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份曾計劃去巴釐島,還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最終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未能前往。當今年機會出現的時候,很快報了名――走,去巴釐吧!
出發前的准備
出發前,在網上找了很多資料,對巴釐島的情況大體了解一二:
位於印度洋爪哇島西部的巴釐島,是印尼17654個島嶼中一顆耀眼的明珠。全島總面積5620平方公裡,中間被火山橫貫東西。巴釐島是印尼三大旅游景區之一,以典型的海濱自然風光和獨特的風土人情而聞名。
巴釐島有“花之島”、“詩之島”、“天堂島”等美稱,這裡沙灘細潔、綠樹成蔭,島上一年四季鮮花盛開,空氣清新,有如人間仙境。在吸收外來文明的同時,它一直保持著其獨特的文化。島上20萬多座星羅棋布的廟宇以及被當地人視作“神的住地”的火山,為這個碧海藍天、花紅草綠的“桃花源”增添了一絲神秘而古老的氣息。
巴釐島地處赤道,南緯8度至10度之間,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平均溫度為30℃。每年的4—10月為干季,這時雨量相對較少,適合旅游。每年的7、8月以及9月初,有大量的歐洲人到巴釐島來度假,這一段時間當地賓館的價格較高,而且常常客滿。到了聖誕節前後,來自澳洲和印尼其他地方的游人較多。
在網上查了很多關於巴釐島的游記,特別是大家的經驗之談,受益頗深:
1、中國大陸人已經可以在巴釐島落地簽了,帶好有效期半年以上的護照和10美元(短期時間),照片都不用就可以辦好簽證。辦簽證時給的幾張條條統統留著,出境時會用得到。
2、離境前不要花光所有的盧比,因為辦理出境時,每個人還要交100,000Rp,相當於人民幣100元。不然機場用美金換盧比,就不劃算了。
3、那裡的官方語言是印度尼西亞語,但當地人之間用巴釐語。由於是度假勝地,每年有大量歐洲、澳洲及亞洲的日韓人士前往,一般英語通用,還有人懂日語和韓語(很多人已經能說簡單的中文了,只是他們大多合台灣人學的)。
4、梳子一般酒店都不提供,牙膏、牙刷雖然提供但不更新,與我們國內的酒店有所不同,即使是5星的也一樣。但是房間內提供了拖鞋和睡衣,至少我住的PUTRI BALI HOTEL是這樣。
5、去巴釐島需要帶美金。100元一張的比散幣換的比率高。同時還要注意美金不能是被“蹂躪”得髒兮兮的,而且1996年以前版的美金、以CB開頭的美金在巴釐島不能使用(為此我跑了兩次銀行去換錢,搞的中國銀行的先生不耐煩地問我:你究竟要去什麼地方啊)。
6、美金換盧比盡量不要在機場和銀行、酒店換取,這些地方的比率低些;也不要貪圖小的換鈔店寫出來的比率高,因為他們會收取手續費。還是去專門的換錢的機構換取。盧比和人民幣的彙率大約是rmb1=rp1000。
7、要帶轉換插頭。因為當地使用的是歐標的插頭和插座(兩個圓頭的那種),跟我們平時使用的有所不同。
8、別忘了帶高指數的防曬油,這可是熱帶,這裡的太陽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我就因為沒在胳膊、腿上按時塗防曬霜,現在已經開始脫皮了)。
9、要注意禮節性問題:不要用左手握手;不要用彎曲手指的方式請別人過來;頭部是神聖的,千萬不要拍別人的頭部,即使對方是小孩子。
10、在街上行走時要注意避開當街排列的祭祀用品,千萬不可踩踏。
當然,最重要的,是安排酒店和行程了。因為是通過旅行社自由行的方式前往,因此,航班、酒店住宿、機場往返接送和早餐我們不用太多考慮。又不想幾天都躺在海邊曬太陽,於是在行程安排上頗下了一番功夫。先對比了諸家旅行社推薦的行程,又看了一些自由行人士的帖子,集眾家之所長――當然是自以為,確定了行程。
在拿到機票和出團通知後,很幸運,按照網友提供的Msn找到了PIYU,一個黑黑的會說英語的小伙子。從他那裡租了車,定了第一天的午餐和SPA(後面後講到),第二天的BIR(巴釐國際漂流)。還讓他幫我們看了看行程安排是否合理,他覺得已經很不錯了――這就好!PIYU他的EMAIL是:piyules@hotmail.com。LG在和他聊天過程中,還截取了他的一張照片,嘿嘿,現代化的通信手段就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