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一日游

作者: 帶著夢流浪

導讀告別了巍峨的黃山,也告別了同伴,坐上了趕往杭州的末班車。走了兩天的山路,久經考驗的雙腿也有些僵硬了。轉眼望,天上明月陪我一起趕路,收拾起登黃山的雄心壯志,一潮思緒卻湧來,獨自做在座位上,這才真正開始了流浪,想起遠方的她,此刻有想起我嗎? 去杭州,為看西湖,這個宿願十幾歲時就有了,原因也就是因為《新白娘子傳奇》,想起初中的時候,每天晚 ...

告別了巍峨的黃山,也告別了同伴,坐上了趕往杭州的末班車。走了兩天的山路,久經考驗的雙腿也有些僵硬了。轉眼望,天上明月陪我一起趕路,收拾起登黃山的雄心壯志,一潮思緒卻湧來,獨自做在座位上,這才真正開始了流浪,想起遠方的她,此刻有想起我嗎? 去杭州,為看西湖,這個宿願十幾歲時就有了,原因也就是因為《新白娘子傳奇》,想起初中的時候,每天晚上,學校靜悄悄的,大部分都跑到學校外面的一個工廠的院子裡,也靜靜地看著《新白娘子傳奇》,我也在,早已沉醉其中。很多情節已淡忘了,唯有白娘子和許仙催人淚下的故事沒有忘,當然,他們在斷橋相會的鏡頭更沒忘,西湖,本來就已經非常有名的地方,更令人向往。

晚上十點,趕到了杭州汽車西站,在附近找個旅館住下,包一丟,就趕快找個飯館,叫了幾個菜,一碗面,一瓶啤酒,風卷殘雲一般把所有飯菜下肚,也算是狂補一下在黃山的消耗的熱量。回來問了一下旅館的老板娘,原來這裡就是西湖區了,已經很近了,心裡一陣輕松上樓,收拾一下明天要帶的東西,洗完熱水澡,蒙頭便睡。

早上九點才起床,直接找個的士上車,去西湖,司機卻回過頭來問到:哪個門?西湖有幾個門呢。這下我傻眼了,這個倒是沒有注意,想起來了,說,去蘇堤,司機又問:哪一頭?狂暈,去最近的那個門吧(誰讓俺不熟呢)。十分鐘後就到了,還沒來得急准備,一下車就看到了微波蕩漾的湖面,這就是向往的西湖了,深吸一口氣,卻化作滿腔柔情。在小店裡買一張地圖,找到自己現在的位置,原來在跨虹橋了。仔細觀察了一下,決定先走過蘇堤,再轉走楊公堤,轉回來走白堤,繞一圈後到雷鋒塔。有租自行車的,不想那麼快游完西湖,還是慢慢地走著體會西湖的景吧。

岳湖有一部分被封了起來,應該是在搞“印像西湖”工程吧,具體看不到什麼。蘇堤上已經鋪上了柏油路,不時有騎自行車的走過,因為不是周末,所以沒有多少游人,倒是老頭老太的相扶漫步,望著他們的背影,好不羨慕!停下來,把手伸進湖水,感覺到一些涼意,幾縷柳絮飄過,帶來了幾許惆悵。水還是一樣的水,人卻已轉過了幾世紅塵。桃花雖然經歷了雨水,微微凋謝的是形,其神依舊煥發,衝著每個看它的人笑著。柳枝在微風中輕撫水面,碧波亦慢慢游將過來,觸手即散,不可琢磨。遠處山峰隱約,塔樓聳立,湖面上有幾個矯鍵的身影,是在練習皮劃艇,如此一幅絕色畫面!起身坐在湖邊的木凳上,靜靜心無所思。

再走,過了蘇堤春曉,人多了起來,不一會兒就到花港觀魚了。門口擺放著五顏六色的花兒,驚艷絕倫,池中魚之多,不可數。有人投下魚食,則水中就一片翻騰,魚兒個個爭先鬥快,吃完繼續仰望人群,飽食者則潛游池底,不見蹤跡,此非人觀魚,魚觀人也。再往前走則遇到一片竹林,正是茂林修竹,艷雀籟音。不忍打攪,輕輕躡過。

