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份的時候,油菜花的話題就會在網絡上紅起來,很多生活在城市,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生活的上班族們尤其熱衷於此。 回想去年的這個時候,我也是懷著同樣的心情,在各大論壇努力搜索,幾經收集,最後在幾個網友的推薦下去了江西婺源看油菜花。
其實,油菜花在我們這樣漁米之鄉的農村裡是隨處可見的。我們家鄉常吃的“萬年青”就是用油菜杆子曬干加工而成,但走出去看到時又感覺完全不同,而且又是去號稱“中國最美麗的鄉村”的婺源,向往極致。
行程是從杭州開始的。提前三天便買好了去婺源的長途汽車票,准備好了旅途中需要的食物和日常用品,心中滿是憧憬的等待著出發的那一天。
路上的時間很難消磨,車廂裡面的人基本上都是回家的江西人。語言不通,自然無法順暢的溝通,只能靠各類音樂來打發時間。到了下午六點的時候,天色已經很暗,從車窗向外看,只能看到遠處村莊的零星燈火。又因為是山路,沿路上沒有燈,很黑,但中途經常有人下車,看著他們起身、下車、然後消失在一片黑暗之中,不禁讓我懷疑他們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也讓我第一次產生了出門在外的恐懼感。
到婺源縣城紫陽已經是晚上八點,下了車,周圍的景觀和我想像得倒也差不多,只是太多的摩的(出租的摩托車)讓人有點不太習慣。我就近在車站不遠找了家看上去還行的旅店住了下來,順便在服務台買了份婺源地圖。
婺源縣由很多個自然村落組成,每個村都有一些風景點。但是因為很多景點都還只處於待開發狀態,所以交通並不是十分便利。根據網友推薦,我安排了自己的旅游線路:第一天,東線,從李坑到曉起,中途在江嶺下車。晚上回紫陽過夜,因為紫陽的住宿環境相對好一些。第二天,北線,先到清華,再到理坑。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想再去趟慶源。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車站的大鐘吵醒,看到路上的行人和車輛已經不少,於是起來開始我的油菜花之旅。
在旅店前台問清楚去各地的公交車情況,整裝待發。
第一站是李坑,就在我昨天到達的那個車站坐車。去車站的路上,一直有摩的不停的拉生意。雖然價錢比公交車便宜,但考慮到安全因素還是上了公交車。不過後來才發現我的選擇是極明智的,婺源縣政府正在搞旅游開發,到處都是修路,建房的,整條路上都是黃土和灰塵,如果坐摩的的話估計早就不成樣子了。
婺源真的很美,但它是需要用心體會。稱得上是水清,天藍,特別是曉起,遠遠地看,小橋流水人家合在一片黃綠相間的顏色之中,白牆黑瓦,簡直就是一幅色彩明快的水彩畫。
曉起分為上曉起和下曉起,上下曉起之間由一條淺淺的河隔著。我是在曉起下的車,因為沒有導游指路,所以我只能跟著其他旅游的人群往前走。隊伍從鄉間小道徒步上曉起,小道的兩邊是開得正旺的油菜花還有紫雲英,有興趣的人會離開小道,跑到油菜花地裡面去拍照,玩耍,本來我也想進去探個究竟,可是偶然看到路邊立了一塊牌子,用類似毛筆的東西寫著一行字:油菜正是開花季節請不要踩入田間……。也罷。曉起雖然分了上和下,但其實並不大,我一路觀賞的走下來,也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
還有慶源,古村深藏在千轉百回的山腰裡面,絕對值得一去。
從紫陽去慶源需要將近3個小時的車程,因為修路,很多車都不願意前往。可是人就是這樣,你越到不了就會越想去,最終在艱苦努力下如願。路況真的很糟糕,汽車無時無刻不在強烈的抖動,正在我快要後悔的時候,眼前略過一片一片的嫩綠,一塊一塊的亮黃,老牛在犁地,農民在插秧,還有碧綠的山,滿山盛開的油菜花。窗外的景色真的太美了,讓我漸漸的忘卻了痛苦的顛簸,然後開始想像前面更美的風光。端守著窗口貪看美景三個小時……終於到了目的地——慶源古村。
從村子向山下望,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就好像在你的腳下。或深或淺,或是整塊的,或是零散的,或是整理排列,或是懶散的佇立,就像各色各樣的妙齡少女在你面前展現她們的千嬌百媚,讓人不禁心情大悅!
如果說上面的景色都是純粹的大自然的賜予,那麼慶源,就是人文歷史的體現了。
寫著寫著,感覺又回到了婺源。黃綠掩映的村莊,初春微涼的晚風,鄉間勞作的老牛,家門口有點凶的田園犬……記憶猶新!

(曉起村門口的牌坊)

(好像是個官宦人家的府第)

(善意的提醒)

(小橋 流水 人家)

(滿上的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