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塘河

作者: otherbird

導讀當我沮喪地從四面山往下撤時,迷朦的雨霧仍然籠罩著我期待的四面山真面目.已經等了兩天了,我想,或許真的與她無緣罷.我只好選擇離開. 車子慢慢的在濃霧和細雨中前行,蜿蜒崎嶇的盤山小道和車窗外被團團迷霧掩蓋的萬丈深淵,沒有再引起我的緊張和恐懼,我只有失落和沮喪. 車已經駛離了寒氣帶,我明顯的感受到氣溫的回暖,然而更讓我吃驚的發現是,山下居然一片明媚燦爛的陽 ...

當我沮喪地從四面山往下撤時,迷朦的雨霧仍然籠罩著我期待的四面山真面目.已經等了兩天了,我想,或許真的與她無緣罷.我只好選擇離開. 車子慢慢的在濃霧和細雨中前行,蜿蜒崎嶇的盤山小道和車窗外被團團迷霧掩蓋的萬丈深淵,沒有再引起我的緊張和恐懼,我只有失落和沮喪.

車已經駛離了寒氣帶,我明顯的感受到氣溫的回暖,然而更讓我吃驚的發現是,山下居然一片明媚燦爛的陽光.同車的人說:山上要放晴的話也得在兩天以後.我長出了一口氣,我可不想在那陰晦冰冷的山上和只有我一人住宿的寂寞旅館裡再呆上兩天. 然而放棄這麼陽光的大好天氣而回府實在是太---我在車上打開了地圖,搜索著這附近的地點---塘河忽然出現了.我毫不遲疑地在李市下了車,轉上一輛開往石蟆的車. 經過兩小時左右的顛簸,在一個滿是農田和大樹的三岔路口下了車.售票員用手往左邊一揮, “塘河往那邊”.然後客車卷起一路黃塵,顛簸而去.

此時已是下午四點二十,岔路口上有一個小男孩坐在他自己的背篼上,估計他是我的同路人.我開始和他套近乎.他非常大方坦率,對我是有問必答,還告訴我一些其他的我感興趣的東西.這就導致了我在塘河頻頻逗留,流連忘返. 十分鐘過去了,客車還沒來.我決定步行,小男孩非常贊同.於是,一個背著背包的男人和一個背著背篼的男孩並行在鄉間路上.快下山的太陽在河對岸,黃黃的,跳動著.

在天黑之前,我們趕到了這個街道上滿是水坑和泥潭的小鎮.在我們身後,一輛已經嚴重超載的小客車-----車頂上居然還坐了兩個人-----蹣跚而至.我對小男孩說,如果我們也要乘這輛車的話,那車頂上肯定會是四個人.還有我們倆.他笑了笑,沒說話.

進鎮後,我在橋邊看見了小男孩對我說起過的滾子坪森林旅游地圖.由於天已經黑了,我只有等到明天再來. 小男孩領我沿著街道兩旁昏黃的燈光走過新鎮,他的家就在老街與新鎮的結合處.他的家人顯然等他回家已經很久了,他匆忙地跟我道別後,就進了那間和全鎮人家都沒有兩樣的又高大又陰暗的老屋.在他進屋後,我想起在路上曾和他說起的一句‘如果找不到旅店就在他家借住’的玩笑話就徹底成為笑話.

而我的住宿問題卻不能鬧笑話.一位好心的大嫂帶我到了一家私人經營且年生久遠的客店.這是老鎮上唯一的一家旅店.每晚住宿費肆元人民幣.我毫不遲疑地住下,不是因為便宜,而是黑燈瞎火又飢又渴.趕緊叫店主人燒了一碗雞蛋面,再拿上一瓶啤酒. 吃過晚飯,我走出店門,街上一片漆黑.人們已經習慣在天黑以後就閉門休息,我站在黑黑的街口,除了天上還泛著一點紅光以外,老屋已經變成了黑紙的剪影,偶爾傳來的低語聲,就是這黑色剪影裡最後的生命.我無處可去,便返身回屋.店主人已經為我燒好了熱水,我也得好好洗洗我這滿身的塵土了.

