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漢朝,然後我們又驅車前往唐朝,歷史上幾百年的時間,我們居然花了幾個小時就走完了,真是有點不可思義。第一個要接觸的唐代的墓是懿德太子墓,歷史上記載,他是武則天的孫子,因為在背後議論武則天的私生活,被他奶奶活活打死。算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成了武則天殺雞給猴看的靶子,我想他在死前的感慨肯定跟明朝崇禎皇帝在自殺前的感嘆一樣,“願世世代代未生在帝王家”。懿德太子墓其實是乾陵的一部分,也沒有多好表述的,只是有一個細節蠻有意思的。到懿德太子墓剛好吃飯的時候,而這些景點都有個特點,就這麼一個吃飯的地方,你要麼不吃,要吃只能到他們那裡吃。我們都從南方繁華的商業之都過去,本以為這麼有名的旅游區的飲食業應該很發達的,但結果讓人大出所料。沒辦法,吃吧!進去翻開菜單一看,我們傻眼了,這價格比我去香港吃飯還貴啊,一個抄飯居然要15元,還算是最便宜的東東了,怎麼辦?我們商量了一下,飯總要吃吧。吃完了,我們只想給那老板說一聲,你把價格提的那麼高我們沒意見,但你總得把東西做的好吃點吧。飯畢,確切的說應該是受完罪後,我們來到了乾陵的主體,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陵。先說一個故事吧,傳說某一天一早,有一個風水先生和一個道士同時出長安城,然後一個朝東一個朝西。一年後二個又都回到了長安,向皇帝報告自己此行的成果,就是給唐高宗和武則天找陵園。一個人說他在找到的地方放了枚銅錢,一個說他在找到的地方插了根針,二個人為此還一直爭到面紅耳赤。最後皇帝讓派人按他們提供的地方去找他們的標志,但最後派出去的人驚奇的發現,那枚針居然插在銅錢孔裡面。這個故事是真是假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只想說明一點,乾陵所在的地方是個風水很好的地方。與別的帝王的陵墓不一樣,他們的陵墓是利用天然的山體,然後再中間鑿洞而成的。我記得那座山叫梁山,從遠處看整個山體就像一個平躺的少女的軀體。還有一點,這個陵墓是唐高宗李治與大周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這種方式舉世罕見。而且有記載的,這個墓歷史曾17次有人計劃盜取,但是到最後都沒有成功,因為根本沒有人能找到墓道口在哪裡。1960年,幾個農民放炮炸石頭,一不小心竟炸出了武則天的墓道口。這個墓道口是真正的國家級絕密,盜墓賊們找了1000多年也沒找見,黃巢40萬大軍挖了幾年也沒挖出來。此後,人們在這個墓道口上邊手植了一棵華山油松,如今四面迎風,已成棟梁之材。對一座帝王陵墓來說,墓道口好比一把鑰匙,若要發掘,相當完成了一半工程量。如今,乾陵地宮的鑰匙已被我們握了40多年,這把鑰匙若是讓歷史上那些盜墓賊拿到手,乾陵早被挖掘一空了。我們現在回想起來,這應該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情啊!關於乾陵的事還是蠻多的吧,人們最感興趣的現在末過於這陵墓裡到底有什麼寶貝,比如我國書法史上的傳世之作《蘭亭序》還有一些武則天的文獻作品。史書記載,《蘭亭序》在李世民遺詔裡說是要枕在他腦袋下邊。那就是說,這件寶貝應該在昭陵,而不在乾陵。可是,五代耀州刺史溫韜把昭陵盜了,但在他寫的出土寶物清單上,卻並沒有《蘭亭序》,那麼十有八九《蘭亭序》就藏在乾陵裡面。乾陵一帶的民間傳聞中,早就有《蘭亭序》陪葬武則天一說。再說說武則天的這個人吧!歷史上對她總有各種評論,贊美與批評之聲相充於耳。如果站在古代君王論和重男輕女的思維角度出發,就覺得武則天能硬是當了15年皇帝是覺得很不可思議,也是很大逆不道的。但是我們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看,武則天應該是個功大於過的女皇。在她統治時期社會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社會也保持著相對的穩定。雖然生性殘忍,但是我們應該理解在封建社會特別是一個女人要取得政權是要付出多少血淚的,“一將功成萬骨枯”。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是立在乾陵面前的無字碑。據說當年立這塊碑的時候上面是沒有字的。至於為什麼上面不刻字,現在有二種猜測,一是武則天自己要求不刻的,她可能認為自己的功過讓後人來評價;二是認為唐朝李家不給她刻的。但是不管事實如何,我們不應該否認武則天的功績。當然如果現在我們去乾陵看那碑上面刻了好多字,這些字都是後人刻上去的,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有字碑。

(乾陵)

(無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