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海港到小漁村回憶

作者: 雪中蓮

導讀洋山深水港建在小洋山島上,距人民廣場110公裡,而距離我上次去小洋山已經間隔了5年。 5年前,我加入戶外運動俱樂部,第一次參加的活動就在小洋山。那時從市區去蘆潮港碼頭沒有高速公路,要坐2小時的車,再坐2個半小時的快艇才能到島上。一行十多人,背著大包,和野營的裝備,一路上熱鬧無比。領隊在戶外運動領域裡的風雲人物,他的傳奇經歷也是大家茶余飯後的話 ...

洋山深水港建在小洋山島上,距人民廣場110公裡,而距離我上次去小洋山已經間隔了5年。 5年前,我加入戶外運動俱樂部,第一次參加的活動就在小洋山。那時從市區去蘆潮港碼頭沒有高速公路,要坐2小時的車,再坐2個半小時的快艇才能到島上。一行十多人,背著大包,和野營的裝備,一路上熱鬧無比。領隊在戶外運動領域裡的風雲人物,他的傳奇經歷也是大家茶余飯後的話題。

那時的小洋山是一個典型的小漁村,環島一圈差不多半天的時間,島上到處飄散著海風的鹹味兒。民居依山而建,只有山羊在巨石林立的山坡上穿梭,島上居民依舊沿襲著自古由來的生活習俗,男人出海打魚,女人在岸上料理家務。那裡也是一個天然的戶外運動訓練基地,白天我們玩攀岩、速降、徒步、穿越、探究廢棄已久的軍事秘道;晚上在海邊搭帳篷、觀星像、開篝火晚會、玩殺人游戲….... 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第一次嘗試的事情,也為我打開了另一扇通往快樂的門。

後來,我並沒有熱衷於這樣的旅行方式,也許是因為年紀大了,折騰不了吧?呵呵…… 不過現在想來,對那次“跨海”的活動仍然念念不忘。今天,用了2個小時路程,就回到了5年前的記憶。如今的小洋山通過32公裡長的東海大橋與上海相連。昔日的海灘荒地,變成了集裝箱雲集的貨運碼頭。5年前的臨海小鎮,也被規劃為聚制造、物流、倉儲、貿易、旅游、居住等多功能的“臨港新城”。

原來在海上漂泊的漁民終於上了岸;原來海上巨石如今也被鏟為了平地;原來的泥濘小道變成了高速公路;原來的農田變成了巨型倉庫;原來的拖拉機變成了貨運大卡車… …

可我還在這裡懷念那個小漁村,懷念那年在小漁村裡竄上跳下的黃毛丫頭… …

(日落大道)



(現在的海灘)



(現在的小洋山觀景台)



(日落大道)



(今日的臨港小鎮)



(今日的地圖)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