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行記(2)—青藏線,寂寞公路

作者: 和繁華說再見

導讀4月15日的清晨我終於可以撇下上海的一切出發了。迎著那天的朝陽,我深深地吐出一口氣。在這之前我一直有所擔心,開始擔心老板不准假,准假了之後又擔心臨時有出差。其實,我杞人憂天,我庸人自擾,我害怕眼看快要實現的美夢頃刻間破碎,一點沒錯:越是在乎的東西就越害怕失去。進藏的路不只一條,川藏、滇藏、青藏,無論哪一條都可以抵達目的地。出發前有朋友 ...

4月15日的清晨我終於可以撇下上海的一切出發了。迎著那天的朝陽,我深深地吐出一口氣。在這之前我一直有所擔心,開始擔心老板不准假,准假了之後又擔心臨時有出差。其實,我杞人憂天,我庸人自擾,我害怕眼看快要實現的美夢頃刻間破碎,一點沒錯:越是在乎的東西就越害怕失去。進藏的路不只一條,川藏、滇藏、青藏,無論哪一條都可以抵達目的地。出發前有朋友勸我從川藏進,但我依然固執地選擇了青藏線—這條除了戈壁就是荒原的寂寞公路。我想我受夠了江南的小山小水,雖然川藏線的名山大川根本不是江南的小池塘小土包可以比擬,但畢竟多少有些類似的風景讓我心生厭倦。我竟然渴望起沙漠、戈壁、蒼穹這些一望無際、蒼茫浩渺的風景。風景有很多種,只是對應不同的心境。我始終覺得當一個人脆弱的時候應該去看看青山綠水、小橋人家,沾染些人間煙火。如若哪一天准備欣賞“大漠孤煙直”,就得有一顆堅強的心。我沒有太堅強的心,但依然抵擋不住對蒼茫大地的渴望。K376 上海—西寧當我們踏上西去列車的那天,也正是薩拉抵達拉薩的同一天。不得不承認薩拉作為先遣隊員盡職盡責,表現可圈可點,每天通過一個長途N條短信對前方戰況實時放送,滾動播出。哪裡吃哪裡住哪裡購物哪裡買票,內容詳盡,報道及時,省去我們很多麻煩。其中有一條重要消息就是西寧至格爾木的火車臥鋪很緊張,必須提前購買。他通過睡在上鋪的西寧MM找關系好不容易買了一張。這小子真夠能耐的!看來得刮目相看了。我猜想莫不是他羞澀的笑容不經意間打動了西寧MM,雖然萍水相逢,怎想一見如故,甘願拔刀相助。好在他有西寧MM,我有漳州大哥。趕緊給先我們一天路程的曉元發去短信,確定時間,讓他看看可有辦法替我們買到第二天西寧至格爾木的臥鋪。曉元大哥果然不負眾望,通過他的老同學給我們買到了內部票。在這裡再次表示感謝,這幾張車票讓我們在擁擠的列車上可以有地方睡個覺,特別對益哲、豆芽和我這三個從一列火車趕向另一列火車的人來講顯得尤其寶貴。有伴的好處是容易打發時間,大家聊聊天就覺得時間過得飛快;有伴的另一個好處是哪怕不說話也感到很安心—那麼遙遠的路途,彼此需要互相照顧。我在火車上干的最多的一件事是看那本老掉牙的地圖。這本1995年印刷的地圖冊是我臨出門的時候順手塞在包裡的,心想舊是舊點,但或許能派上用處。隨著火車,指著地圖,我一站一站地丈量著與目的地間的距離。不想說話的時候就坐到窗口的位置看風景,看景色是怎樣從青山綠水漸漸變成大漠孤煙。很享受這樣的時刻,什麼都不用去想,心情變得輕松。有時恨不得能徹底清空腦袋,就像清空電腦桌面的垃圾桶。4月16日的下午,列車准點到達西寧車站。我們在月台上和曉元順利會師。晚上9點我們又回到下車的地方,登上西行格爾木的列車。在西寧逗留的4個小時讓我無法對這座城市有太深刻的了解。散步在街上總覺得西寧看起來有些破敗,有些蕭條。臨街的店鋪都早早關了門,這該是一個安靜的城市吧!N903 西寧—格爾木西寧至格爾木的列車晚上10點便准時熄燈,我們匆匆洗漱後就躺倒鋪上。列車上不太容易睡得安穩,我聽見對面的曉元翻來覆去,輾轉難眠。想起薩拉的名言:漫漫長夜,無心睡眠,大概形容的也就是這種情況吧。但由他說來,這句話便顯得飽含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其中深意不足為外人道也。曉元一早就起來了,我也睡不著,跟著起來。突然發現經過了一夜之後窗外的風景竟整個變了模樣,原先還是丘陵的地形地貌,徹底變成了荒原。