一樹紅楓立於路旁,遠觀如火,煞是好看。互聞前面童聲喧嘩,走過去放眼觀看,原來假山之中一條蛇,探頭探腦,驚訝於眾多學童的關注,頗為困惑之感,有一童膽量大,爬上假山,用一枝觸之,小蛇面露紅暈則隱而不見,莫不是千年青蛇之後裔耶?眼疾手快錄照之。此處學童集中活動之地,喧聲震震倒也悅耳,況加之鳥雀叫鳴,更是神怡。跳繩、折紙、賽車、追逐,讓人看得心癢,直想與其同歡。

走出南門,沿著路走,雖車水馬隆也覺之幽靜,蓋因水聲可聞也。聞水聲則心靜。再前行即到蓋叫天之墓,蒼木參天,幽靜肅穆,默然立於碑前,垂首懷之。“燕北真好漢,江南活武松”概其事跡而全。門口亭上有賓虹先生題“學到老”,人生至理,溶於其中。再前有陳毅元帥之“慕俠亭”:“一代孟優無文無武,千秋絕藝如柏如松”。未能記之真切,不知何人所題也。

再前,“半隱亭”立於湖邊,坐之良久,覺己業已半隱,半隱,未能全隱,中庸之道乎?遙想心上人,知我之至情之深否?千裡傳音,卻不能解此風情。入松林,皆筆直挺拔,傲立而旁枝交錯,前所未見如此林也,一對兒老婦父沿曲徑前行,空靈絕畫,望而呆立。

片刻,即又回到曲院風荷,此時季節荷葉已敗,故徑直前行到岳廟,算是一個半圈。在樓外樓對面一個小店解決中餐,店中老板娘話音剛出,但覺如銀鈴歡鳴,心頭為之一震!杭州話如歌也!坐下聽之良久,不願離去,江南之所,景色怡人,鄉音悅耳,人間天堂,其言不虛!

岳王廟前停留許久,卻未入之,“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不願進去看到秦檜等人嘴臉,得此二句可矣!轉過馬路,重新開始西湖周游,經武松墓,頗為驚奇:上下差八百年之兩武松,其墓竟環於此西湖,恐二人可相於切磋技藝,當莫分高下乎?

過白堤,經秋瑾墓,到孤山,孤山如西湖之奇葩,中有“西泠印社”,俞曲園紀念館。古木、石刻、石像錯落其中,卻發現於“潛泉”處,一不知名老僧石像頗為傳神,嗟嘆不止。忽瞥見一古樹之上,一只松鼠跳躍於枝頭,似樂游孤山。古木多香樟、白櫟、黃蓮木,皆愈數百年。轉輾其中,如入古門,莫知今之何時。

良久才下得孤山,經魯迅像、平湖秋月,踱過斷橋,稍作停留,此為許仙白娘子相會之處,人也多為此而停留,我所為者卻不若此,古之可鑒,今吾誰於歸?若此地,不可效也。轉眼望,寶俶塔甚覺冷艷。入聚賢亭,濯湖水而清涼,聽絲竹而斷腸。附近多吹拉彈唱,自娛自樂者,頤養天年於此,不亦樂乎?而我等少年,困於私情之中,難得其樂也!

再過“柳浪聞鶯”,天色已近日落,夕陽揮灑於湖面之上,鱗波蕩漾,柳枝撫湯,其景不可傳矣!

趕著去觀雷鋒夕照,正得其時。再轉到雷鋒塔正面,天色已沉,塔頂彩燈閃現,塔體通明,夜色中分外顯眼。並無登塔之意,唯繼續前行,端坐於湖邊一石,默默遐想,昨日夢,總難舍;相思情,卻難合。

買些紀念品:絲巾、雨傘,盡興而歸。



(湖光山色)



(老僧)



(雷鋒夕照)



(花港觀魚)



(沉思)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