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出國,強烈建議游玩澳大利亞(第二天)

作者: kaibemimi

導讀第一天的行程草草完成,因初試“牛刀”,可能有些東西來不及交代,我會在接下去的文章中慢慢道來,請各位耐心點喔。 我們這次是出“公差”,所以我的文章可能對自助游的朋友沒什麼幫助,但我還是願意和大家分享我的旅途感受,或許會對您的出行有參考價值吧。 我們是3月初赴澳的,所以澳洲是夏末初秋的天氣,衣服除了替換外,多帶一件外套就行了,行李箱也不會 ...

第一天的行程草草完成,因初試“牛刀”,可能有些東西來不及交代,我會在接下去的文章中慢慢道來,請各位耐心點喔。

我們這次是出“公差”,所以我的文章可能對自助游的朋友沒什麼幫助,但我還是願意和大家分享我的旅途感受,或許會對您的出行有參考價值吧。

我們是3月初赴澳的,所以澳洲是夏末初秋的天氣,衣服除了替換外,多帶一件外套就行了,行李箱也不會被衣物占去太大的空間。我們通行共5人,其他皆50左右男士(都為有級別的領導同志),就我一個女士,本來以為沒有女伴“搭子”會比較悶,結果這些見過市面的男同胞出了國門一掃領導的架子,有的英語好(一路上解決了不少問題),有的幽默風趣,有的是攝影專家,還有的竟然也是“購物狂”(很和我的心意啊,出門一次不容易,一定要多帶點東西回去!),所以我和他們在一起的10多天,倒也覺得很開心。

因為旅行社的疏忽,我們澳洲入境簽證只辦了一次,原定行程中的新西蘭3日游去不成了。為此我們到達澳洲的第一天還專門去了墨爾本的移民局,經過交涉認定“沒戲”。雖然很遺憾,但這樣一來,我們的旅游行程一下子寬松了很多。大家都戲說這次就是“休閑游”。(好像更適合這些工作繁忙的領導們放松放松)

接下來的確如此,每天睡到自然醒,慢慢的用完早餐,然後 9點左右出發,下午5點半左右一天的行程結束。他們說澳洲人就是這樣的,因國家福利高,很多人不用很辛苦的上班,孩子生多了,就可以領取高額國家補貼,“小孩養大人”一點也不誇張,醫療制度也很健全,看病基本不花自己的錢。所以和中國人存錢養老防病相比,澳洲人不用費這個心思。他們掙了錢,就要花,要享受。平時晚上不出門,每到周四“發薪日”(每周結一次工資,他們等不及一個月),澳洲的酒吧等娛樂場所,商店會營業到較晚,因為這天是他們的“周末”。

墨爾本的第二天是安排去著名的大洋路看“十二門徒”。原來以為路上3個多小時會很漫長,但沿途路上的景致卻也別有風味,讓我們不覺得枯燥。兩旁寬闊富饒的大農場,農場上成群的牛羊,甚至還有直升機!據說澳洲的農民比城裡人有錢多了,這些都是私人牧場,擁有最先進的灌溉系統和養殖技術,所有的牛羊一年四季不用趕來趕去,到處都是天然的糧草。這和“中國的城市像歐洲;中國的農村像非洲”反差太大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經過一些小鎮,給我“世外桃源”的感覺。每家每戶一棟小樓,均有庭院,種植著各色花草,沒有圍牆,而是低低的白色或綠色柵欄,很漂亮。看起來治安非常好,所有房子大門敞開,車子也隨便停在院子裡。這些小鎮靜悄悄的,看不見多少人,但所有設施齊全,包括圖書館、游客訪問中心,我看見一個幼兒園居然還有個露天游泳池。

終於看見大洋路了,也終於看見南太平洋了。到達十二門徒景點,出乎我意料,游客沒有想像的那麼多。如果在中國,這樣的景點一定人滿為患。我們沿著修葺得很好的木板路拾級而下,來到一個平台上。十二門徒斷崖奇景就展現在我們面前。與其說十二門徒壯觀,我覺得南太平洋更勝一籌。海水與岩石經過長期的搏擊,形成了如今這一波瀾壯闊的景像,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海岸邊奇形怪狀的岩石和美麗的沙灘也讓我流連。只是本人攝影技術平平,只能用眼睛多看看啦。

我們的導游很不錯,不僅在路上給我們講解了很多當地的風土人情,而且還特地帶我們參觀了一個奶牛場,讓我們親身體驗了澳洲的擠奶過程。我只能這麼說,澳洲資源豐富,地廣人稀,連牛的待遇也很好,待遇好了素質也跟上去了,它們自覺地排隊擠奶,一點也不著急,眼睛溫順的看著前面,排到了就上轉盤擠奶,邊聽音樂邊吃草,看上去好幸福啊……


精選遊記: 墨爾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