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2004-C回到加德滿都,熟悉的異鄉3

作者: anecdote

導讀c-3 舊地重游,也因為有了ram的帶領,那些曾經讓我驚慌失措的地方,此時都一一清晰,進而熟捻起來了。 到patan皇宮廣場又是一個中午。司機在廣場邊上一處開闊地停好車,就在車上開始打瞌睡了,ram領著我們兩個姑娘下去逛。因為上次已經來過,而且據說門票可以通用很久,我心安理得的走了進去,顯然,沒有一個人想要攔下我。 ram在城市裡似乎沒有在山區那樣自在, ...

c-3

舊地重游,也因為有了ram的帶領,那些曾經讓我驚慌失措的地方,此時都一一清晰,進而熟捻起來了。

到patan皇宮廣場又是一個中午。司機在廣場邊上一處開闊地停好車,就在車上開始打瞌睡了,ram領著我們兩個姑娘下去逛。因為上次已經來過,而且據說門票可以通用很久,我心安理得的走了進去,顯然,沒有一個人想要攔下我。

ram在城市裡似乎沒有在山區那樣自在,擁擠不堪的城市好像比十幾二十公斤的背包更讓他難以承受。他顯然不像在徒步時那樣話多了,對於加德滿都這些景點,恐怕他也說不出多少名堂,只不過是把我們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的當地人而已。

又到了patan museum, 因為趕時間,我們沒進去仔細看,只在庭院裡走了一圈。那個年輕的警衛居然還在,我一眼就認出了他,卻並不上去說話,只是笑笑的,不停用眼睛瞟他,然後低頭佯作看地面狀。[帥哥實在太可愛了,我忍不住小小淘氣一下:)]果不其然,不一會兒他就從院子對面踱了過來,對我說他認出了我。我們閑聊了幾句,不知在聊的什麼,秀色可餐而已。連leo也被吸引過來,思忖半晌,主動要求跟帥哥合影。臨走時,我緊緊地與帥哥握手道別,注視著他的眼睛,依舊笑笑的,說一聲“再見”。

直到吃午飯,我們兩個還沉浸在“驚艷”之中久久沒有恢復過來。對於安全的擔憂?誰還記得起來呀!

午飯是在廣場邊上一個臨街小飯店吃的。ram帶了我們到這個攤上,坐了擺在露天的桌子旁,三個人各要了一份momo和一瓶可樂,才30盧比一個人。這才是本地居民的消費水准,相比之下,旅游者實在被宰得太厲害了。我們吃得很高興,份量太多,我和leo簡直都吃不完。邊吃,邊在那裡東張西望,看走來走去的男女們。我把路邊一個穿黑色punjab的姑娘指給他們看,“我就要那樣的一套衣服”。要不是還看到了一個扛著槍穿迷彩服的兵mm也過來吃飯,我們幾乎就忘記今天這城裡還有大規模游行這回事兒了。

似乎游行的確不對這城市生活構成任何影響,下午我們接著去猴廟,居然還趕上了廟會!上次清靜寂寥的猴廟今天人山人海,年輕人雙雙對對,夫妻們扶老攜幼,半大的少年則成群結隊,還有小販臨時搭起攤位賣吃的,把猴廟前後這不大的小山弄得熙熙攘攘,好不熱鬧。leo勤勤懇懇的去空無一人的售票處找人買門票,我照例跟著人群就進去了。

從後山走到前山,佛塔下面更是水泄不通。為了安全,我早已把小背包從後面換到了前面,這麼擠來擠去的,難免不被人摸兩下,雖然裡面也沒什麼貴重東西。下山的人潮緩慢移動,我們想快些下去,卻毫無辦法,只能跟著人群慢慢挪,最後還彼此走散了。用leo的話形容,只有國慶節在外灘看燈的時候才會這麼人貼人,我則莫名其妙地想起了中學時有一次去蘇州,正趕上虎丘的廟會,也是這樣彩旗招展,花團錦簇,陽光明媚,暖風熏人,士人仕女,絡繹不絕。

擠在我旁邊的是一群十六七歲的少年,動不動就大聲起哄,不明白他們在干什麼,總之走得很慢。leo和ram都已經給推得不知去向了,我一心想超過他們往前走,卻怎麼也走不快。居然還有人來拉我的辮子,待我回頭去找,卻早已躲在同伴後面,不知是誰干的。如此數番,我終於忍耐不住,用力說“i am not nepali!”這下不得了,他們起哄得更厲害了,一個勁兒的追問姑娘你是從哪裡來的?我自悔失言,低頭抱了小背包緊走,登徒子們緊跟不放。不知不覺走出了山門,我還沒反應過來呢,被早已等在一邊的ram一把抓住,拉了出來,原來leo和司機早已從人堆裡出來了。還聽到身後那群少年意猶未盡的聲音。

ram和司機大笑,“那群小男孩以為你是本地人呢!”這話我已經聽了好多次,向來心裡都是半信半疑的,覺得那是對游客的一種泛泛贊美,為了拉近距離的。到這一次,我可是真的相信了。

