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游八閩(5)--崳山島:在風雨中呼喊

作者: 游笑天

導讀因為忙或懶的緣故,這次環游八閩的最後一篇--崳山島紀行遲遲沒有完成,終於有了點空閑,卻已是一個月後的事了。我努力回想,試圖串起一片相對完整的記憶,可腦海中的那山、那海、那島卻始終如頑皮的片斷,跳躍著,不肯停歇。無奈,只好把這些零散的碎片像制作水果拼盤一樣裝盆,呈現出來。【記錄1:登島】1、 早起,在三沙鎮閑逛,發現這裡處處都帶著海峽對 ...

因為忙或懶的緣故,這次環游八閩的最後一篇--崳山島紀行遲遲沒有完成,終於有了點空閑,卻已是一個月後的事了。我努力回想,試圖串起一片相對完整的記憶,可腦海中的那山、那海、那島卻始終如頑皮的片斷,跳躍著,不肯停歇。無奈,只好把這些零散的碎片像制作水果拼盤一樣裝盆,呈現出來。【記錄1:登島】1、 早起,在三沙鎮閑逛,發現這裡處處都帶著海峽對岸的影子:專門的對台貿易征稅點;煙店裡也擺放著不少台灣煙;甚至藥店裡也有台灣本土生產的藥品。和雜貨店老板攀談:這裡和台灣很近,到台灣高雄的細柳不過十四個小時的海程。這裡開風氣之先,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了與台灣的貿易,起初兩岸間也就是些漁業資源交易,後來一發而不可收,有膽大妄為者竟冒險搞起了私自勞務生意(實際就是蛇頭組織偷渡),很快被嚴查禁止,兩岸的民間自由貿易也就中斷了一個時期。近兩年,隨著兩岸關系的改善,正常的商品交易才漸漸復蘇。2、 登船。船是普通的鐵殼船,座椅就是一只只小竹凳。正是應該艷陽當空的時候,卻見不著太陽的影子,只天空中雲彩上的折光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日頭已經上來了。這天氣讓人也懶懶的提不起精神。海靜默著,只有發動機的突突聲機械地告訴我們正在行進;船上的人們也大都無語,似乎全沒有即將登島的興奮。船行40分鐘,到達我們本次八閩環游的最後一站--崳山島。 【記錄2:大天湖】1、 不得不承認,大天湖與我的想像有些距離,少了瑰麗的色彩, 多了幾許平淡。2、 湖邊卻有一排木架,寂寞地伸向湖中央,仿佛那裡有她的期待。這一幕定格,形態上頗像曾經看到的一幅瀘沽湖的照片:照片中湛藍的湖水搖曳著湖邊的一段朽去的獨木舟。此情此景,何其相似。3、 大天湖邊的幾間小木屋頗為顯眼,可設施簡單,就兩張板床和一只床頭櫃,別無他物;但在這島上,它應該可以和奢侈劃上等號了。【記錄3:小天湖】1、 從大天湖出發登上山脊,向下望去,山谷中靜臥著另一片湖水,這就是那傳說已久的小天湖了。從山脊上看下去,小天湖就如同一塊不規則的巨大玻璃。它又像個羞澀的小女孩,靜靜地躺在谷底,山外可就是海了;群山環抱著它,似乎害怕海浪席卷進來,一口把它吞下。湖邊已早早地支起了十余頂帳篷,這裡不是不能搭帳篷的嗎?看來又多了個形同虛設的規定。2、 崳山島在最近的一次著名的評選活動中,排名中國最美麗海島第八位;而這成績,很大程度得益於島上的草場。可也許是季節不對的緣故,下山道路旁的草黃黃的。少了那份嫩綠,也便少了幾分浪漫的色彩,也不免帶給我們淡淡的失落。3、 小天湖的湖水較之大天湖清澈,水不深,僅及胸口(從湖中站立的泳者可以看出)。湖面平靜無波,甚至在湖邊也沒有漣漪的波動,它只冷淡地盯著我們這些外來者。4、 突然,湖邊草叢裡跳出一團醒目的白色--丟棄的餐巾紙,顯得那樣刺眼。沿著草叢裡伸向海邊的小徑走去,兩邊越來越多的垃圾讓我突然有種惡心的感覺,幾乎都無法堅持走到海邊。這時雨毫無朕兆地傾瀉下來,大家趕緊回轉,放棄了看海的想法;這雨對我來說卻是及時雨,它讓我不必再繼續前行,去忍受那些污染物對我的衝擊。5、 在回程的路上,我看見兩個撿拾垃圾的人,可我發現他們只撿可樂瓶和礦泉水瓶。我問他們,這麼多的餐巾紙為什麼不撿?答:不能賣錢。多麼經典的答案,更帶有些中國特色。【記錄4:野外露營】1、 一路背著的戶外運動裝備直到崳山島才真正用上。興奮於總算可以體驗戶外扎營的刺激,我“異常迅速”地在大天湖邊搭起了小窩。可天公不睦,一夜風雨蕭瑟。帳篷外的暴風雨恣意肆虐,讓躺在帳篷裡的我,時不時有種搖搖欲墜的感覺,同時也慶幸總算還有這一方天地;此時的帳篷,對我而言就是最溫暖的窩,簡直不亞於五星級酒店!現而今,人們總是想盡辦法裝點自己的家,唯恐不夠現代,不夠豪華;可在這樣的風雨中捱過一晚後,細細想來,在剝離了一切刻意的修飾後,家,所承載的最本原、最樸素的意義仍舊是“遮風擋雨”。2、 當眼皮終於開始打架的時候,蛙鳴卻又適當其時地“響徹”起來;同行的伙伴們顯然也和我有著差不多的感受,在交流著對於惡劣天氣的痛恨和帳篷安全性的擔心,也希冀曙光快些降臨。這一晚,我算是初步體會到戶外運動的艱苦了,當然,比起資深老驢們的經歷,這也許根本算不得什麼。3、 最初,自己對於戶外驢行者們選擇這樣艱苦的方式旅游或者探險頗不能理解,可是,這麼多年的旅行社隨團經歷,使我厭倦了旅行社的刻板和功利,也加入到這個陣營中來。經過這一晚的風雨錘煉,自己對於他們的行為又多了幾分理解:那實際是對自我的一種挑戰。現在物質生活日漸優越,很多人選擇這樣的方式挑戰自我,是一種自我的精神救贖和升華。特別佩服深圳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在將萬科引領成為國內最大的房地產企業之一的同時,他以五十“高齡”,參加了多次極限登山運動,並成功登頂珠峰;這說明他的企業已經在一條現代企業模式的康莊大道上前行,不會因企業領導者的暫時缺位而產生任何負面效應;另外也反映王石先生挑戰自我的勇氣、膽魄和毅力。個人覺得他是我所知道的將生活和事業結合得最為完美的成功人士,每每想起,總不免要為他的燦爛人生擊節以嘆。4、 醒的很早。自己感覺昨夜並沒有睡好,可同伴們卻一口咬定我是這一撥帳篷裡最早入夢的,因為我的鼾聲為大家增添了一份“音樂元素”,真是“風聲、雨聲、老游的鼾聲,聲聲入耳”。聽了這話,很自然地為自己扣上一頂“處變不驚”的帽子,悠乎哉也。【記錄5:與朱老板的對話】1、 早晨,雨漸漸小了,可還沒有就停的意思,太陽照例膽怯地躲了起來。睡意全無的我在帳篷裡百無聊賴;於是決定起來,去呼吸帳篷外久違的新鮮空氣。2、 在大小天湖間的山脊下,有一塊難得的平地;島上唯一的“商業區”就坐落在這裡。說是商業區,實則只有一個小賣部,一間簡易廚房和幾座用竹子搭起的“餐廳”。老板姓朱,土生土長的寧德市人。雨還在下,周圍濃重的晨霧彌漫,能見度很低。既然無處可去,我索性和朱老板攀談起來。3、 據他講,三年前崳山島剛剛開始為外界所知,政府還沒有意識到它的旅游商機,可有幾位頗具商業頭腦的當地人就早早向政府提出上島經營的申請並獲批准。三年很快過去了,當初共同開始的經營戶都撤下島去,只有他還堅守在這裡。說這話時,朱老板得意之情溢於言表。可見,他現在實際就是這裡的承包戶了,搞得是壟斷經營,不過,價格還算公道。

