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 塔公—丹巴塔公的意思是菩薩喜歡的地方,一個典型的藏族縣城,民風比其他地方似乎更濃一些。建築還保留著藏式雕花裝飾,小店面的大門也頗為大氣。在街上隨處可見穿著藏服的男女老少,犛牛穿城而過,有一只小犛牛幾乎翻遍了馬上旁所有的垃圾桶,看樣子已經是熟門熟路。流浪狗也很多,當地人叫“放生狗”,不必擔心它們會餓死,既然是放生狗,總有善男信女喂它們,因此,這些流浪狗大多肆無忌憚地閑逛,曬太陽,也沒人驅趕。塔公寺正門的廣場前聚集著許多游人,背包客不多,自駕游的不少,很多人還帶上了愛狗,高音喇叭裡放的音樂既像藏族歌曲,又像巴基斯坦的歌,管它呢,誰也不在意,大家就像趕集一樣,湊個熱鬧嘛。雖說塔公寺是紅教寺廟,沒見識過,我們好像沒太大的興趣到裡面參觀,何況還要收門票。於是凌師傅把車停在塔公草原的路邊,自由活動。湯米和汪汪騎馬過癮去了,我們幾個逛了一下塔公金頂,是真的金子呢,在太陽的照射下明晃晃的。在轉經筒走廊裡沒看到幾個藏民,這裡絕對漢人占多數。草原上開出了星星點點的小黃花,再過一個月肯定不錯。游人太多,影響了草原的自然風光。游客亂扔的垃圾袋,令人掃興。縣政府要是意識不到環境保護對旅游點的重要性,若干年後,塔公就是一個殘敗的遛馬場。我們對丹巴充滿期望。10:30啟程前往丹巴。路途中我們穿越了犛牛谷,這是一次意想不到的驚喜。犛牛谷兩旁綠樹成蔭,山腰至谷底都開著白色或粉色的高山杜鵑。溪水潺潺,鳥語花香,讓人恍惚間以為身處江南。但高山杜鵑和溫泉又表明這是高原獨有的。路上看到一個僧人在溫泉池裡泡澡,這是天然形成的小池子,大概游人發現並圍了起來,僅容一人入內。我們本想也去看個究竟,那人在對面喊了幾句,意思是前面還有一個更大的池子。到了他所說的池子,大失所望,已經有很多人聚在那裡,而且池子是當地藏民用水泥砌成,僅供泡腳,每人三元。兩個掛著紅牌牌的藏民擋住去路,我們BS這種占山收錢的舉動,泡腳多沒意思。繼續前行,來到著名的紅石灘,石頭果然是紅色的!刺蝟等人研究了半天,用小石塊砸紅石,看到裡面沒有顏色,據刺蝟考證,這是一種蘚類生物,附著在石頭表面。呵呵,其實真相如何,我們都不知道。我們步行了一段路,然後下到谷底,盡情享受山谷的怡人風光。巨石、急流、高山,可以和虎跳峽媲美了,不同的是這裡的風景更加秀麗,綠樹更多。流連了許久,我們才依依不舍地回來。穿越了犛牛谷,大家心情都不錯。傍晚到達丹巴縣城,這裡的旅館價格不菲,也許是五一的緣故,最後刺蝟幫我們找到了“新華賓館”,是新華書店下屬的,挺不錯,終於又住上了標間,90元/間。丹巴也有一條步行街,聽說每晚7:00有藏舞表演,還有一段時間,我和刺蝟在步行街閑逛。刺蝟老早就看過介紹丹巴縣城的記錄片,這裡地勢險峻,縣城就處在谷底一個狹長的地段,隨時有滑坡的威脅。幾年前一次山體滑坡毀壞了一條街,而且專家發現更大的滑坡即將來臨,那時半個縣城都會被毀,滑坡還會造成河水上漲,淹沒另外一半縣城。丹巴面臨著滅頂之災,要麼整個縣城遷移,要麼把山體固定住。可是整個丹巴縣居然沒有一塊平整的地方,於是這次著名的丹巴縣山體固定工程啟動了。我們到了後街,那裡還看得到當年滑坡的痕跡,幾棟被毀的樓房還在。刺蝟執意要爬上山看個究竟。刺蝟去了半小時,真把我急壞了。他回來的時候興高采烈,給我看他拍的照片,真是嘆為觀止,每隔一段距離要把50米深的鉚釘打進山體內,還要用水泥澆注下滑的山體,工程不小。生活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真讓人不放心。回到步行街,舞蹈已經開始了,類似於納西族的集體舞,藏民也是圍成一個圈,不過人數更多,範圍更大,中間還有身穿鮮艷民族服裝的小女孩偏偏起舞。藏族舞蹈的動作很多,根據不同的歌曲節奏而變化,蠻難學的。看完舞蹈,隨處看了看,就回旅館。趁著有獨立衛生間,洗了一堆衣服,刺蝟沒打牌,大家各自休息了。

(犛牛谷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