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龍勝梯田-桂林5天游(2006.5.22-26)有人說,陽朔是小資的天堂,在這裡,可以很休閑的享受山、水、吧啊… 雖然我不是小資,不過,趁現在有點時間、有點小錢,於是決定利用短暫的假期去腐敗一下…想輕松舒適的游玩,當然要避開黃金周、雙休日啦!周日晚上,我和BF在省站買了“廣州-陽朔”的車,開心的出行了。此時廣州已掛起黃色暴雨,家裡還來短信讓我們取消行程,不過我們豁出去了!D1游覽陽朔西線:白天遇龍河竹筏漂流,晚上觀看《印像·劉三姐》,晴早上8點一下車,天氣出奇的好,“晨風客棧”的小小風已踩著單車到車站接我們了。西街就在車站旁邊,現在還太早,四周靜悄悄一片。大約走了10分鐘,就到“晨風”了。這裡05年7月才開張,共4層樓,20間房左右,標間60元/天,挺干淨、舒服的。放下行李,衝了個熱水澡,精神馬上上來了,聯系了網上推薦的遇龍河漂流朱明遠師傅後,我倆就跑出去吃米粉了。疊翠路中段彙集了好多家米粉店,第一天當然是先嘗嘗網友推薦的“瘦子米粉”。這裡的米粉爽滑香嫩,配上鹵肉、炸豬皮、炸黃豆、海帶、黃瓜、蘿蔔干、辣椒、蒜蓉,真是好味!吃完米粉,再喝上一碗骨頭湯,好滿足!2塊錢,這麼多東西、這麼好味,總之一個字“抵”!在這5天,我們總共吃了7次米粉,除了“瘦子”,還到隔壁的“城中”、“寶泉”品嘗,到臨走時還意猶未盡!9點多來到碰頭點,朱師傅也剛好來到,我們上了“陽朔-楊堤”的車,中途在“白沙鎮”下(2元/人,朱師傅幫給的),叫了輛三輪摩托車(5元),開到遇龍橋開始漂流。車上跟朱師傅聊了一下,他說:遇龍河漂流是幾年前老外興起的,剛開始,他們從“遇龍橋-工農橋”全程收費是120元/筏/2人,後來政府介入,要收70元/筏的管理費,拉客的要收回扣約60元/筏,所以漂流價格水漲船高,到了240元/筏;不過如果是網友介紹的,朱師傅一般都收180元/筏,除去政府收費,運筏費,折舊費等,基本每筏就賺40元;漂全程要5個鐘,所以每天只漂一次。想想,他們也蠻辛苦了。到了遇龍橋,舉目遠眺,四周青山綠水,大片的水稻綠油油,水牛或在岸上悠閑的吃草,或在水裡游來游去,或在岸邊磨蹭著皮膚,好一片田園風光!竹筏用10根毛竹捆綁而成,上面放著兩把竹制太師椅,中間插把太陽傘,即防雨又防曬。我倆斜躺在太師椅上,筏工一邊劃槳,一邊介紹周圍奇特的青山,這座像獅子,那座像青蛙,遠處的像親嘴鴛鴦…三分形像,七分神像,稍作想像,就感覺自己置身於百米畫廊中。一路涼風徐徐吹過,蜻蜓、翠鳥時而飛馳而過,時而立在船頭,平添幾分生機。遇龍河的水清澈見底,波瀾不驚,但每幾百米就有一個半米高的堤壩,過壩時,濺起朵朵水花,有驚無險,猶如錦上添花。不由得感嘆,原來世上還有這種游覽方式,只怕只有在陽朔才能找到。河上段人煙稀少,漂著漂著來到朝陽碼頭,游客漸漸多起來,有的拿著水槍四處噴射,有的拿起船槳自當筏工,有的脫光上衣跳進河裡,有的放開嗓門大聲唱著山歌…處處都是歡聲笑語,連遇龍河也笑了!不知不覺,5個鐘後我們漂到了終點工農橋,告別筏工,坐車回到陽朔(2元/人)。晚上7點多,車子把我們接到了《印像·劉三姐》演出現場(原價188元/人,晨風代定135元/人,包接送),這裡游人如織,座無虛席。8點鐘演出准時開始,音樂一響起,燈光一打開,全場“哇”的贊了一聲。只見江面寬闊,水上竹筏一字排開,遠處的書童山在燈光照射下宛如白晝,構成一幅壯麗的山水畫。演出分幾個章節,有村民捕魚、劉三姐出嫁、月亮山仙女等。燈光變幻無窮,場景氣勢輝煌,真是百聞不如一見,老謀子,佩服佩服!D2 游龍脊大寨梯田,多雲本想兩日游,到大寨全景樓過一個晚上,即可看日落又可看日出,但這兩天以多雲為主,估計看不到,而且自己坐車要先到桂林(約1h),再乘車到龍勝(約2h),後轉車到大寨(約1h),路途遙遠,輾轉顛簸,於是決定跟晨風代定的一天團,110元/人,結果證明是正確的。