在大片的荒原背後矗立著一排矮矮的積雪的山峰。沒有植被,看不到綠色,卻時不時可以看到連片的沙漠。這樣的景色很難讓人聯想到“美麗”,但對我卻如此新鮮。在我自助行的版圖上祖國的大西北還是個空白,我光把旗幟插到別的地方了,卻忽略了這一片廣袤的土地。雖然此次的西行目的也不是衝它而來,但我覺得這或許會是個開始。太陽漸漸升起,給這片曠野帶來些許生氣。車上的旅客說德令哈快到了,可是我伸長了脖子卻看不到城市的影子。列車經過短暫的停靠之後再次啟動,我除了看到幾棟房子和一個類似工廠的建築之外,再看不到別的什麼了。在這個叫“德令哈”的車站我竟沒有找到德令哈這座城市。從德令哈開始沿途便稀稀落落地有鹽湖出現。荒漠中的水源總顯得無比珍貴,正因為有了水的出現景色在瞬間似乎變得靈動起來。耀眼的陽光、清澈的鹽湖、無垠的荒原、沉默的遠山,雖然不曾留下照片,但只要閉上眼睛,我就能清晰地回憶起這片風景,雖然荒涼卻充滿力量。列車停停走走,慢慢悠悠,總算在4月17日的下午把我們一行4人帶到了格爾木。格爾木,我們在此停留我們在車站前熱鬧的廣場上攔了一輛桑塔納,直奔薩拉推薦的八一路上的東方賓館。但鑒於那天東方賓館停電和前台服務員那張愛住不住的臭臉,我們很有骨氣地轉投對面的飛天賓館入住。價格一樣,60元的雙標間。住在飛天的另一個好處是它本生經營洗浴中心。雖然房間裡也能洗澡,但怕受涼感冒耽誤行程,所以那天下午我和豆芽就一人8元去蒸了一把桑拿,把這三天來的旅途勞頓一洗而光。還好薩拉不在身邊,要不然又得批評我們奢侈了。後來在林芝,我去洗了個5塊錢的澡,他就羅羅嗦嗦說了我好幾天。網上有人把格爾木說成是一個混亂而又恐怖的地方,但在我的印像中卻截然相反,我覺得她是個很正氣的城市。作為青海省的第二大市,格爾木建設得不錯:雙向四車道筆直又寬闊的馬路、路邊不高但整齊的建築、數不清的飯館和旅舍、賓館不遠處還有個北京西單購物廣場可以讓我們補充物資。傍晚時分落日余暉一路傾灑,這些都讓我覺得格爾木比起西寧似乎更有活力。吃過晚飯,大家不想那麼早回賓館就去昆侖廣場散步。在中國,但凡廣場都建得大同小異,無非是綠化加人工湖加噴泉的模式。昆侖廣場的人工湖裡還停著幾只可笑的動物造型的船。廣場上除了我們四人之外,沒有別的游客,冷清得就像夜幕降臨後的空氣。和豆芽打趣說:這要是放在上海,此時此刻一定擠滿了情侶,走在路上都不好意思向兩旁張望。雙腳著陸,總算在格爾木睡了三天來最安穩的一覺。第二天早上和益哲去西藏客運站買票。其實前一天我們四人就來此實地考察過。進藏的車分為兩種,一種車況好些但是座位,另一種就是在無數驢子的攻略中提到的臥鋪車了。由於益哲強烈反對坐到拉薩,所以大家就決定臥著進去了。開價220元一人,死活只能還到210,也有180的,但這個價格只能買到一輛破車上的最後一排鋪了。為了不讓大家遭更多的罪,我選了210的價位,在一輛看上去稍好些的車上挑了前排靠窗的四個鋪位。真是有眼光啊,這直接導致了我們一路與當兵的為伍,還在剛出發20分鐘後就地拋錨。奔向拉薩司機說下午3點准時發車,我們像怕遲到的小學生一樣兩點不到就來了。下午陽光炙熱,我們躲進那個小得不像話的候車室打發無聊的候車時光。自稱“嘴巴甜”的曉元同志一會兒就和車站裡的工作員JJ你來我往打得火熱,激動得他掏出一路從漳州帶來舍不得吃的魚肉粒和山楂卷與JJ共享,當然,我們作為陪襯也分到那麼幾顆。等我們上車的時候,車裡已躺了20來個阿兵哥,這一輛國營大巴儼然成了軍車。這些兵們都是駐扎在青藏線上各個兵站裡的,從他們的談話中了解到可能是輪休或放假,他們從高原下來,這次又集體上去報道。當兵的都有年休假了,多麼的人性啊!狹小的車廂裡設了三排鋪位,顯得擁擠不堪。當我爬上那小得可憐的鋪位時立刻後悔自己怎麼沒再瘦個兩圈。腿無法伸直,人也沒法躺平,難道我要窩在這個小床鋪上忍受24小時?只能安慰自己: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自己當初堅持要坐班車不就是想體驗一把生活嘛!