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釐,巴釐(4)

作者: bjserina

導讀第三天:酒店-BIR漂流-KUTA庫塔-ULUWATU烏路瓦圖-酒店 吃過早飯,看看時間還早,我和LG穿過游泳池,來到酒店獨立擁有的海灘。藍天碧海白沙,早晨的海灘一片寧靜。人很少,一個中年女人坐在椰子樹下,悠閑地用草編織著用於每天祭祀的器物。真羨慕他們的生活狀態,想想現在如果在平時,我應該正在急忙忙奔向公司呢。 8:30如約來接我們的只有昨天開車的KETUT,PIYU ...

第三天:酒店-BIR漂流-KUTA庫塔-ULUWATU烏路瓦圖-酒店



吃過早飯,看看時間還早,我和LG穿過游泳池,來到酒店獨立擁有的海灘。藍天碧海白沙,早晨的海灘一片寧靜。人很少,一個中年女人坐在椰子樹下,悠閑地用草編織著用於每天祭祀的器物。真羨慕他們的生活狀態,想想現在如果在平時,我應該正在急忙忙奔向公司呢。

8:30如約來接我們的只有昨天開車的KETUT,PIYU幫我們安排好行程後,沒有來。小D以為是PIYU由於昨天晚上的事情生氣了,一再請KETUT幫忙向PIYU解釋。

我們要參加BIR巴釐國際漂流。漂流是巴釐島很受歡迎的娛樂項目,LG說不想給自己留下太多的遺憾,堅持要參加。在國內的時候,旅行社一般會推薦阿勇漂流,到了巴釐島,了解到Ayung河不如TelagaWaja河的水流急,河道險,LG不假思索地選擇了BIR。我不會游泳,反復問了PIYU漂流是否安全,直到PIYU很迷惑地對我說:“安全,我記得已經回答過你了”我才不再和他確認。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到了漂流的起點。一個當地黑黑瘦瘦的小伙子給我們介紹了漂流的一些注意事項,就讓我們去換衣服准備出發。昨天PIYU已經告訴我們,最好穿上泳衣,肯定渾身上下都會淋透。我臉上、胳膊上抹了厚厚的防曬霜,穿上泳衣,又套上T恤和短褲,再穿上救生衣,戴上安全帽。把護照、錢包、照相機放在提供的一個防水的大包裡――事實證明,在漂流途中,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照相。跟著我們的“船長”來到了河邊。看著並不寬闊的河道裡湍流不息的河水,我橫了橫心,才上了皮筏子。

我們同行4人,前後兩排坐定,船長把放著我們物品的防水袋系在皮筏子上。再次和我們講解。他和台灣人學會了用中文表達“往前、往後、停”這些簡單卻明確的指令,於是我們在他的號令聲中出發了。我們沿著TelagaWaja河在Agung阿貢山間順流而下,全程12公裡,河道狹窄,水流湍急。河並不很深,河水清澈,有的地方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底大大小小的岩石。雖然頭頂太陽,但是山間的風和濺在身上的水,使我們不覺炎熱。在船長的號令下,我們緊張地往前、往後地劃著。很快就領教了TelagaWaja河的魅力:劃幾下就會有一個急灘險灣,在聽到船長“PENG-PENG”的口令後,我們就要收了槳,用力拽住皮筏子邊上的繩子,以應對皮筏子與岩石的激烈碰撞;在聽到船長“BANBOO”的口令後,我們就把自己放平,完全躺在筏子裡,才能夠安全通過河面上非常低的竹橋。兩岸一會兒是黑黑的高聳的山岩,一會兒是綠綠的稻田,一會兒是茂密的熱帶叢林。還沒等完全適應,我們就從一個3米高小瀑布上衝下了,足夠刺激!

船長很有經驗,他會故意讓皮筏子衝進瀑布,水打在身上還真的很疼呢。他還時不時用槳使勁打擊水面,告訴我們他在打鱷魚。直到快上岸,我們才知道這條河裡根本就沒有鱷魚。在一次船長“PENG-PENG”聲後,我應聲落水,一直緊緊拽著皮筏子邊上的繩子。直到最後船長跳下來把我救起,我才又回到皮筏子上。――呵呵,同行人中,只有我不會游泳,只有我事前不停地詢問是否安全,可偏偏落水的就是我,真是沒面子。

中途休息的時候,LG和小D看到和其他的游客在游泳,於是先後跳下水去。到了水裡才知道水流的力量。他們只能順流而下,想橫穿水面或者逆流而上,根本不可能。最後只好在船長的幫助下,回到了岸上。看到還有皮筏子不休息繼續前行,岸上的人就會或者用手或者用槳,向行進中的皮筏子潑水,有的人會還擊,有的只是包頭躲避。呵呵,不分國家,不分膚色,被潑的人和潑水的人,一片歡笑。