7:30出車,約11點到達大寨停車場。一下車,一大幫瑤族女人就圍了上來,爭著幫我們背包包或帶路,當然是要報酬的。我們團的行程是先自費20元/人吃團餐,再自費10元/人看表演,後登2號景點,但我倆覺得浪費時間,加上喜歡自由,又已自帶干糧,便離隊自己找了個瑤族阿姨帶我們到“最大、最壯觀”的3號景點(15元,包背行李)。我們踩著石板拾級而上,不少梯田已經灌滿水,明鏡似的,特別好看,有的正在灌,泉水沿著竹子緩緩流下,叮咚作響,非常動聽,喝了幾口,特別清甜。一路經過大寨,大毛寨,小寨等,當地得天獨厚,屋子都是用竹子、木頭等建造,古色古香,一樓飼養牲畜,二樓是起居室,三樓是睡房,但很多新建的都變成客棧了。一路走一路聊,瑤族阿姨告訴我們:這裡的梯田開發已有700多年,他們自給自足,種水稻,養雞、養鴨、養豬,生活無憂;若干年以前,除了偶爾出去換點鹽外,他們基本與世隔絕,後來來了一個叫李亞石的攝影家,把梯田春夏秋冬的美景都拍了下來,外界才慢慢知道這個地方,旅游開始發展起來,外面的人“送錢”進來了;這裡5個寨的婦女輪流當導游,有錢大家賺,沒事的時候還是男耕女織。我又注意到每個瑤族姑娘都戴著一樣的銀耳環,把耳朵墜得老長老長,就向她討教。她說:每家每戶地下都秘密埋著一壇子銀,孩子出生後就挖一點送到銀匠那裡打耳環,這耳環是跟一輩子的。哦,原來如此,看來下次我們旅游的重點應該改為尋寶!大約走了1.5h就到3號點了,一眼望去,梯田層層疊疊,霎時壯觀!我想夕陽西下或者秋收或者下雪肯定又有另一番風味!觀賞一番後慢慢走下山,偶見當地人在田間勞作,水牛、馬兒、鴨子隨處可見,小木屋倒映在水中,遠處炊煙裊裊,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來到一座木橋邊,我們付了導游費,兩人就靜靜坐在橋上欣賞潺潺泉水,此時微風徐徐,四下無人,一片寧靜,無聲勝有聲!小插曲:打發導游走的時候,她賴著不肯走,老說怕我們迷路,一定要帶我們去到山下她家才行,實際就是要我們到那裡吃飯買工藝品。連哄帶騙說我們認得路一定會去她家她才肯走。哎,想想,她們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又不怎麼出山到底要這麼多錢干嗎,或許這兩年太多游客送錢來了,她們眼中就只認得錢了。可悲!下午3:30啟程,7點多回到陽朔,在車站附近夜市飽吃一頓後,便到西街閑逛。去過麗江古城,相比之下西街就遜色了許多。少了點年代感,少了點原創的、民族的東西,多了一些現代化的時裝店,格格不入!逛西街,勾起了我對麗江的回憶,對麗江的思念!D3 游覽陽朔北線:徒步漓江“楊堤-興坪”精華段,陣雨煙雨漓江,又是另一種美!美美的睡了一覺,美美的飽餐一頓米粉,就踏上“陽朔-楊堤”的班車(8元/人,20分鐘一班),約1個鐘後便到了徒步起點。11:00我們交納了16元/人(包前兩次過渡費)的徒步管理費後便過渡至對岸,沿江邊碎石路走。雨中漓江,群山雲霧繚繞,若隱若現,“童子拜觀音、神筆峰、老人守蘋果…” 全憑你想像,最容易想像的當然是駱駝峰了,呵呵^-^ 12:30我們走到村尾,石台階下去便是浪村渡口。坐渡船過對岸後沿江邊水泥護堤走,江水清澈見底,江面的游輪上站滿人,對著我們say hello,頓時覺得自己好爽,走在江邊,獨攬勝景。走完水泥護堤便轉上鄉間小路,豁然開朗,大片綠油油的稻田延伸至山腳,旁邊還有一些小木屋,好童話啊!我迫不及待的跑進那一片綠中,狂拍幾張。可惜好路不長有,接下來便是一片泥濘,短短幾百米,我們深一腳淺一腳,整整走了半個鐘,最後泥巴裹滿鞋底,頓時重了幾斤。