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杭是個美麗而充滿靈氣的地方,值得用大幅的篇章去細說,可惜。。。這個艱巨的任務就留給從那裡回來不久的昭姐吧。
還記得那一天早上火車站廣場上。。。人很多,排了好長的隊,打電話給遲遲不出現的小敏,說擔心會誤火車。當小敏在超哥的伺候下優哉游哉地出現時,車站剛剛打開一個門疏導人流,而這個門剛剛在我站的地方旁邊,於是,我就在小敏的恥笑聲中灰溜溜地進站了。火車很干淨,原以為一天一夜的旅程很漫長,帶了書,卻沒想到都睡過去了,書只看了幾頁。和小敏談心,說一些“闊別”的情況和感悟,睡覺,去餐車吃飯,但沒有位子。總算見識了軟臥和餐車,從此沒有了幻想!
當天閃回的一些片斷:又走韶關、湖南一線,又是窗外的“有條”河,又是鐵路沿線的雙色芙蓉,又是層層疊疊的金黃色稻田,一切都恍如昨天,然而一轉眼已經兩年了。
Pig(依偎著小敏,唱):燒雞翼,我中意食~
小敏:醜少陣!
Pig:又無人識我!
小敏:甘又是,最中意就是甘樣,可以做d平時唔敢做的醜事。
Pig:。。。。。。
第二天清早到嘉興,小敏照例買了地圖,又照例拿著地圖走錯路,於是打了三輪車,我們照例開蚊的玩笑,說,如果蚊在這裡,肯定會逼我們搭公車或走路過去雲雲,哈哈!路上經過了飲馬橋,感嘆蘇杭這邊果然有文化,連一座普通至極的小橋都起了個這麼好聽的名字。後來才發現,原來這邊好多橋都叫飲馬橋,暈!
西塘-輕羅小扇拍烏蠅
到車站搭上了去西塘的中巴,一個多小時後就到了。在入口處小敏到處找售票亭,我說西塘不用買票的,她不信,繼續找。後來問了賣地圖的老大爺,才信了我的話。西塘。。。像麗江,我們住在姚宅,據說是一個清朝時老宅,果然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家俱,房間連著一個小露台,雖比不上在鳳凰時的那個露台大,但也足以令我們滿心歡喜了。
在西塘閑逛,將“送子來鳳橋”讀成“送子來風橋”,又被小敏恥笑。去西塘人家吃飯,小敏點了店裡最貴的鴨煲,待菜上來後卻說她不吃鴨的,只是為了喝煲裡的湯。點了一道最貴的菜只是為了喝裡面的湯?那一整只鴨我一個人怎麼吃得完?我,我我我。。。我無語了!
晚上坐在露台上繼續談心,喝著淡淡的啤酒,看茫茫夜色中一輪明月冉冉升起,於是發了條短信給飛姐: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台夜色涼如水,坐看皓月自東升。。。估計某人看了又要反白眼了,不過偶可完全沒有賣弄的意思,只是覺得當時的意境,非古詩詞不能將之表現出來!
西塘,最經典的一幕:在鎮口的路邊攤吃早餐時,我在面裡發現了一只烏蠅!小敏姐看著我那碗帶烏蠅的面,苦口婆心地對我說:算啦,食啦!唔食你會肚餓咯!。。。。。。啊!!!我要抓狂了!!小敏姐,我ORZ你!(O表示一個人的頭部,R是手部,Z是腿部,大家發揮一下想像力吧!)~~小敏的良言,余音繞梁,三年不絕!在往後的日子裡,每每想起,都頓覺一股真氣直衝丹田!無語啊無語,只能鼎禮膜拜!!而“輕羅小扇撲流螢”的絕美意境,亦隨之畸變為“輕羅小扇拍烏蠅”~~
同裡-二十二橋明月夜,小敏何處教拉琴?
別了西塘,去了同裡。一下車,就讓說是送客搭車、其實是守在那裡的呂家客棧給“劫”了。都怪我意志不堅定,原來一直說要住在正福草堂的,可是又不好意思回絕人家。後來遛達到正福草堂一看,環境果然一級棒啊,嗚~同裡與西塘一樣,都是水鄉,但建築無甚特色,不比西塘。小敏爸爸極力推薦的退思園,除了“退而思過”的名字留有余韻之外,其它的東西也沒有什麼印像了。參觀了崇本堂、嘉蔭堂,即便是白天,大屋的走廊卻一樣陰深可怖。高牆大宅,深院鎖清秋!完成參觀任務之後,我們就從鎮頭逛到逛鎮尾,努力踏遍二十二橋,並看著小敏吃遍了鎮上的每一檔臭豆腐。
別了同裡,乘車往蘇州。快到蘇州時,路邊的一條河引起了我的注意。為什麼這條河給人的感覺這麼整齊,河面是一樣的寬,河道是一樣的直,河邊完全沒有深深淺淺的河灘,難道,難道這就是。。。?河邊的一塊路牌一掠而過:京杭運河蘇南段。嗚~果然,果然真的傳說中的大運河!我終於,我終於見到了,在完全沒想到的時候!對大運河的情結,緣於小時候看過的一篇小說,那一個動人的故事,在大運河如詩如畫的風光中展現,令人無比神往。長大了,特別是外出多了之後,才明白那些當初我們神往的地方,也只是別人的普通家園,有時並不堪承托我們如此熱切的、一廂情願的厚望。但縱然如此,我還是很高興踏上那些我曾經以為的神奇的土地,去發掘這些土地上真實存在的、而不僅僅是我們想像出來的美好事物!
