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寫的是5月3日從蘭州到夏河的故事。 7:15分便買到了從蘭州到夏河的車票,但是上車卻需要由工作人員帶領。結果她帶著我 們(還有兩個女孩,來自洛陽交通銀行)到了蘭州汽車西站,繞站兩周,結果還是幾乎回到原 地才找到那輛東跑西串拉客的車。感受了蘭州工作的無秩性。原以為上了車能按點(7:30) 直奔夏河而去,沒想到此去苦難的歷程不過剛剛掀開了一個小角。 汽車拉著我們在蘭州市區內打轉,車上應該是配備了4名工作人員,初時以為是為了長途 旅行服務而備,慢慢才知道原來是為了拉客工作的需要。在拉滿了整整一車人後,汽車才緩緩 開出蘭州,這時時間已經是10:10分,我開始感到一天就這麼賠了進去。車上除了我們四人是 奔向夏河的長途旅客外,還有三個來自英國的游客以及兩位來自北京的旅客(其中之一據說是 北京的女孩,另一人來自澳大利亞),看來目的地與我們一致。其余大都都是中途下車,包括 我們即將路過的臨夏。 從夏河到臨夏,一路上幾乎全為回族的氣息所占據,而我們最為關注的是回族的清真寺 ,它們是一路之上最為顯著和獨特的景觀。或許是因為人煙比較稀少的緣故,這裡的清真寺都只具備了像形,身材細長,很像帝國時代游戲裡某個民族的炮塔(與後來我們在西寧看到的清 真大寺迥異)。最突出的共同點是每個塔尖都是一輪彎月,像征著回民對月亮女神的信仰。當 然每座清真寺都會有所區別,體現為某個部位建築的特性或者裝飾的細微差別。我們試圖用相 機記錄下它們,後來洗出後發現沒有照上,因為相機是傻瓜機,在動態條件下流逝了。回民對
信仰的虔誠是不容質疑的,雖然我們沒有親見他們的禮拜,但透過車窗可以感受到他們信仰的 氣息——如果沒有那種信仰,我很懷疑他們能否還這麼“安靜”地在充滿黃土的環境下休養生 息!回民對信仰的態度與藏民有著質的區別,這在我們後來所看到的藏民的晨練以及他們對佛 的敬供可以得知。我願意稱之為前者在心裡的沉靜,後者由內而外的一種狂熱!(我不知道是
不是應該說後者會更淳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