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與自然的切換鍵------一個自由職業者的天堂------一個欲望四溢的地方一,一個城市與自然間的切換鍵這個城市對我的這次旅行來說是個城市與農村或者說大自然的中轉站,它同時具備城市生活的各項便利和農村生活的閑適。當我從昆明抵達麗江的時候,感覺麗江是個小城;我從香格裡拉,梅裡雪山或者瀘沽湖回到麗江時,又感覺這裡是個大城,這裡的住宿條件和整個氣候環境都比周邊的地方好。從香格裡拉、梅裡雪山回到麗江休息調整一兩天又踏上去瀘沽湖的旅途,去感受自然的寧靜。麗江古城白天的人流量塊趕上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的人流量了,消費水平也塊趕上上海了。在這裡,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突然縮小了很多。當夜幕降臨,濃郁民族特色的舞曲響起,身著民俗服裝的老太太們和年輕姑娘們圍成半圈或一圈跳起舞,不論男女老少的游客也漸漸加入到跳舞的行列,不分高低貴賤,相互手拉著手跳起了舞,在一旁看著的我也會情不自盡的加入他們的行列跳一陣。這一刻,快樂是相通的,大家都很高興!當傍晚斜陽無力的將一片片陽光透過院子裡樹葉的空隙散落一地,邀院子裡同住的三五游客,坐在陽光與樹葉陰涼的斑駁之間,聊聊彼此的工作,生活,以及旅游的見聞,悠悠哉的吃一頓房東家的飯菜,仿佛是一大家人。在城市裡人與人的距離和生疏一下子似乎消失了。整個麗江古城並不大,街上的路標都標的很清楚,在這裡地圖的作用大概只是用來收藏而不是認路。逛完整個古城所需要的時間也不需太多,到處都是張揚個性的各種店面,特色工藝品,服裝,鞋子,裝飾品,小吃,小玩具等等應有盡有。跟大城市的店面不同的是,這裡的東西大都帶有濃重的納西族印記。形像有趣的東巴文字和他們的生活方式會不由得使人們遙想那最初的遠古的文明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情形?找一家納西人自己開的工藝品店,在裡面逛逛,邊欣賞著這些陌生的工藝品邊跟店主聊天,原來他們的生活也似乎離我很近。雕刻的藝術品到最後也會出現像我做技術一樣的問題:只注重細節和鑽研復雜的技術性的問題還是從大方向把握的整體創意性的問題。找家小店吃飯,老板娘就是個納西族人,聽她講對歌的淵源:古老的放牧生活是很單調和簡單的,放飽了牛羊回到家後,就沒有其他娛樂活動,年輕的小伙子和姑娘們就走出去對歌,姑娘和小伙子對歌要是對輸了就要嫁給這個小伙子了。老板娘的奶奶就是這樣嫁給爺爺的。以前的姑娘們出嫁也不講究門當戶對也不講究對方家有沒有錢之類的問題,納西族的父母很少干涉子女們的婚事,只建議。聽老板娘說主要原因是因為納西族人大都性格剛烈,父母們干涉的結果常常是子女殉情,而他們那裡玉龍山上從來不乏險峻而供人們殉情的地方。因此婚姻自主的習慣也就被沿襲了下來。總之在麗江的生活是很悠閑舒服的。使我在走走停停之間有不同的收獲。 二 自由職業者的天堂在麗江開個客棧,接待來往的游客;開個飯店,迎八方賓客;開個酒吧;有手藝的人,開家手工作坊的店鋪,或雕刻,或織布,或染布,邊做邊賣;或者開個有尼泊爾特色的服裝店;或者做一為戶外旅行的導游。這些都是自己可以開張的活,不用依賴於大公司而存在的職業。在我們這些做慣了朝九晚五工作的人看來,這些職業跟這裡的風景一樣有著它獨特的魅力,很讓人羨慕。每一個來著裡旅游的客人,在這裡過段悠游閑適的生活,被它的魅力吸引,有的辭了公職在這裡開家客棧或者開個小店,生意做的有聲有色。在這裡您不用擔心融入不了這裡的生活氛圍。一方面麗江城裡的生意人很多都是外地來的,東北的,湖南的,四川的,全國各地的,本來就是個很多習俗相容和的一種生存狀態。另一方面,納西族的文化裡本身就講究兼收並蓄。這裡就成了自由職業者的天堂。每一個來這裡的游客看著這裡的環境,大抵也都會做做來這裡開個店的美夢。有人的美夢最終會成真,而有的人則終是個過往的美夢而已。我屬於後者。三 欲望城市的燈紅酒綠麗江城裡酒吧一條街晚上對歌的熱鬧,張顯著這裡空前的繁華,東西南北的游客在這裡對上一曲,喝上兩盅,迷迷糊糊朦朦朧朧中釋放著各自生活的壓力,尋找著各自眼中不同的刺激。麗江就此也成了某些人尋找艷遇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