在猴廟的一番耽擱讓leo有些擔心時間,她必須在四點之前到尼泊爾航空公司的辦事處去確認次日的返程機票。辦事處在市中心kanti path路口,靠近加德滿都皇宮廣場。然而越靠近市區,車堵得越厲害。最後,在kanti path位於皇宮的那個路口,就是有另一個紅綠燈的地方,路被封鎖了。我們三人無奈,只得下車步行。

他倆在前頭走得挺急,趕時間,我因為扭傷的腳踝還沒有好,慢悠悠跟在後面。反正這條路我走過不止一次,不怕迷路。kanti path上,軍用卡車一輛接一輛的停在路的正中,士兵就近坐著,密密麻麻坐了一地。過ratna park路口的時候,ram向左邊方向指了指。果然,在一二百米開外,一大群人擠滿了街道,有紅藍相間的旗幟在其中翻滾。就是這裡了。

不過街上更多的還是走來走去無所事事的閑人。才不過下午四點,還是上班時間呢,大家似乎都閑得不得了,在外面逛來逛去,看熱鬧的比游行的還多。再想想,果然是逛廟會的逛廟會,拜菩薩的拜菩薩,走路的走路,游行的游行,生的生,死的死,該干什麼干什麼,一切如常,一點兒影響也沒有。終於釋然,從此不再擔心。

只有一點點疑惑,大家都這麼閑著,誰還在工作?

工作的人當然還是有的,比如航空公司辦事處。雖然確認機票這樣一個簡單的手續也費了不少時間。我建議把leo推在前面,讓她而不是ram去跟辦事處人員打交道,畢竟leo作為外國人還是有些特權的。至於我自己,我現在已經堅信,除非開口說話,不然絕不會有人拿我當外國人看的。

似乎為了加強這個印像,順路去完附近的加德滿都皇宮廣場以後,我們再次來到了indra chowk的窄小巷子裡。這一次,我要為自己找當地女人的punjab裝。

“就那裡吧”,走了沒幾步,我向他們指了指二樓掛出來的幾件女裝和一塊招牌,“我們上去看看。”鑽進一條小門廊,從黑乎乎的樓梯爬到二樓,在一間不大的房間裡,兩個伙計正在埋頭整理貨物,地上鋪著一張大床墊。我們脫鞋進去,ram說明了來意,他們就把五顏六色的衣裳一套套攤在床墊上給我挑。leo覺得那些顏色都很“鄉氣”,我卻認為這才是好的,興致勃勃又難以取舍,高高興興試衣服去了。

最後敲定的價錢卻並不便宜,1350盧比,合新幣35元,人民幣170元。我絕對不相信這是當地人出的價錢,少一個零還差不多。找ram幫忙本來是想借他是當地人,壓壓價的。不過轉念一想,他絕沒有幫著我們而不讓他的同胞賺錢的道理,甚至他自己也可能因此而有筆回扣呢。所以也就算了,反正這個價錢我自己覺得可以接受,而且我的確是早就想要這樣的衣裳了。他們說在尼泊爾這叫shalwar(衣)kurta(褲),punjab是印度的叫法。我學說了好幾次,總是說不像。

穿上這衣服,我意猶未盡,又在asan tol一個珠子市場裡一連買了三串花花綠綠當地女人戴的那種珠子,審美品位又該給leo那上海人的眼光嘲笑一番了。這些珠子不但搜光了我和leo身上的每一張盧比,連ram也借出了他隨身帶的所有錢。反正就是這些了,也沒法子再討價還價,拿下來就是了。

這一次,同樣是在黃昏的小巷裡,抱著我的shalwar kurta和珠子串,緊緊跟著ram,好像也沒轉幾個圈,也沒走多少路,不知不覺就到thamel了。我郁悶地說起上次獨自在城裡瞎轉找不清方向的經歷,ram安慰我說剛來這裡能夠這樣不迷路已經很了不起了,加德滿都這些老街是出了名的錯綜復雜的,這才稍稍讓我有了一點成就感。

晚上,我迫不及待穿上我的新衣服,把頭發披下來,興奮的出門去了,也要體會一下身著shalwar kurta,飄著披巾,在加德滿都街上走的尼泊爾女人的感覺呢。效果是太顯著了,路邊小店的店主們看著我從門前走過,不再有興趣對我招徠生意,連街上走來走去兜售工藝品的小販都不搭理我了。在一間店裡等leo的時候,店主忽然對我說了一長串的話,真奇怪,雖然我一點不懂他的語言,可我知道他在問我是尼泊爾人還是從印度過來的。leo早已忍不住,告訴他我是中國來的游客。中國人?店主大惑不解,上上下下打量著我,“可是,她哪一點像中國人了?”他向店裡的另外兩個洋人女顧客抱怨著,“哪一點像了?”

直到我們走出那家店,我還聽到他不可思議的說,“我真的以為她是nepali呢!”我忍著笑,一言不發,心裡得意非凡。為此,那天晚上我們特意去吃了印度餐,tandoori chicken。


精選遊記: 加德滿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