車晃晃悠悠地開出車站,還算准時。薩拉發來短信說一個人在大昭寺廣場、布達拉門口、八角街孤獨地逛了三圈,再沒地方可去了,你們趕緊來吧!哦,我是想朝著拉薩飛奔而來,但是。。。但是。。。我們的車還沒出格爾木就不爭氣地趴下了。司機說這是個小問題,但就是這個小問題從下午3點修到晚上7點,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還好它沒壞在唐古拉山口。車再次出發,載著我們朝1166公裡以外的拉薩一路飛奔。上帝保佑,它能從此不作停留。窗外夕陽染紅白雲朵朵,朵朵白雲又伴著青藏公路一直延伸,看不到盡頭。路上來往車輛很少,少得我們完全可以在路上縱橫馳騁。青藏線不愧是路況最好的一條進藏線路,可以讓我們日夜兼程。那天夜裡,我記得看見群星閃爍,一顆顆亮得分外耀眼;記得打開睡袋本想御寒,卻熱得自己差一點呼吸困難;記得路上一站站停靠的亮燈或不亮燈的兵營;記得朦朧中醒來時看見車窗外飄灑的雪花。但我不記得我們何時開過了五道梁,何時經過了沱沱河,何時到了雁石坪。當我在清晨醒來時,大客車已停靠在了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下車走了兩步,發現自己有些打飄,不知是因為沒有睡醒還是高原反應。山口矗立著為青藏公路的修建而犧牲的人民解放軍塑像紀念碑,莊嚴肅穆,只是我沒帶相機就下了車,沒留下照片。看到這個紀念碑,頓時覺得感觸良多,忍不住感到絲絲惋惜。我想當時築路的解放軍戰士是值得人們去敬重的。走過青藏線的人都明白,在空氣稀薄的高原地帶建那麼好的一條路絕非輕而易舉,就是現在也需要很多人力去維護才得以保持通暢,這恐怕就是一路上有那麼多兵站的原因之一吧。青藏線的通暢對西藏來說意味著有物資可以源源不斷地補給,對我們而言代表著有飛機以外的相對便宜的交通工具能夠進入。我只覺得應該深深地去感謝這些無名英雄們!路,對我們這些驢子來說是多麼多麼的重要!沒有路,又怎能留下足跡?回到車上發現高原反應有加重的趨勢,豆芽和我都頭痛得厲害,曉元和益哲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車在西藏安多停留,司機師傅去吃飯了。高原反應令我對食物提不起興趣,但小鎮安多的景色倒激發了我攝影的衝動。走了4天這是我第一次打開攝影包,掏出照相機,只因為想拍被大雪覆蓋的道路、在陰霾中隱約可見的藍色的天空、路過的或停靠的車輛。這真是個熱鬧的所在,似乎青藏線上所有的車輛都集中在安多了。大部分是夜行貨車來此做短暫停留,像我們這樣的大客車也有幾輛。司機師傅們勞累了一夜在這裡吃個飯、打個盹、聊聊天,彼此交流下前方的路況。沒有多少我們這樣的驢子,都是常年奔走在青藏線上的群眾,多麼親切又實在的生活!接下來的一段我認為是青藏線上的精華。安多到那曲的景色讓我在車上不止一次地掏出相機,但我用的傳統單反很難抓拍,只能放棄。白雪覆蓋的遠山、山前遼闊的草原、犛牛星星點點悠閑散步、近處泛著波光的水源、還有湛藍的天空做這一切的背景。有時美並非只是那些華麗的色彩,這份平靜、從容與樸實也讓我深深紀念、無法忘懷。私底下我是偏袒青藏線的,比起多少有些中看不中用的川藏,我覺得她是實實在在的。她的存在讓我看到了某些值得欣賞的品質:安靜、沉默、低調、踏實。她沒有景觀村也不設觀景台,就是作為一條普普通通的公路存在,贊揚不會讓她更驕傲,忽視也損不了她半根毫毛。她的價值在於可以讓那些夜行的車輛平安通過,對趕路的人們來說安全和時間比什麼都重要。眼看青藏鐵路就要竣工通車,這會讓她變得更熱鬧還是更寂寞?但願屆時她能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門外雲卷雲舒。4月19日的下午,我們用了5天時間終於抵達了青藏公路的終點:拉薩。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