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亭坐落在姑蘇城的南端,穿過古雅的花崗石牌坊,迎面綠水蕩漾,垂柳依依,浪滄亭就在綠水那一方.我們幾個還沒有踏進園門,就已經被它的美,深深的吸引了.我們一起渡過了石橋,踏進園門.嘿!這麼多人照相,是什麼好東西??我們一看,只見一山平臥,有亭翼然.山不高,卻亂石嶙峋,古木森森.我想:照出像來一定很美,我們各自拿照像機,把這美景一一存進相機裡.山不大,卻景色蒼潤,野趣橫生.山頂小亭即為"滄浪亭",方形的,以石為柱,翹角飛檐,古樸典雅石柱上攜刻著清代著名學者俞樾書寫的對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的確,滄浪亭的山山水水皆富有情致,構成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小山以北蜿蜒著曲折的回廊,一面是水,一面是山.交相掩映,令人目不暇接.我們又來到回廊的盡頭"觀魚處"亭子裡小憩,俯視微風吹拂,波光粼粼的水面,看著怡然自樂地游動,不禁會讓每位游客想起:"滄浪亭之水清兮,可以翟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翟我足."的詩句.聽導游說,宋代詩人蘇之美之所以在此臨池建園築亭並取名為"滄浪"就是因為這裡的景色很美.我們順著復道繞過"閑吟亭"便來到山南,我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佳境,觀賞古色古香的"明道堂".來到翠竹掩蓋的"瑤華境岳",在這裡,除了綠色,就是寂靜.我們靜坐了一會,發現,一股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城市的喧鬧遠離我而去.
在這裡的每一位游客都能享受到難得淨化心靈的寧靜.
在這裡除了綠色就是寧靜.我們又來到竹林中的"望山亭",據說,原來可以望到南園的風光和天平諸山的風光,可如今,看見的是一座座高樓大廈.
沿著鵝卵石鋪成的小道,繞過竹樹搖曳,四面環翠的竹亭"翠玲瓏"向北再行10步就到了"五百名賢祠",在這裡有594位與蘇州有關的賢哲畫像,被一一篆刻在石碑上.
園內還有"清香園","仰止亭","藕花水榭"等好去處,都令人流連往返.
真的,滄浪亭的景物美不勝收,它有一種泰山沒有的,長江三峽沒有的,北京頤和園沒有的.古典的美,寧靜的美,詩情的美.每去一回,都是一次心曠神怡的美的享受.

(滄浪亭的長廊)

(湖邊的小亭)

(滄浪亭內其中的一處)

(滄浪亭)

(優美的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