一路走來,時不時有村民在耳邊嗡嗡的吵著:前面的路好難走哦,不如坐我們的竹筏啦;沒吃飽走不了哦,不如先去我家吃農家飯啦。好討厭啊,這裡的人到底是怎麼啦,是好心還是讓錢蒙住了眼睛?走著走著,經高人指點,我們終於看到可愛的水泥地了。一路走到村尾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九馬畫山,我一數,呵呵,好家伙,九匹馬都清清楚楚的看到,看來今年財運亨通了!16:00終於見到最後一個渡口冷風渡,4元/人擺渡到對岸後。一上岸,便見一條小路曲曲彎彎伸向前,上面鋪著細紗,走上去軟軟的,真是享受。兩邊木柵欄圍著千頃稻田,小茅屋散落期間,偶有小雞咯咯咯走過,放學的孩子吃著雪條,快樂的追逐著…原始、天真、快樂!大約1個鐘,見到前方有人擺攤賣紀念品,回眸一看,20元錢人民幣繪制雛形就在遠處,拿出早已備好的20元,哢哢,拍下兩張,回去就可以復制紙幣了,哈哈@-@ 17:30我們走到了終點興坪汽車站,坐車回陽朔,5.5元/人。挺累,但挺值,最美的風景總在路上!晚上,我們又來到車站旁大排擋,吃上了陽朔特色菜“啤酒魚”,果然名不虛傳。鯉魚的香嫩在番茄、青蔥、辣椒、啤酒的烘托下,發揮得淋漓盡致!D4游覽陽朔東南線:上午游銀子岩、遠觀月亮山、大榕樹,下午騎單車游“書童山-福利鎮”,陣雨昨晚天氣預報說今天有雨,看來是游覽岩洞的最佳時機,我們通過晨風預訂了“銀子岩”半天游50元/人,包接送(正價80元/人)。早上8:40出發,一路經過“十裡畫廊”,導游小姐娓娓道來:這邊是唐僧、觀音菩薩,那邊是孫悟空、豬八戒,儼然一部西游記;遠處還有大榕樹、月亮山。車子由遠到近,月亮從缺到圓,但是見不得滿月。再往前走,便見一只“小狗”蹲在路邊,原來月亮是被它咬掉一塊了。約9點我們到達荔鋪銀子岩景區,這裡99年才對外開放。銀子岩屬層樓式溶洞,包括下洞、大廳、上洞三大部分,彙集了不同地質年代發育生長的各種類型的鐘乳石,特色景點數十個。音樂石屏、廣寒深宮、雪山飛瀑、佛祖論經、雙柱擎天、混元珍珠傘,栩栩如生,形像逼真,嘆為觀止,有的游客還感嘆到:比我們昨天看的冠岩好看多了!在解說員溫柔且富有磁性的聲音中,我們流連忘返。約10:15我們游玩岩洞,伴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回到陽朔。隨便吃了點,小睡一覺,我們就借了晨風兩部單車出去溜達了,下午走的是東線“書童山-福利”。一路往東,開始是水泥地,進村後就變成約2米寬的石子路,有點顛簸,有的地方要上坡,我大力的蹬上去,“啪”自行車掉鏈了,呵,海只能充當一回修車師傅了。一路前行,空氣清新,兩邊都是青山、綠田,偶爾閃過幾間小屋,屋前有小雞、黃牛,很愜意!約2個鐘我們到達渡頭村渡口,連車帶人渡過去(2元/人)便到福利古鎮了。一上岸,在村尾的古亭裡休息了一陣,見遠處有一片綠洲,幾頭水牛悠閑的啃著青草,有時還踱進水裡泡澡。我們把車放在旁邊,沿著小路跑到上面玩了一陣,就出村走大路回陽朔了。晚上,來到晨風推薦的“陳大姐大排檔”,品嘗了啤酒魚、田螺釀、南瓜藤等。與昨晚相比,這裡的啤酒魚少了點番茄,多了點啤酒味,各有千秋;田螺釀則很特別,他們把田螺肉剔出來洗干淨,拌上鮮肉,又塞回去,加點香菜爆炒後,很好味,吃得我們停不了口。最後拿了晨風打折卡打了個8折,45元,飽飽的!D5 雨中游桂林昨晚中央台天氣預報說今天桂林將有大暴雨,是中國最大雨的旅游城市,我們說那就去看看最大雨時候的桂林吧。早上10:00在汽車站搭上開往桂林班車,10元/人,1個鐘多點就到汽車站了。天果然很黑,下起雨來,我們身著短褲,兩把傘一瓶水,輕裝上陣,沿著江邊走,遠觀像鼻山。雖說像鼻山是桂林的市徽,但外圍大半的觀景角度卻被許多綠樹人為遮住,要看你就交錢吧!