蘇州-君往姑蘇行,人家盡枕河
在蘇州最熱鬧的觀前街下了車,背起大行囊找地兒住。還好在觀前街口就找到了一家雖門面不起眼,但房間很新很干淨很漂亮的旅館。兩進的房子,小客廳有書桌和休息椅,房間有床和大電視,房間和廳的隔牆上飾有冰裂紋玻璃,嶄新明亮的柚木地板,真舒服,太舒服了!
偶挺喜歡蘇州,瓦面,飛檐,雕花欄杆,不時可以見到小橋流水,很小巧精致而又古意盎然的城市。觀前街是蘇州最熱鬧的地方,有商店有食街,非常方便,偶越來越喜歡這種鬧中取靜的住所。蘇州公交線路“字母+數字”的命名方式讓我很困惑,但總的來說很方便很完善,小敏姐終於可以意氣風發地實現了一圖走蘇州的夢想,視的士如無物!
下午,搭公車去了“窗對靈岩溪山月”的小鎮木瀆。木瀆,木塞於瀆,當初吳王夫差要在鎮旁的靈岩山上為西施建造館娃宮,建築宮殿的木材順流源源而下,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木瀆因此而得名。木瀆是一個安靜的小鎮,沿著香溪一路是幾處有名的深院大戶。虹飲山房,乾隆皇曾六次造訪的園林,也是我的此行的最愛!雅致的翠竹,安靜的睡蓮,明媚的湖光,樓台的倒映,燦爛的芙蓉,那座世界上最小的石拱橋(一步可以跨過),還有那座叫做“羨魚”的亭子。。。羨魚?哈哈哈,人真是貪心的動物!
中國的四大名園頤和園、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前二者在北京,偶小時候去過,這次來蘇州,就可以一圓訪遍四大名園的夢了。對園林一向沒有多少的認識,訪遍四大名園
~唉,又如何呢?!不過既然來了,總是得看看的。
拙政園,拙者之為政,名字具體何解沒有細究。很大,在裡面逛的時候又不可抑制地想起東湖公園,不過門票80,夠逛東湖幾十次了。遙遠的北塔寺倒映在園內的湖面上,稱之為“借景”,匠心獨蘊,是中國園林建築藝術的典範之作。留園令我印像最深的是“別有天”,就是園子裡的一個隱蔽的入口,進去之後是另一個豁然開朗的大庭院,確是別有洞天。後來我們還去了網師園和獅子林,據說獅子林大假山是按佛家的思想修建的,有很深的含義,但我真是很抱歉地一無所知。參觀了蘇州著名的園林之後,小敏得出的結論是-咱們還是回去看寶墨園吧,我很膚淺地表示同意。
晚上在觀前街逛新華書店買了兩本關於蘇州園林的書,才了解了一點點早該了解的知識。令我覺得羞愧的是,作為一個中國人,中國的傳統文化於我而言幾乎是一片空白。關於蘇州園林,書上說,這些園林最初的主人都是一些大官,而園林對於他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居所,是一個放松身心的地方,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他們以紅塵中的隱士自居,並追求著“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的人生境界,園林代表著“出世”,是理想中的桃源,而做官則代表著“入世”。。。書本真是好東西,它能讓我們透過事物的表像看到裡面的核心。。。
這一次的行程是包括了上海的,但我和小敏卻都對大城市不感興趣,實在是很想放棄,後來我建議繼續住在蘇州,然後輕身搭車去上海一日游,如此一來大幅度降低了勞累成本,小敏同意了。蘇州到上海一個多小時車程,實在是很近,我們游覽了老城隍廟,新天地、南京路,外灘,說實話,沒有太大感覺。新天地是個為小資而小資的地方,感覺太刻意,不喜歡。外灘,我本來沒意見,但當我只是為了拍照站在江邊不足二十秒而一個上海女人臉色很難看地說我動作太慢時,我就變得很大意見了。晚上八九點從繁華熱鬧的上海乘車回到路上幾乎空無一人的蘇州,深吸一口氣,寧靜的感覺真好。繼續發揮公交精神,搭車回到溫暖的旅館,睡覺!
