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天目山閑散游

作者: congyoubobing1

導讀周末的天目山兩日游實在是在城市裡憋久了,想去附近有山有水少人的地方去呆會,於是開了車就往天目山方向去了。滬寧高速轉杭州繞城北——留下,這段路路況正常,一下留下就知道網上講的不錯了,在修高速,路況極差且堵,大坑連小窪,灰塵滿天。幸好不是黃金周,走走停停,不斷地顛簸,一直到杭昱公路。這段路准備好一個小時的安排,如果實在心疼自家的愛車, ...

周末的天目山兩日游實在是在城市裡憋久了,想去附近有山有水少人的地方去呆會,於是開了車就往天目山方向去了。滬寧高速轉杭州繞城北——留下,這段路路況正常,一下留下就知道網上講的不錯了,在修高速,路況極差且堵,大坑連小窪,灰塵滿天。幸好不是黃金周,走走停停,不斷地顛簸,一直到杭昱公路。這段路准備好一個小時的安排,如果實在心疼自家的愛車,建議明年再去吧(這條高速據說是一直通到安徽的,嘿嘿,明年去黃山就方便了),或者就坐班車,杭州至臨安的班車很密集,在攜程上有詳細的說明,不累贅了。過了杭昱公路一直開就要注意了,到天目山是要有個右拐的,但是這裡的標志很不正規,是刷在一個大型的戶外廣告牌的下面的柱頭上,千萬睜大眼睛仔細看嘍,否則就像我們一樣跑到前面一個收費口,必須得出了關付了買路錢,再進關原路繞回,一進一出,白付2次錢。冤枉!車子近天目山的時候,兩邊開始山清水秀起來了,兩邊的農家樂(農家客棧)也開始密集了。間或有肥碩的母雞在路上作秀,那扭扭的PP,惹得人口水滴答的。終於開到山腳下,已經感覺空氣的無比新鮮了。天始終陰著,但是滿山的竹子看上去還是一樣的青翠逼人。去買門票的時候注意到一個問題,攜程上寫的是60/人,所以想當然的給了120,人家卻要我看清楚價格,原來是65/人了。我納悶是我的功課沒有做好嗎?總之人家是賣門票的,沒有可以質疑的地方,乖乖的補錢。(回來後上網查,還是寫的是60/人啊。漲價了的說?還是沒有明白!)之後就在猶豫是上山打尖,還是宿在山腳下。前晚在網上做功課的時候,有網友講到可以住半山,空氣好,風景佳,又清淨。當然是向往能在山上住了。但是門口的保衛講自家的車不可以上山的,於是和老公就在風景指示牌前嘀嘀咕咕。嘿嘿,其實我們也就是做個姿態,自有人過來搭訕——“要不要住山上”。老板滿客氣的,30出頭,講自家是開木屋別墅的。淡季可以優惠多點。而且車子可以上山,停在屋子門口。小木屋,而且是別墅!心想腐敗也就一個晚上,老公上去講價錢,結果是對折,付了230。(想想人家的背包游,自己真是腐敗啊,不過我和老公已經是30/40工程了,就不要跟人家小朋友比了。安慰一下自己:))我們跟著老板一路開,路上的參天大樹,遮天避日的,滿眼的新鮮的翠綠。山路邊溪流嘩嘩的聲音,鳥鳴婉轉,已經陶醉了,轉了幾個彎就開到他家門口。(其實這裡也只能算是山腳範圍,就在禪源寺上去一點點,記得10多年前來的時候,就有臨安的班車可以直接開進來的地方。現在搞旅游區了,進山門自然要換人家旅游公司的車,大家也都理解哦,呵呵)。停了車,居然看到一個真正的別墅,西式的石建築,建於1936年,影後胡蝶來住過,抗日時作過浙西行署官邸,周恩來來談合作住過,原來歷史就這樣不期而遇。拾級而上,之型路2個轉彎就看到了一堆的小木屋,前後錯落。跟著山體上下排列。站在木屋外面,除了風拂竹林的沙沙聲以外就是在竹葉裡跳蕩的小鳥唱出小調了。看了房,付了錢,依了我的意思就是哪裡也不去了,就搬把椅子在門外的小平台上喝茶看書。