最後我們又“飛躍”了一個4米多高的小瀑布,在驚叫聲中結束了長達2個多小時的漂流。

在享用過BIR提供的午餐後,我們開車前往KUTA庫塔。整個漂流外加午餐,每人只有27美元,物有所值。

KUTA是巴裡島開發最早,多姿多采的度假勝地。KUTA海灘是歐、美、澳洲游客的最愛,沙灘細致、浪高也適合衝浪。庫塔區的各星級的飯店、旅館雲集;各國料理餐廳、商店街、百貨商場等一應俱全,是最熱鬧也最便利的渡假地點。下午2點多的KUTA海面平靜如鏡,炎炎烈日蝦只有很少的游客信步在白白的沙灘上走著。不時有小販過來,兜售T恤以及貝殼飾品。我們只在海邊停留了很短的時間,就被離海灘不遠的小商品市場吸引過去。兩條街巷的兩側林立的商店賣著各種各樣的商品:服裝、金銀器、木雕、石雕、手工藝品。我們在一家小店買了30只披紅掛綠的木雕小貓作為送給朋友同事的紀念品。LG相中了雕刻精美的木質“飛去來”器,小D挑選了木雕的佛面,我們還選中了一個當地避邪的“門神”。當攤主知道我們來自北京而不是台灣的時候,用蹩腳的中文說:“HU JING TAO……LI HAI!”然後用英文解釋說,中國政策好,中國的經濟發展好。呵呵:)

吸取第一天的教訓,不敢太多停留,我們開始向ULUWATU烏路瓦圖出發。ULUWATU的黃昏日落美景是絕對不應錯過的。那裡有著名的情人崖(有人也叫它望夫崖),海浪拍打著懸崖,海鳥在晚霞中翱翔,景色非常迷人。我們特意問KETUT情人崖或者的來歷。KETUT說,他們沒有這種說法,想來是中國人的創意吧。

在ULUWATU看日落最好的地方是在一個叫做PURA ULUWATU的寺廟裡。寺廟座落在南部半島的的懸崖上,是巴釐島最古老和最具歷史價值的寺廟,是巴裡島六大聖廟之一。當地人合理地將一塊靠近海邊面積不大的平地規劃成舞台,游人三面環坐,既可以欣賞到落日的美景,又可以領略落日余暉下的民族舞蹈的魅力。相對於RP3,000/人的門票,RP50,000/人的舞蹈票,稍稍貴了些。

KETUT告訴我們在通向舞台的路上,要當心猴子搶眼鏡等物品。LG開始以為是小題大做,仍堅持戴著近視鏡,直到親眼見到有猴子搶了游人的眼睛、帽子和拖鞋,才不得不把眼鏡放在了書包裡。這些猴子也訓練有素,被搶的人如果想要回被搶的東西,只要給猴子的主人RP5,000,相當於人民幣5元,猴子的主人就會拿食物換回被搶的物品,生財有道啊!

在落日余暉中,舞蹈表演開始了。這個名叫“克差舞 (KECHAK DANCE)” 起源於祭神舞,是一種具有宗教色彩的舞蹈,通常由一些妙齡少女表演。我們看的這場表演選自《拉瑪亞拿史記》,舞蹈共分六幕,約1小時。表演極具巴釐民族特色,舞者也很有賣力。但是說實話,同行的我們幾個人都沒有完全看懂,拿著舞蹈介紹單看了半天。整個舞蹈沒有樂器伴奏,只有近百位男舞者的人聲和唱“QIA QIA QIA……QIA QIA QIA……”,從始至終,聲音時高時低,節奏或快或慢,別有特點。

看完表演,我們請KETUT帶我們去當地人自己吃的有印尼特色的餐館。在快到NUSA DUA的時候,KETUT在一排小飯館前停下來。帶我們進入一家很小的小店。看上去這家小店的確是很少有游人光顧,服務員幾乎不會說英語,我們先對KETUT說英語,KETUT和他們說當地話,再由KETUT用英語翻譯給我們,呵呵,好玩。這裡提供的有點像中國的蓋澆飯,盤子中先盛好米飯,然後把挑選的各種菜澆在飯上。米飯不夠可以免費隨意增添,菜不夠了,也可以增加――當然要付費,每人還贈送一瓶飲料。共有十幾種菜可以選擇,每樣菜的價格也不一樣。有些菜我們不認識。每個人都選了幾種,還不錯,即使我們熟悉的土豆、茄子,看上去只是被炸過而已,也在當地各種香料的作用下,有了不同的味道。結帳的時候,發現5個人一共花了不到人民幣80元,真是價廉物美了。我們和KETUT說,明天晚上要是可能,還來這裡吃。

在進入NUSA DUA的崗亭的時候,前面的一輛黑色的小轎車正在接受檢查。KETUT說,在巴釐島,像我們乘坐的白色面包車是專門的旅游用車,是不用檢查的。正說著,一個身穿警服一直在一邊站立的小伙子朝我們笑笑,還向我們說著什麼,我們搖下車窗,原來他問我們是不是日本人,我們說是中國人;他又問是不是台灣人,我們說來自CHINA;“上海?”我們幾乎齊聲回答:“北京!”“Beijing? Great!”說完笑著,行了一個美國式軍禮。一路上我們經常被以這樣的順序詢問著,看來北京人來巴釐島玩的不多。


精選遊記: 巴釐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