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秋到2006年初春陸續去過泰安好多次,而每次都是匆匆去又匆匆回,一直沒有完成游歷泰山的宿願。泰山為五岳之首,古人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又因為泰山地處中原,雖海拔1500多米,但平地豎起如此巍巍的山巒,杜甫不禁也感慨,登泰山之巔“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所有這些過往接受的知識,構成了我想游泰山的一種纏繞在心頭的情結,所以終於還是和友人在2006年的4月7日抽出一天時間一同登泰山。我們原本預計要在夜間登泰山,可以在早晨的時候觀日出,但倦意還是把大家的興致打壓下去,泰山日出的輝煌絢麗只能收藏在心中想像了。清晨我們從桃花源索道上山,直接向玉皇頂進發。雖然取捷徑乘坐了一段索道,但從丈人峰到玉皇頂一小段距離都讓我們同去的人氣喘吁吁。平素我們在辦公室工作中缺乏鍛煉,此時是檢驗體質的最好時刻,當看到很多老人健步如飛向山頂前進的時候,才發覺我們的身體狀況確實處於不堪一擊的狀態,疏於鍛煉連向目標靠近的體力都准備不足。我們在攀登人生顛峰的時候,可能需要的體力、智力、毅力都要不斷的鍛煉才能獲得,簡單的登山之旅,突然讓我悟出很多生活的簡單道理,心中暗自念叨,泰山之旅不虛此行。
泰山最頂端為玉皇頂,是歷代帝王登高封禪的地方。玉皇頂舊稱太平頂,又名天柱峰。這裡是泰山絕頂。玉皇廟位於玉皇頂上,為泰山地勢最高的建築物。古稱太清宮、玉帝觀,由山門、玉皇殿、觀日亭、望河亭 、東西道房組成。創建年代無考,明代重修。山門額書“敕修玉皇頂”。正殿內祀明代銅鑄玉皇大帝像。神龕上匾額“柴 望遺風”。遠古帝王多在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諸神。東亭可望“旭日東升”,西亭 可觀“黃河金帶”。當我們登上玉皇頂時,看到很多虔誠的人們在向玉皇廟裡供奉的諸神磕頭祈福。有的人在閉目祈禱,有的人在默念祝福,有的人在專心致志的凝望神靈,祈求上蒼能帶給他們一生的好運。不禁,我也在玉皇頂的香爐中上了一柱香,企盼家人幸福,事業興旺。
泰山玉皇頂的的旁邊便是觀日峰,晨曦在此觀日初升的確是個佳處,紅日冉冉從地平線生起,生機昂然的一天開始了。見證這壯麗的美景,滄海桑田一瞬間,無不讓你感嘆自然的偉大與神奇。這就是泰山日出的魅力,也許人人心中都會期待這樣一個燦爛輝煌的日出。
泰山必須去的一處地方就是瞻魯台,在此觀瞻齊魯大地,遼闊美景盡收眼底,江山如此多嬌的詩般意境渾然天成,讓我心潮澎湃流連忘返。古往今來多少雄才大略的英雄豪傑,在此地凝思遠望,無盡煙波滾滾來,敢乘勁風破敵去。安靜的看到遠方,其實那裡也許是我想去的地方。
游泰山,品厚重上下五千年文化,觀恢弘天地十萬裡疆土。泰山的雄偉被歷朝歷代的市井平民、文人雅士、帝王將相極為推崇。從泰山的宗教文化可以隱約看到這樣的信仰被不同階層的人所接受的原因。泰山的宗教類型非常豐富,道教、佛教、儒家等是眾多宗教類型中最有影響的宗教派別。但多種宗教的內容都有一個核心思想的融合--“君權神授”,這種神權與政治合一承載了所有封建統治的政治信仰。
泰山讓普通百姓普遍接受的宗教形像是東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奶奶”。泰山奶奶代表的是大多百姓生活相關的祈福,符合人民大眾的精神訴求。她神通廣大,治病救人,護佑一切農耕、商賈、旅行和婚姻等事。而且,碧霞元君之女侍塑像中有一個抱有嬰兒的女子,這是碧霞元君陰佑婦女兒童健康平安,能讓無孕得孕,有孕順產。所以,民間也有把泰山奶奶當成送子娘娘的。 明清以來,直至今日,民間崇拜泰山奶奶的,一直十分興盛。碧霞元君神誕之日是四月十八,正是泰山地區春暖花開的時候,每到此時,登頂上山為碧霞元君燒香奉祀、許願還願者,常常是山上山下,連成一片。所以這次游泰山看到了很多民眾來到碧霞祠進行敬奉的盛況,香火非常的旺盛。我深深感受到人們對寄托自己祝福的祈求是多麼重視與虔誠。同時我們也各自上了一柱香,我們也相信心誠則靈的宗教教意。
泰山的狀美不僅僅是山頂眺望遠方的遼闊之美,還有山中險峻之美。從南天門到中天門的十八盤就是險峻之美的代表之處。層層疊疊的條石台階,陡峭之處有70余度,向下看去不知何處是起點,只覺險要之及,稍微不留神滾下去便要淹沒在無盡的石階裡。如若向上攀登,仰望南天門,確有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一步一個台階,最終也能在精疲力乏後登上南天門,工夫不負有心人,也許正是說的這樣一種道理吧。在下十八盤的途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泰山特有的挑山工,他們把食品或者建築材料通過人工的方式挑運到山頂。空手攀爬十八盤已經不易,更何況需要挑著幾十斤的物品呢?我們與一個挑山工攀談起來,他說一斤物品1.2毛錢(根據距離收費短途的收的少,長途的收的多,具體的價格我沒有詳細詢問過),我粗略的算了一下,60斤的東西挑到目的地大概就是7塊錢左右。挑山工大多很瘦弱、皮膚黝黑,肩部骨骼特別突出。與這個挑山工攀談時候,他的願望是要我們給他拍一張照片寄回去給親人看看,我們滿足了他的要求,他不認識字,根據他所描述的地址,我們記了下來,回來後通過電話聯系上了他的家人,很開心能為他寄出在山上辛苦勞作的照片到家人手中。我仍然記得他留在鏡頭中那羞澀的笑容、滿身的汗水。我知道他有很多美好的期待在通過這樣辛苦的勞動慢慢實現,他讓我們敬重。
泰山的中天門是我們下山的終點站,到了中天門沒有再走下山。實在太累了,我們坐上了汽車。依著蜿蜒盤旋的盤山公路,我漸漸遠離了泰山,只有無限的思緒還停留在山巔徘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