西湖-煙花三月下杭州
雖然過了煙花三月,但我們還是下杭州去了。背著兩個大包,在城外的車站很有些躊躇,走幾步就累得不行了,還有個大叔一路跟在後面要我們跟他的團,住他的酒店,婉言謝絕了無數次,他還是楔而不舍的樣子。實在是沒辦法了,在路邊攔了一部的士,走人。杭州的街道兩旁種著很多美麗的樹,樹影搖拽,搞得我心也跟著搖拽,於是打破了坐車不語的慣例問司機,才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法國梧桐啊,風姿爛漫。
想到西湖邊的國際青年旅館住宿,司機卻說不知道地方,那我們就更不知道地方了,於是他帶我們到了一個什麼軍區招待所,離西湖也就五分鐘路程,不便宜,但想想這個地頭,算了,將就了。填寫入住資料的時候,前台小姐一定要我們填寫“是何關系”那一欄,我與小敏不約而同對望一眼,異口同聲地說:我們沒有關系!哈哈哈哈~
在賓館稍事休息後我們來到西湖邊漫步,夕陽的余輝撒在寬闊的湖面上,波光鱗鱗。西湖的美是淡淡的,寧靜、含蓄、悠遠~太陽下山後我們尋覓到湖邊的“西湖春天”,原來竟是間粵式茶樓。跑了這麼遠到西湖邊飲粵式的夜茶,真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覺,所幸西湖春天雅致的裝修與茶點的出品頗有一定水准,雖不便宜,但也算物有所值了。茶足飯飽後慢慢踱回賓館,中國美術學院的大門既風雅且有氣勢,令人隱隱驚嘆!湖邊翠竹的掩映下一幢幢裝修別致的咖啡館透出柔和的燈光,自落地玻璃望去,典雅的燈飾、寬闊的沙發隱約可見。我狠狠地咽了一口口水,小豬啊(小資),小豬入骨的地方!
在賓館睡到自然醒,發現自己很懷念蘇州的房間。連房間也成了此行的美好回憶之一,這倒是我始料不及的。迎著清晨的陽光,我們又開始了西湖邊的漫步。踏上湖邊的石質小徑隔著依依的垂柳望去,湖面上水氣氤氳,煙波杳杳,小徑的另一旁是一大片青綠的草地,高大的法國梧桐飄落片片的黃葉,散於草地上,煞是好看。小徑是用大塊大塊的石材鋪成的,每隔幾步就一幅刻於石上的花鳥圖案,簡單而精致,我與小敏一邊走一邊饒有興味的研究石上的圖案,並且比賽著說出圖案上動物的名稱。湖邊來來往往的行人見我們不賞景,卻一味低頭往地上看,都紛紛以奇怪的眼神打量著我們。
西湖很大,如果以悠閑的步行速度環湖一周,估計要一整天的時間。我們沿湖緩緩而行,慵懶散淡,小敏的性情一貫如此,而我望著寬闊的湖面,思緒亦漸行漸遠。行至雷鋒塔處只在外圍繞了過去,原來一直以為它不存在了,聽了路過的電瓶車上的介紹才知道於三四年前又重建了。一路上還遇上幾個形跡可疑的阿姨主動與我們搭訕,而搭訕的內容皆是一樣的-說西湖沒啥好看的,勸我們坐車去九溪看瀑布。毫無疑問她們是托兒了,但這樣形式的托兒,我倒還是第一次見。
過了雷鋒塔就坐上了環湖的公共巴士,到蘇堤下了車。原本我想去郭莊看八面來風亭的,但小敏以時間不足為由拒絕了,此事成為我這次旅行的一項遺憾,現在想來還隱隱作痛。郭莊也在西湖邊上,好像並不甚有名氣。知道它是因為我們在蘇州買的一副風光撲克牌,上面的八面來風亭雖然只是一座普通的亭子,卻感覺非常大氣,我們於是遍尋蘇州地圖,卻始終找不到這麼一個地方。及至到了杭州,研究西湖地圖時才發現了它。現在想來,八面來風亭的大氣必是由於它就座落在西湖邊上,遼遠開闊,八面風來!相較於蘇州園林的樹影綽綽,曲徑深幽,我更喜歡能遍撒陽光的開闊景致,虹飲山房之所以對了我的胃口,也是因為它的湖光山色明朗開闊,一覽無遺。對八面來風亭與郭莊的牽牽念念,也是同理,但卻只能留待下次探訪了。
