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我從小一直喜歡的地方,大學四年又是在杭州度過的,所以在我心目中,杭州就是我的家鄉。五一期間,我要結婚,帶著老婆經過杭州,我興奮的給她講杭州是如何如何的好;而且也確實,杭州這幾年變化很大,比以前更精致到位了。
但是一件事情影響了我,雖然不能就這一件事情給杭州下一判斷,但是美麗杭州背後有了缺失,而且這種缺失在中國也許是普遍的。
5月6日早上在城站下火車,趕到站內的士停靠站,我自豪的將杭州漂亮高檔的的士指給老婆看,老婆和她姐姐也不停的稱贊,確實是天堂!於是將大包小包,還有我們珍愛的一卷50吋的結婚照放在那輛綠色中華車的後背箱內,啟程前往汽車東站。
快到東站了,下起雨來,而且一如既往的堵車,我們只好打算下車步行過去。因為覺得都到“家”了,而且也不能報銷,我就沒有拿的票。因為下雨,我們取東西取得急,於是缺憾就這樣造成了。我們將那卷50吋的結婚照拉在了車的後背箱內!
當發現時,大吃一驚,趕緊回頭,那輛的士早就不見了。於是趕緊打的士車身上都有的投訴電話9XXXX,瓦靠,這電話用手機還打不了,於是我三姐在路邊電話攤上打這個電話,而我通過114查詢到了另外一個投訴電話,事後知道,這個電話和那個9XXXX其實是同一個。
【問題一:為什麼只留一個用手機打不了的電話?旅行的人在外面當然是用手機聯絡方便,路邊的電話亭不是到處都有。】
但是我們只能向投訴電話提供少量的信息:綠色的/中華車/後背箱/一卷50吋的結婚照。僅此而已。投訴電話說,杭州綠色的中華車太多了,這樣沒法一輛一輛查,你先留下聯系電話吧。聽到這話,很遺憾,但是又沒辦法,我後悔為什麼不拿的票,老婆後悔,為什麼在那後背箱的東西時,不最後看一眼。不過投訴電話給了我們另外的建議,又燃起了我們的希望:去城站打的的地方查看監控錄像,找出車牌號;聯系交通台。
【建議:不管怎樣,在外一定要拿的票!】
於是我們分了工,二姐和三姐去城站查監控錄像,我和我老婆在下車的地方看著一大堆行李,一邊與交通台聯系,一邊抱著一絲希望,那輛中華能再次回來。
與交通台聯系後,交通台了解了情況後,說,能給播,但只能播一次,我說,我們打車過來的時候,那位司機都換了好幾次台,萬一司機沒聽到怎麼辦?交通台說,我們就是這麼規定的。20多分鐘過去了,我又跟交通台聯系,懇求他們再播一次,交通台斷然拒絕,說規定只能播一次。
【問題二:為什麼只能播一次?就這一次,任何一個小小的意外,都會讓司機錯過廣播。在南昌,電台播報就不設次數限制。這明擺著不合理,想要幫游客,又不願幫到底!】
半個多鐘頭過去了,二姐和三姐回來了,失望的說,車站的監控錄像根本看不清車牌號碼,甚至連是誰都看不出來,要不是在錄像裡模模糊糊看到我後背著一個紅色的筆記本包,根本就找不到誰是我們。
三姐又補充一個細節,說當車站打的處的管理人員帶著她們去查時,嘰裡咕嚕說了一句話,旁邊有個好心的人跟我姐說,你們是外地人吧,那個管理人員剛才說,查也是白查,根本看不清。
【問題三:聾子的耳朵——擺設!這就是我的感覺。明明沒用,而且也知道沒用,但就是不改正。這麼重要的監控設備只是個擺設,這跟杭州這麼國際知名旅游城市的定位矛盾太大了!】
交通台的希望落空了,車站監控錄像的希望也落空了,我們開始失望了。這時突然發現,就在我們下車的地方,路邊有個交通監控錄像,於是我們打110,110讓我們打附近派出所,附近派出所讓我們打交通監管中心(好像是這個名字)。監管中心一直想認定那個攝像頭是小區裡面的,也許這樣的話,就跟他們無關了。當無法排除時,監管中心說,這個攝像頭拍不下來。為什麼?監管中心給了一個很滑稽的理由,說,那個攝像頭是發現出問題以後才開的。瓦靠,都已經出問題了,你再開還有什麼用?我們再問,你知道是我們說是哪個攝像頭嗎?麻煩你再去查查那個攝像頭。監管中心重復了一下他們的理由。
【問題四:交通攝像頭是在出問題以後才打開的,這麼無稽的理由都說得出來!而且這麼不耐煩的處理我們的事情!哎!杭州呀杭州!】
我們已經幾乎徹底失望了!在5月8日,返回經過杭州時,我又給投訴電話打了電話,她說,還沒找到。給交通台打,說,你那事情已經播過了。
跟其他的士司機聊起來,他們談到,等司機發現那個東西,也許會上交,也許也會嫌麻煩,而不上交;即使上交了,也只是交到區運管中心,區運管中心也不會主動上交,只有等總運管中心提起時,才會上交;你們的相片也許正在區運管中心的倉庫裡扔著呢。
【問題五:司機上交乘客遺失物的流程不順暢!】
於是我們徹底失望了,今天已經5月23日了,還沒有消息。
總結一下吧!
也許在中國,許多事情都只是“面”上的處理,形式主義,連杭州這樣著名的國際旅游城市都是這樣,真是讓人遺憾!不但硬件上是形式主義,而且人也缺乏真正發自內心的服務意識。100年前,我們就說“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我看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缺乏公眾服務意識的,於是沒有這個“體”,西方的一些表面的服務意識就無法生根發芽了。你看,國內的盲道,真正的盲人是不會因為有盲道而出去的,因為誰也不知道盲道在哪裡就斷了,不知道在哪裡被自行車或其他東西擋住了。
或許,這樣的事情有只是階段性的,等經濟發展了,各方面會完善起來的。我只能這樣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