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醒來,伴著草席的清香,聽到窗外碼頭的汽笛聲已在海上喧鬧開來。這是住在位於新港青年旅舍的清晨,這裡是從江河源頭來到江河盡頭的老王在這裡安的家和驢窩。曙光中的碼頭又迎來了屬於它的喧囂,帶鬥笠的人,運整箱貨物的人,攜妻帶子的人,孤單行走的人。我想這些每個日夜不停進出港的只船上,會載有多少形形色色需要承受注定命運的人呢?或許他們依然希冀在寂寞的海洋飄零,或許他們已被長長的旅程折磨的疲憊不堪,他們來到這個平靜的港灣只想輕輕地泊下,淡定的守候等待再次出發的船只。 昨日下午我還在舷窗旁,為雲下的灰色大陸,和雲上無盡的海洋和零星的孤島而惆悵。昨日我還在想著如果我此行的目的地不是海口,如果我半途降落在某個雲端的孤島,如果孤島上的海洋與浮雲連接成了一片,如果我不是有預謀的漂浮在這架運輸我身體的飛行器上,那麼我又將會往哪個未知的地方漂移呢?
結束了三個半小時飛機不平穩的轟鳴與顫抖,企盼中的北緯19度終於帶著它的溫度和濕度,帶著棕櫚椰香,帶著赭紅色的土地,帶著海灣舒爽的風,一一在我面前過往呈現。我的記憶片段停留在,昨晚民航巴士的冷氣,22路公交車上的焦躁,椰子攤前和善的老板娘指給我看汽車過海處附近的濱海花園,青年旅舍小區裡濃稠的綠色,那陣拖得長長的汽笛聲,住在旅舍後面老劉一家的熱情招呼我吃菜吃飯,旅舍主任老王陪著客人狼狽地玩回來說,今天被很大的海浪打到水裡,還有他可憐的只用了幾天就進了海水的小靈通,老王擺在門外的圓桌和藤椅,我的胳膊和腳受到老王特殊待遇的噴霧驅蚊水和放在蠟染布鞋下的一盤蚊香,凌晨兩點坐在電腦前觀摩《看上去很美》的每一處細節,還有老王許諾我說明天要帶我去看海口活著的老街……
早上不到八點老王強撐著未完全醒來的腫脹眼睛,問我怎麼這麼早就起來了,還有昨晚休息的好不好?我望著這張睡眠嚴重不足的臉,只有微笑著說一切都很好。老王說:“那好的,今天比較曬,你塗好防曬霜,帶好相機我們就出發。”
濱海花園前的14路公交車,讓我帶著顆清涼的心,向鐘樓站的德勝沙路、中山路、東門市場漸進。一路上老王一直在向我介紹他所愛的這個城市的種種,開得如火如荼的三角梅,海甸河中的拾貝人,鐘樓的淵源,老城區的歷史,中山路上小小的媽祖廟,還有水巷口的腌面、抱羅粉、老爸茶館、當地人熱衷的私彩,整條街夜色迷離時的曖昧人群,東門市場的各式各樣的海產,焦黃香脆的烤乳豬,被肢解的大海龜,扭動身體的海蛇……
而這條載滿了海口人幸福、悲傷的老街,在那些有著小陽台,有著從樓角垂下來的鮮花,有著搖搖欲墜的淡藍色木窗,有著旋轉的木樓梯,有著琺琅馬賽克的玻璃,有著舊日情結的解放電影院,有著又久遠又世俗的故事,是否仍舊被一代代的傳遞著呢?
手捧一碗各種時令水果淋上椰奶汁混合而成的清補涼吃著喝著,緩慢悠然地步行在老街上,望著那些熙攘又安然的人群,不覺就聞到了那種俗氣但又不失粗樸的市井味道。清早開門營業的溫州建材店,掛著老花鏡仿佛一個世紀未變的修表店,和老房子一樣陰郁地躲在窗後靜默張望街角的老阿婆,躺在騎樓陰影下的一張老藤椅,陽傘下泛著光澤的涼茶攤,開著摩托車穿行老街的年輕人,周圍有一片片紅色印跡的檳榔攤……老王說:“我覺得這裡很有味道,也帶不少人來這裡逛過,現在則是我在生活,所以我也想讓你體驗,生活得就像海口人一樣,整天趿拉著拖鞋,徘徊在海產市場與老爸茶館之間。”海口的老街仿佛如京城的胡同似的,有些是被破壞的,有些也是的確陳舊了,有些故事再串不起延續的可能性,有些是懷舊中不經意的浪漫在記憶中漸漸被人離棄了。我對老王說:“這裡感覺有點像天津的五大道,或許更像是在時光機器裡穿行。”這裡吸收了巴洛克、南歐及地中海一帶建築風格,從而就又了在東南亞等地在樓房前半部跨人行道的臨街建築。在多雨,多烈日的海南,這裡就則正好給行人提供了遮陽避雨的條件,久而久之臨街的商賈店鋪規模便日益增加了。
我想一條老街對於一個城市的構成起了必不可少的因素,新與舊,顛覆與抹煞,有時就是在手指縫之間你未曾留意的時刻就匆匆滑過了。一條因抵抗倭寇而得勝的老街舊巷,我去往的理由不是為了憑吊懷古,除了體驗與發現更多,更新鮮的視覺、味覺之外的色彩,視覺與味覺往往是留住一個旅行者時間長短的重要因素,但我說不清自己是否還能有更多的時間在這之中,更長久,更自在的享受這個海島城市所給予我的一切?
TIPS:
1、住宿:海口青年旅舍位於海口市新港輪渡碼頭正對面30米的濱海花園小區D棟102室(TEL:69562831 13907588154)
2、到達:民航巴士終點站下車,走過馬路對面換乘22路公交車到達新港濱海花園,票價1元/人,下車後馬路對面左手第一棟樓直走100米即是。
3、得勝沙老街交通:在青年旅舍出門後,搭乘14路公交車在鐘樓下車即可到達,票價1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