蘇堤春曉是西湖十景之首,或許是並非春曉的緣故,我們覺得景致十分普通,但於堤上信步卻也依然愜意。尋到一間餐館日西廂記,吃了著名的東坡肉和宋嫂魚羹,魚羹沒啥印像了,東坡肉與我們吃過的鹵肉相類似,味道不錯,甚對我和小敏的胃口。飯後頗覺困頓,意興闌珊地走了一會兒後,打的回賓館睡覺去了,哈哈。本來按說西湖邊的環湖公交線應該很方便,但我們竟然沒研究出個頭緒來,於是只好的士代步了。說起杭州的的士,紅旗、中華、寶萊、帕薩特滿街跑,於是我們的胃口被養得很刁,非常紅旗不坐,很不把桑塔納當車看。嗯,甚至,我們也不把寶馬當車看,因為小敏姐說了,寶馬不是車,寶馬是馬,哢哢。
這一覺睡到日薄西山,我們胡亂充了一下飢後,准備到市區看一看,並且找一下機場大巴的乘坐點,為後日的離開做准備。由於連續打的的愧疚,這一次我們選擇了公交巴士。卻沒想到興許正是下班的時間,每部巴士都人滿為患,我和小敏被擠得苦不堪言,值得記上一筆的是有位男士給我挪了比較寬闊的站位,並示意我站過去。我稍微遲疑了一下,感覺有些怪異,並擔心他立心不良,但事實證明了他完全是出於善意。一個站位雖微不足道,但會為一個素昧平生,連臉都看不清的陌生人著想,這應該不是突發的善心,而是長久而來的習慣,是素質水平問題了,這的確令我頗為動容。
第二天的功課依然是西湖,經過了昨晚的公交折磨之後,我們想也沒想地揚手打的來到了蘇堤,繼續昨天的行程。一路行來風光宜人,小敏買了些杭白菊與龍井茶,我則兩手空空,遂抓了小敏的杭白菊作賣廣告狀,在橋邊照了張相。西湖橋多,著名的斷橋當然也不是斷的,也沒有殘雪。西冷印社的法國梧桐挺撥整齊,令我對這種樹的喜愛又增加了幾分。而曲院風荷是我此行的最愛,小橋流水、殘荷修竹,庭院回廊曲徑令景致清幽多變,卻又明朗歡快,撒滿陽光。我在這裡與小敏失散了,我對著修竹發呆,而她跑去拍殘荷。後來我在湖邊看到了她,卻懶得走過去,坐在樹下發短信:我在你身後。然後看著她轉了幾個圈,待我短信到時,我已不是在她身後了,她向四周眺望,發現了我,然後邊行邊發短信,我拿起手機一看,原來是:我正在向你走過來。。。。
兩個人吃著雪糕繼續沿湖而行,又拍了很多照,於傍晚時分回到了西湖天地,離我們住宿的地方很近了。西湖天地也是翠竹小橋流水,很多高檔的餐廳和吧,這裡是如此的得天獨厚,比上海新天地的刻意小資境界更高了幾層。在西湖天地的各餐館間穿行,看那風格各異、美侖美奐而又賞心悅目的裝修,我們雖感嘆這裡是個好去處,卻也知道必然價值不菲。行至星巴克時,竟看到屋頂上有松鼠蹦蹦跳跳,然後竄入林間,不禁微微莞爾。
又一天來臨了,這天是我們返程的日子,因是下午五點多的飛機,我們依然十分悠閑。睡到日上三竿,退了房後將行李寄存在賓館,我們又到了西湖邊遛達。九天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想著早上還置身於這寧靜的西湖邊,晚上卻已回到煩器的都市,心中不禁有些隱隱不舍。離開前的午餐,我們決定犒賞一下自己,於是來到西湖天地的一家揚州菜館,兩層樓高的落地玻璃窗,外面是一片青翠的竹林,環境好得沒話說,當然羅,菜價也是貴得沒話說。無湯不歡的小敏看中了一道茶樹菇燉雞湯,標價是28,她連呼便宜便宜,待湯上來後一看,只是像茶杯大的小小一盅。我不由得哈哈大笑,果然是很便宜啊!還好我對她的湯毫無興趣,而那一小盅也夠她自己喝了。這一頓飯堪稱秀色可餐,雖然菜式不過而而,但我們的醉翁之意顯然並不在此。飯後在餐館裡發了好長時間的呆,見到時間差不多了,於是懶懶的起程去機場。
蘇杭之行緩緩結束了,一路所見之景色雖不震憾,但心情卻與所見的景色一樣,恬淡而輕閑。及至後來小駱到杭州,大發感想日人家的生活太輕松了,而我們天天像打仗。於是回味起蘇杭的那些日子,依然是淡淡的,並不刻骨,卻有著若有若無的眷戀,或許生活就應該是那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