(太市儈了吧!)此時大雨傾盆,江水卷著上流的水藻、泥沙奔騰而下,漓江水變黃、變急,漲了許多,淹沒了江邊的觀景台。當地人紛紛駐足觀看,他們都說這種情況很少見。我們繼續往前走,經過衫湖,遠觀日月雙塔,吃了午餐後過解放橋,就到七星公園了。在門口拉客的中年婦女那買了套票後(50元/人,七星公園加七星岩原價65元/人)就順利入園游覽。雖說下雨,但這比陽朔多了好多旅游團,游人如織,游興不減,都興奮的拍照。順著地圖游覽了幾個比較hot的景點,感覺不錯。入門的“華夏之光”彙集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精髓,跟在導游旁聽她慢慢講也學到不少知識;“七星岩”比較氣派,但其鐘乳石不夠精致,無法與銀子岩相提並論;“駱駝山”則非常形像神像,聽說克林頓還訪華期間還曾在旁邊發表演講;“樂山瀑布群”為是人工所造,小家碧玉,與旁邊的亭台樓榭相互輝映,倒也別有一番風味;通往“桂海碑林”的路已被大水淹沒,只能遠觀。最可愛的要數滿山遍野亂跑亂跳的猴子了,它們隨處覓食、追逐打鬧、蕩秋千、打架,好不自由,引得游客呵呵大笑,但可要記住只可遠觀,他們可“野”了。游完七星公園,我們在門口乘11路車(1.2元/人)直達桂林汽車總站後,就直接回了陽朔。特別提醒:一定要在售票處買14元/人的“桂林直達陽朔”班車,如果坐其他慢車,他們會在路上繞圈兜客,很浪費時間啊,我們就上了當了!總體來說,桂林沒有陽朔那種田園味道,但卻是個非常適宜居住的城市,到處都是青山綠水,當地人上七星公園只要2元,60歲以上免費,我們就看見好多老人在園裡打牌下棋,很悠閑!5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陽朔要又迎來周末旅游高峰,到時西街肯定人山人海,我們決定撤退。在新西街旁購買了“陽朔-廣州”臥鋪車(130元/人),當晚9:00上車,第二天上午7:00順利到達廣州。後記:用“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形容這裡的青山、綠水、田野一點也不過分,呆在陽朔,周邊就有很多地方玩,免去長途坐車之苦,非常休閑!但與雲南的藍天、雪山、峽谷、高原湖泊、古城、少數民族相比,這裡的景色就略顯單調,民風也沒那麼淳樸,或許是旅游開發時間短但速度快的緣故吧!這一程,我倆共用了2200元。附聯系電話、地址:1、省站“廣州-陽朔”130元/人,坐位,約9個鐘,如果到桂林則150元/人。車比較破,不是很舒服。每晚8:30、9:30、11:00各發一班,Tel:020-86692865-2196;2、陽朔晨風客棧:陽朔城北路30號;Tel:0773-8815959,小小風:13877377114,晨風:13977331919;網站:www.toursky.net/hotel。這裡有許多訂票優惠,用洗衣機、自行車均免費,挺抵!3、遇龍河漂流朱明遠師傅13077632079,態度好,人淳樸,他的搭檔也不錯。4、如果游龍勝梯田想在那過夜,推薦入住1號景點全景樓,路線為“進山-2號景點-1號景點-入住全景樓-第二天到3號景點-下山” 。聯系人陽老板0773-7585688,13077646291;他家有專車到桂林接游客,聯系人陽先生0773-5673515,13768728375,30元/人,車牌號57600,57610。5、“陽朔-廣州”臥鋪車定座電話13977307629小肖,13978307199李姐;車牌:桂C08508,09366;車比較新。個人覺得臥比坐舒服。

(遇龍河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