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我們一早就到幾個旅行社詢問游銀子岩的價格,最後以155元/人上了旅游車,二十分鐘的車程到了銀子岩。其實,銀子岩和我們到過的岩洞都差不多,將不同顏色的燈光照射在不同形狀的鐘乳石上,產生不同的想像,只不過銀子岩比其它的岩洞的大,所以來了這裡,豐魚岩,蘆笛岩也就沒必要再去浪費銀子了。一個多小時的走馬觀花,出了岩洞,天又下起了大雨,我們隨車回到了陽朔。
吃過午飯,她們母女仨回旅館休息,我獨自一人穿上雨衣,騎著自行車,背著相機,帶著想像,開始漫游在大雨中的十裡畫廊,我一邊騎著車,一邊為“駱駝峰”“烏龜上山”等起名字,深深地被這美妙畫卷所征服。然而,當地政府卻在一處處圈地收錢,他們將生長了一千多年的大榕樹圈起來,立塊牌子叫“大榕樹公園”;將一座山圈起來,命名為“月亮山公園”,在這短短的一段路上就有超過10個收費點。祖國的大好河山是大自然賜給我們子孫後代的,豈能成為一小撮人的賺錢工具。真是大煞風景!
回到西街已是傍晚時分,我們到疊彩路上的“謝大姐”吃陽朔特色菜——啤酒魚,啤酒魚是要用無鱗無骨的活魚制成,所以我們挑選了漓江獨有的毛骨魚(40元/斤),由於肉質鮮美,口味合適,近三斤一大盆都被我們消滅了。
5/26:早上吃了廋子米粉(比石記米粉的差)後,乘上到桂林的車子,一路下著大雨,一個多小時到了桂林站,叫了輛出租車到了高大媽的背包者旅館。放下行李,看看雨小了,我們准備到二江四湖去留個影,到了解放橋,由於連日大雨,漓江的水都溢出來了,再到像鼻山,哇,像鼻子都被水淹沒了,只能看到大像的半個腦袋,真掃興。雨又大了,我們只能打道回府。
5/27:早晨起來,看看雨不下了,我們再次來到濱江路上,漓江的水雖然退下去了,但像鼻山公園裡還滿地都是泥漿,根本沒法進去,只能遠遠的和像鼻山留個影。再到八桂大廈的地下超市買了些土特產(在桂林市裡有很多掛著“土特產總批發”的招牌,都是私人經營的,價高,質次,量少)。由於是下午3點多的火車,只能早些回去,整理好包裹,高大媽還是那麼熱心地推著那輛小三輪再把我們送到車站。火車准時到達,上車,隨著火車的駛離,我們告別了桂林,再見了熱情的大媽,小陽DDMM,不知姓名的筏工,再見了雄偉的大寨,美麗的漓江,秀麗的遇龍河,喧嘩的西街,我還想再來!