(插播一下小廣告:他們的茶葉是自家種,自家采,所以茶湯很清透的。不是佳茗,但水清茶香,很滿足了。)可是老板講第二天要下雨,上山有點危險的。想想還是咬了牙上山吧,小女子平生最不愛干的事情就爬山了!其實浙江北部的山景都差不多的,山水很清秀,透著股嫵媚的勁兒。我們是退回山腳下,坐旅游中巴上去的,10/人。想想還是劃算的,我們上山的時候已經2點了,要步行上去,按我們這樣的體力是肯定來不及的。省點體力吧,到了山上還是要步行進風景區的。不過之前不知道天目山在拓寬山路,目前正在施工期間,整個山路就是個施工大現場!唉又是坑坑窪窪,顛顛簸簸,好在司機的技能已經是爐火純青,到一個彎路打幾把看他了然於胸。盤山公路上整整盤了50分鐘,才到了上面的景點。檢了票,往裡面走,想想自己10多年前集體來寫生的時候,不要門票隨便看的那個爽啊。同時懷念自己的大學生涯。有點酸哦!嘻嘻順著景點的路線,我們隨意挑了幾個看,五世同堂是講一棵1萬2千年的活化石——銀杏樹。那麼久遠了,估計都成仙了。樹下還看見2只松鼠在覓食。起先人少,它們還施施然的覓吃食,等後面大隊的旅游團到達後,才一步三跳的遁入樹後。開山老殿是禪源寺的根本,後來禪源寺遷到山腳,這裡也日益冷清了。聽這裡的人講由於遭遇失火,這裡其實什麼都沒有了,現在在重建。只空有門前積滿蒼苔的舊石階,是很久以前我來的時候的舊面貌了。看那些石板,不由得一陣感喟:對於我,十數年已經成了舊時回憶。對於這些石板、蒼苔、古樹,卻不知浸潤了多久的時光,閱歷了多少人的來去。不過它們也無所謂時光了,1萬2千年的漫長光陰也就這樣倏忽而至了。沒有去山頂,一則時間也不允許了,末班返程車是5點,這時已經4點了,再上去還起碼要2個小時,山裡天黑的很快,走夜路很危險。再則,我們原本也就是隨意走走看看,不在乎每個景點都要“張二虎到此一游”。原路返回,原本想繞一下“四面峰”的景點。只是在五世同堂的地方聽從那裡過來的旅游團友講風景也不過爾爾,同黃山那裡差不多。聽意思也就是有些黃山松了吧。兩個懶人決定節省體力,原路返回停車場。又是一路顛簸,過了把過山車的癮,嘿嘿,下回嘉年華再來也賺不到我家的錢了。等躺在木屋的床上已是四肢俱疲了。只能繼續腐敗,叫餐上門了,從底下的餐廳到我們的屋子,有段上坡的路,看餐廳的小男生走的氣喘吁吁,著實汗顏。山裡人家還是比較誠實的,我們叫土雞,老板實話實說:58的只能算是半土雞,從集市上買來1斤的雞,再養到2斤,就算是土雞了。真正吃谷子長大的土雞賣給我們要120/只。並且一個黃金周來人無數,那裡這麼多土雞供應!我暈阿。怎麼人人都講老鄉家裡的土雞怎樣的香,怎樣的贊。我找到的地方就這樣死貴,還是只有我一個遇到了誠信的老板,(心目中最香的雞一是在杭州龍井村吃到的。做成白斬雞,回回吃,水准一流。還有就是在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外面的農家,也就只有50元/只,真正的土雞。吃玉米長大的。——實在是記憶猶新,不要怪我做小廣告。)到底還是點了雞,不能免俗。其它的菜因為不是旺季,只好聽老板的介紹了。其實他介紹什麼就表示廚房裡還有這種菜預備著,就不要難為人家了。麻辣豆腐、邊筍炒肉。絲瓜扁尖。說到這裡要提醒下,我老公對酒水比較挑,只喝和酒,可是人家不備,山腳下的小店也都沒有,只能頹然作罷,狠狠的嘀咕一句:下次一定自己帶。如果也是對某些方面比較挑剔的話,最好自備,免得到時候措手不及。嘿嘿,歷來的外出中我們總結出來要自己帶的家什越來越多了,就差搬家了。晚餐後清茶一杯,聽晚間竹林裡偶爾的鳥鳴,風吹竹林的沙沙聲,不知什麼時間開始下雨了,淅淅瀝瀝的。