是非常有名的,當然要吃吃。坐在小木桌旁的長條板凳上,看看吃的人還不少,一會涼皮上來了,裡面還有些綠豆牙。陝西普遍吃辣,做的時候和店主說了辣少放一點,端上來一吃,還是挺辣的,不過還是可以接受的,吃了一口,真是好吃啊!酸酸辣辣又爽口,這個味道和新疆的涼粉有的一比。
吃過了涼粉往前走走,不遠處就是“關中書院”。關中書院是明、清兩代陝西最高學府,現在是師範學院附小,大概是春節的原因,並沒有開門。書院前方不遠有一個大牌坊,這就是“書院門”。站在書院門,就可以看到南門,西安最大的一個城門樓。南門正對著的是南大街,西安最繁華的一條街,也是主要的商業街,有“中大國際”這樣的高檔百貨公司和寫字樓,南大街不是很長,一會就到了鐘鼓樓廣場,前幾天都是晚上回來到這裡,這還是第一次白天看看鐘鼓樓。這裡是西安的市中心,以鐘樓為原點,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延伸四條大街,在鐘樓的西南方是鼓樓,鼓樓比鐘樓高大,是到現在看到的最大的鼓樓,簡直就是一座城門樓。鐘樓和鼓樓之間就是鐘鼓樓廣場,廣場四周有德長發等一些西安的老字號飯店,但沒有進去,一直認為這些名氣很想的老字號大店,一般東西並不是非常好吃,而且服務態度也是比較差的,價格又貴,不是驢友的首選。
廣場有一邊是下沉式的,是西安的“世紀金花”百貨公司,好像也是一個比較高檔的場所,在上面的廣場,有很多放風箏的,白天晚上都有,還有不少畫像、買小玩意的,這在上海,北京的中心廣場是不多見的,雖然有點雜亂,生活氣息更加濃些,就是灰土多了點,這大概是大部分北方城市的通病。
穿過廣場來到鼓樓腳下,鼓樓的西面有一家麥當勞,在某一期的《中國國家地理》中有一張照片,拍的就是這個麥當勞,當時反映的是西安的古老與現代的結合。這個城市的幾天裡,充分體會到了古老的一面,要說現代,西安差不多是最古老的幾個城市中最現代的了。
從東向西,鼓樓長長的門洞中走出來,就是回民街。前兩天都是晚上到這裡,沒想到白天這裡還是非常熱鬧。還是找了個地方吃東西,在這裡就感覺到“胃口很好,胃很小”,吃不過來,花樣很多,量也比較大,自己算是比較能吃的,還是來不及吃。吃好東西,往前走,來到“西羊市”,和回民街垂直的一條小巷。
這裡和回民街一樣的古老,非常狹小,兩邊也有很多當地的小吃,也是以回民為主。到這裡還有一個好去處,西安大清真寺,傳說中,建於唐玄宗時代。清真寺在一條很小的巷子了,從回民街走進去只要十幾分鐘就到了,由於道路比較復雜,地圖上標的也不是非常清楚,找了半個小時才找到,正好也是看看普通西安居民的生活場景。
沿著兩人寬的小巷,一路摸到了大清真寺,眼前的清真寺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建築風格上,與以往人們印像中的阿拉伯式截然不同,完全式中國的翹角飛檐,樓閣式建築。進入大門一個高大木牌坊進入眼簾,上面有“敕賜禮拜寺”幾個大字,聽介紹是明代的一位書法家的筆墨。整個清真寺面積不小,木牌坊後面共有四進院,兩邊都有配套的經房,接待房等。期間還有石刻牌坊、省心樓等建築,相傳是唐代遺物。第四院中心還有一個鳳凰亭。前方是一石門樓,石門樓後就是大月台,很寬闊,大殿就在正端。大殿面闊七間,從門口往裡望去,牆壁上有壁畫,地上有禮拜用的墊子。今天不是禮拜日,大殿裡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門口有欄杆,看來大殿一般不對外人開放。
在大殿的門口,有個帶著白帽的人在和兩個游客聊著,過去一聽,這個人可能是附近的回族穆斯林,正在和游客介紹清真寺和伊斯蘭教的事情。其中的一個男游客突然“問現在好像世界大亂很多恐怖分子,都是伊斯蘭教信徒干的,是不是伊斯蘭教比較暴力?”這個游客比較猛的,在這種地方問出這樣的問題。果然,對方聽了後有些激動,反映說:真主從來沒有讓這些人去搞恐怖活動,教義上也根本沒有暴力宣傳,都是這些人打著真主的名義干的。這個回族朋友雖然有些激動,但是還保持一定的克制,算是比較有涵養的。兩個游客走了之後,看到我在邊上,又過來和我說,那個人的問題太狹隘、沒道理。
旁邊還有一個人也在回答游客的問題,看上去長的有點混血,像阿拉伯人,應該也是一位回族朋友。這個人口才很好,思路敏捷,也很生動,這種小巷裡還有這樣的人,真是不顯山不露水。他的一句話聽的特別清楚:有信仰總比沒信仰好。這句話要是早些年聽到,一般會不以為然,甚至反對,現在聽聽這是有道理,你信也罷不信也罷,起碼不能藐視。
這個清真寺,是個鬧中取靜的地方,從建築上、歷史上都是非常值得一游、值得多待一會的地方,大隱隱於市啊。出了清真寺已經是下午了,打了一部車來到火車站。粗略的看看車票的情況,這是恐怖,明天去上海方向的很多車次的站票都沒有了,而且退票必須提前24小時退。接著打車去了三府灣汽車站。三府灣汽車站在火車站的東面,也就兩、三站路,規模挺大,出省的班車大多都是在這裡發車。到了車站馬上到二樓售票窗口,一問,明天下午有一班到上海的加班車,是座位的那種,不是臥鋪,正好!一直不喜歡汽車臥鋪,半躺著非常的難受,又很髒。馬上買了一張,售票員說由於是過年的加班車,所以不知道停到上海的哪個站,這時候已經管不了這麼多了,有位子坐已經不錯了。
買好了汽車票,在門口坐公車回到火車站,來到退票處,門口有武警把守,一定要看到票才允許進去,沒有想到的是武警看到票後,竟然大聲唱票,問有沒有人要,原來旁邊有很多等退票的人。聽說是站票,也就沒有什麼人回答,正要進去,聽到有人叫“同志,同志”,以為是票販子,不想多事,就進了退票窗口,這時,那個人從旁邊隔著欄杆還在叫,一看是一個解放軍戰士,這下有點放心了。原來解放軍戰士也是往上海方向的,看到我的票後,覺得站票到也算了,但不是特快,是慢車就打消了念頭。只有到窗口退了票,扣款20%。
出了火車站還是來到鼓樓,回民街,吃了這家吃那家,買了點土特產,買了一個陝西皮影,打車會飯店,打包收拾東西,50升的背包裝的一半多,分量沉沉。

(碑林外)

(城牆內)

(大清真寺)

(大清真寺2)

(大清真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