可我還是對小天湖旁的垃圾耿耿於懷,便直截了當地向他訴說了我的不滿,他愣了一下,有點閃爍其辭的說,他們現在還是雇了四名本地人專門負責撿拾垃圾,應該不會有那麼多垃圾吧。這話讓我頗不以為然!半個小時的路程,隔三叉五去“視察”一下,情況不就都清楚了嗎?估計這老兄不是“官僚”,情況也清楚,只是故意回避罷了。由於那些觸目驚心的穢物給我造成的心理落差實在太大,我竟一反常態地不依不饒起來。我提醒他,既然你允許旅游者在小天湖邊扎營,那麼,相應的衛生設施如環保垃圾桶等就應該有所配置;另外,當聽到他雇的四個“環衛工人”只處理帶有經濟價值的垃圾時,他也有點憤憤不平起來。不過,很快他就轉移話題,邀請我七月份再來這裡,說那時的崳山島是最美的,草也綠了,天湖裡的野生鯽魚也肥了。。。。。。說道這裡,我意識到“台階”已經搭好,該“下樓”了;於是,我也愉快地接受了他的邀請,並祝他在這裡的經營越來越好,當然也包括環保情況。 一段初級層面的環保對話就此結束。

在我們的計劃中,崳山島無疑是最具有誘惑力的,因了它的新鮮、它的全面、它的神秘。可由於天氣和人為的因素,特別是那些“野蠻造訪者”的產物,讓我對它的印像大打折扣。旅游在乎感覺;這份感覺,不僅僅在於大自然賜予我們的青山秀水,更在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程度。這和諧,靠得是我們大家的營造,否則,到頭來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大天湖)



(看海)



(寂寞的天湖)



(三沙漁港)



(行進)


精選遊記: 寧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