偶爾遠遠的傳來一聲寺裡的鐘聲,不知是自己的幻聽,還是寺裡的和尚在晚功課。雨就一直就沒有停下來,就這樣就著雨聲,風聲和鐘聲入了黑甜鄉,居然一夜無夢到天明。一夜的雨就沒有停過,等到早上天色也是一般的陰沉著,雨倒是越下越大了。整個屋子就像被風雨竹林孤立起來,遠離了人世。只偶爾遠處一兩聲雞鳴,倒合著詩經裡的:風雨如晦,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只是良人就在身邊不用不歡喜了。因清早要去禪源寺上香,掙扎著起了床,問老板借了2把傘,步行去寺裡。一路清靜無人。只有溪流暴漲的嘩嘩聲,甚是急促。路邊有個小小的水庫,一整潭碧綠的水,綠得那麼空靈自在。水邊一整座山沐在雨中,山腳是綠葉蒼翠,越往上就變成淡淡的灰藍色了,與天色融成一體了,山頂霧氣裊繞。自己就這樣橫在山路中間,仰著頭呆呆的看。其實這樣的景色浙江比比皆是,但就這個無人的清靜的早上,就這樣普通的山水在剎那間打動我。寺裡也是人跡渺然,和尚們大概早功課已經完成了,大殿裡只有一個阿婆坐在那裡看守。我們在寺外燃燭上香,復又進殿虔誠叩拜。整個過程慢慢的,細心的完成,沒有人來打擾。完畢後問那阿婆,是否我們是第一個進來的。阿婆笑說前面已經有30多香客上香拜過了。啞然復又釋然,我們又不是來競賽的,比什麼比。舊殿就只有2進,這裡主要是韋陀菩薩的道場,佛家我也只是剛入門,不敢言多。只是虔誠叩拜。後一進是佛祖,佛祖背後是觀音。兩旁自然是羅漢豎立。新殿蓋在舊殿後面,並沒有連在一起,而是前後2座建築。明顯的新殿要輝煌的多,氣勢也大,只是太新了點。顏色鮮艷的很,有一種的佛家的歡喜在裡面。新殿裡面的佛像還在雕塑裝飾中,只是氣勢已然躍出。可是我更喜歡舊殿的安寧。雖然不大,卻有一種自在。讓人感到輕松,安然。新殿恢宏卻讓人肅然。氣勢但又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和喧鬧的感覺。配合新殿的是一座高聳的浮屠,只是我私下認為這麼閑山閑水自在間如此高塔是否太氣勢逼人了。其實有時候古樸的舊寺更蘊藏著歷史的痕跡,等閑一石一木都會叫我等起敬。高僧的講法並不需要配以大殿高塔,只要佛法精妙,自然隨者眾多了。當然弘揚光大佛法是應該的。而且一個人的時間太短了,還沒有等到新殿的顏色老去,人已經不知去向了。今天的新殿也就是明天的歷史了。禮佛完畢原路回去,慢慢走在雨中,享受天然氧庫。早餐已經准備好了,清粥小菜,饅頭加茶葉蛋,洗了肺再洗胃,也許是餓了,吃的津津有味,尤其覺得醬瓜腌的好。陸續的有其他的房間的人下來吃飯。回房時間尚早,搬把椅子在門外平台上喝著清茶看書,許久覺得山風侵骨,回房倒頭就睡,一覺睡到中午。雨倒漸漸的停了,鳥鳴聲慢慢的多起來了,居然還聽到娃娃魚的叫聲,起碼有2條以上,一唱一和,像足了娃娃的叫聲。退房,回滬,高速上一路無語,只是在盤算著下回那裡去。

PS:車到留下的地方有個高速口,也有條省道,問了人,都說去杭州的,自然上了高速,這一腳油門越開感覺越古怪,居然過了錢塘江,奔寧波方向去了,可是分明就只有這條路啊,反正在杭州繞城上,就死命的開,結果就是從繞城北奔繞城西,再轉繞城南入繞城東,再轉回滬寧高速。天啊,這叫怎麼回事,等於兜了個圓圈。可是分明上了這條高速就只有這個走法,這樣繞一圈一個小時繞沒有了。實在是耗油耗時間。為什麼就不能在留下這裡搭個上坡,直接就在繞城北原路返回呢。下次再走這條線,就直接走省道算了。這個實在是不合理。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