第二天,仍然艷陽高照.我推開木板閣樓上的窗戶,一只大貓已經在屋瓦上曬太陽了.在閣樓下面有一株樹枝盤髯的黃桷樹,樹前邊就是塘河.黃黃的塘河水曲折蜿蜒地繞著這個古老的小鎮無聲流過. 我非常爽意地走上街,第一次在陽光下細細的打量著這個有一種滄桑感覺的古鎮.古鎮的建築是明清時期的西南地區民居,保存十分完好.整個建築群依山而建,層層疊疊.從鎮的上街到下街,只有一條石板路,路面全是用整塊的石板齊整劃一鋪就而成,在街道兩旁,石板路兩端下方,是古時候的設計師精心設計的古鎮的排水系統,無論是下雨還是鎮上人們傾倒污水,都會被順暢的排走.而石板路還照樣保持清潔干淨.這一人文化的設計不得不令人豎起大拇指連連稱高. 我走出高牆小巷,去到河對岸,從對岸看過去,再聽聽本地人講古鎮的來歷,你就會更清楚,更明白古鎮的建築為何如此嚴密,緊湊.原來最初來這裡定居的是三個大家族,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不受土匪強盜的侵犯,找了這麼一個依山環水的居地,把房屋按一定的規劃都建造在一起,用高牆圍起來,然後在鎮上下各築一道宅門,關上門就關上通向古鎮的通道,只不過現在宅門已拆,只剩下石頭門框,作為它的歷史見證.

小鎮裡民風樸素,居民十分好客,對遠道的客人很熱情,不管你有什麼樣的問題,只要他樂意,他都會高興的幫你解決.與他們交流,你一點也不會感到困難,因為居民們非常坦率和真誠,沒有城市人的小心和冷漠.這一點猶讓我覺得此處是世風良好的桃園之地.

下午,我搭乘鎮上唯一的一條擺渡船,搬到了古鎮下河街的“一塊石”客棧.客棧主人是一對老夫妻,兒女在外.他們把空出的房間騰出來作客房.客棧有一個從屋前延伸出去,然後用木板搭蓋的寬敞的木廳,木廳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風堂”.原來木廳三面環空,面對塘河和古鎮上河街,站在木廳往外看,正是風景這邊獨好.

而塘河的夜最為恬靜迷人,晚飯後坐在風堂喝著濃茶,看著對岸古鎮重重疊疊高大威嚴的黑影,在黑影上投射出小小而微弱的燈光,偶爾有人影從那燈光下走過,一切都那麼的寧靜安詳,沒有都市夜晚的霓虹閃爍,更沒有都市夜晚的喧囂和嘈雜,只是偶爾有夜行人的談話聲穿破夜空,在黑夜裡彌漫開來,飄過塘河,越過古鎮,又在夜空中散去.

我向店主人問起關於滾子坪的有關問題.店主人跟我說了一些,然後出去叫了一個小伙子進來,小伙子是她的侄子,他答應作我進山的導游.

進山的路很好走,只是山高路陡,前幾日裡還感覺溫暖的陽光,今天就變得毒辣起來.幾個鐘頭後,我身上就只有一件衣物了,並且帶的水也快喝光了,而路程卻未走到一半.這令我又沮喪起來.好在這時我們不知從哪條路走進了一個幽靜的山谷,這裡水流潺潺,綠茵森森,令我們頓覺神輕氣爽.而最驚奇的發現當屬恐龍級的,那就是有活化石之稱的“桫欏”. 這時,我和那個“導游”才明白到了什麼地方,這就是滾子坪半山腰的“桫欏谷”.谷內桫欏成群,和其他植物一起在山谷裡安靜地生長,默默地接待了兩位不速客的拜訪. 出了谷,我和 “導游”都無法完成最後的路程,只好在大路上叫下一輛摩托車,把我倆送上山頂.

山上一個剛建好的鳳凰山莊成了我們的駐地.山莊老板因為塘河鎮搞旅游開發,就率先在滾子坪森林旅游區裡投資建了一個旅游休閑山莊.山莊裡沒什麼客人,老板便主動提出帶我去轉山.

第二天天未亮,我尚在睡夢中修整我的疲乏困頓,老板就敲響了房門, “快起床看日出”,於是我在迷夢中穿衣出門,略帶寒意的黎明讓我有些哆嗦.我們在清冷的寒光裡跌跌撞撞地前行.最後在天空有些發白的時候爬上一個山頭.“再等等”,老板蹲在地上,看著前面的山頭.幾分鐘後,對面黑黝的山頂上冒出一點桔紅,很快就變成一個牙狀,又變成一個桔子瓣,最後整個紅球跳躍著從山後邊蹦出來,徹底掙脫黑夜的束縛,為大地帶來光明和溫暖. 太陽升起後,濃霧也罩住了山下的小山頭和古鎮.在飄逸的霧氣中能看見一條白練蜿蜒環繞,那就是塘河.此時的塘河古鎮在霧氣裡若隱若現,如水墨中的仙家之地,讓我無限陶醉和神往.

日出結束,踏著山頂上無比清新的朝氣,回到山莊.早飯後,我們將去一探這尚未開發的森林公園的風貌. 輕裝出發,這是山莊老板的良言.原來山上沒住多少人家,山裡的路大都不曾走過,難走且危險.我們三人行進在雜草叢生,峰回路轉的小徑上,四周都是茂密的樹林,高大的樹木遮天蔽日,為行者帶來陰地和涼氣.山裡有很多珍貴的植物.除了半山腰的桫欏外,上面還有紅豆杉,銀杉,非常漂亮的水杉,還有更多的,讓上次到山上來考察的植物教授都叫不上名稱的奇花異草,令這片大森林充滿著神秘又新鮮的氣息. 寂靜的山裡就我們三人在走著,偶爾聽見遠處大鳥清脆的鳴叫在山谷裡回蕩.崖邊上的小道令我們小心翼翼,兩耳充滿了轟隆的水流聲,令我們心驚膽戰.等轉過這個山頭,才發現是一個瀑布.瀑布水流遄急,巨大的轟鳴聲不絕於耳,這一氣勢宏偉的景觀讓人一抒胸中的悶氣,嘆為觀止.

臨近中午時,趕到鴛鴦湖畔,老板叫對面的人家撐來一條船.等船過來才知道船底是漏的,船主說只能乘兩三人.而除了我們三個轉山的以外,另外還有兩個山民也急著要過湖去吃喜酒.船主竭力跟他們說明先送我們過湖,而山裡人性子急,再說喜酒快開宴了,也就不顧船主和我們的勸阻,踏進了搖晃的小船.於是在行進的十分鐘時間裡,我們乘船的人輪流用一把破勺不停地從船艙裡往外舀水. 平安靠岸後大家一致紛紛感謝慷慨的船主.兩位山民去赴宴與我們分道揚鑣,而我們則繼續山路歷程.

太陽在我們頭頂上開始加溫,林子裡的小獸都跑出來曬太陽.一會兒一條小蛇慌慌張張的從路上竄進草叢裡,一會兒一群青鳥從草叢裡飛上藍天.看來我們的到來打擾了它們午休. 我們沿著空曠的山谷往上走,四周是密密麻麻的參天巨樹,仰頭便是綿延不絕於眼目的山巒和碧藍碧藍的藍天.如果仰天長嘯,勢必雄音會在山谷裡綿綿回蕩並驚起無數林中鳥.然而我們三人現在只剩下大口喘氣的份兒,哪有力氣來氣沉丹田,還長嘯於天啊!

我們簡單的吃了一些干糧,繼續在山谷裡漫游.老板開始對我們說起搞旅游開發的艱辛.一切艱辛的核心就是錢.最後老板苦笑著說:我是前人種樹,讓後人乘涼啊.他講他准備去幾個著名的旅游景區考察考察,學習學習人家開發和經營的經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終歸要冒一點險,才能品嘗到美味.而且他堅信他所選定的這只螃蟹一定非常美味. 我們走到了林場管理處,這是我們這一天來見到的第二群人.老板跟他們問起一些木料的價格,他准備用木頭搭建一些露營的房屋,他說現在需要用一些原始的帶點兒野性的東西才能吸引那些城裡人來玩,否則不能奏效.我十分佩服老板精明的頭腦和他對游客游玩心理的把握.

天色漸晚,我們帶著一身疲憊回到早上看日出的地方,夕陽金色的余輝照在我們身上,頭頂是一片灰藍且潔淨的天空. 晚餐是一頓可口的山裡風味.入夜後,我再一次領略到遠離都市喧囂的寧靜與輕松.尤其山裡的夜更是空曠與靜謐,除了聽得見窗外偶爾路過的風聲,就是自己的呼吸和咳嗽聲.今夜的月色皎潔明亮,站在窗口能看見遠處黑漆漆的森林和山脈,還有旅館後面那條被月色照得很亮的進山的路.這一夜無風無雨,我在安詳的月光裡入睡,沒有噩夢,也沒有失眠. 站在離藍天很近的的地方,讓清澈的日光盡情地傾瀉在自己的身上.什麼都不用去說,什麼都不用去想.在樹林裡聽小鳥愉快的鳴叫,聞著鮮花和小草的清香,我忘形得有些不清楚我是誰?在干什麼?這一切是夢中的虛幻還是現實生活裡的仙境?當我手拿紙和筆,坐在客棧的“風堂”裡, 對著在夕陽裡變得金黃的古老小鎮,卻不知道怎麼樣來描述這些天來我這飄飄忽忽,如真似幻的感受.只是我知道,在我背起行囊,從清涼的晨霧中走出高牆窄巷的小鎮,回到車水馬龍,人流滾滾的城市後,它將成為我飄渺虛幻記憶的一部分.我無法把它變成我生活裡全部的真實,美好的東西只占我生活的極小部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